Tensor Fusion (張量融合)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Tensor Fusion 是多模態學習中的一種融合技術,特別設計用來捕捉不同模態間的高階互動關係。其核心思想是以張量(tensor)的形式來表示並融合多模態特徵,能同時包含各模態的獨立信息以及模態間的交互作用,從而更全面深入地挖掘多模態數據的複雜關聯。

Tensor Fusion 的關鍵機制:

  • 通過對各模態的特徵向量做外積(outer product)操作,形成一個多維張量,
  • 該張量包含所有一階、二階到更高階的模態特徵交互項,
  • 這些交互項保留了豐富的跨模態信息,有助於發掘模態間深層的非線性關係,
  • 最後將張量展開後輸入後續神經網絡進行分類或其他任務。

代表模型

  • Tensor Fusion Network (TFN):最早提出並應用於多模態情緒分析和語義理解任務,TFN同時建模了語言、視覺和聲音三模態的獨立和交互特徵,提高了模型性能。
  • TFN在多個實驗中證明相較於早期和晚期融合方法,能更有效捕獲多模態複雜特徵,提高準確率。

優點

  • 能夠理論上和實踐上更好地捕捉多模態高階交互,
  • 模型生成的張量結構直觀,便於解釋和可視化不同模態貢獻。

缺點

  • 張量維度高,計算和存儲成本大,需要配合降維和正則化技巧,
  • 可能面臨過擬合風險,特別是在樣本較少時。


簡單說,Tensor Fusion通過形成模態特徵的多維張量,深度融合多模態信息,成為多模態深度學習中捕捉複雜交互的重要融合技術。Tensor Fusion 是多模態學習中一種融合技術,透過將各模態的特徵向量進行外積(tensor product)操作,形成一個多維張量,該張量同步包含了單一模態特徵及其間所有高階交互作用。Tensor Fusion Network (TFN) 是此技術的代表模型,能有效捕捉語言、視覺和音訊模態間的複雜互動,提升多模態任務(如情感分析、分類)性能。該方法理論上能保留豐富多模態關聯信息,但同時會帶來較高的計算成本和記憶體需求。

簡而言之,Tensor Fusion 利用多維張量精細融合不同模態,實現深入且全面的多模態信息整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郝信華 iPAS AI應用規劃師 學習筆記
21會員
495內容數
現職 : 富邦建設資訊副理 證照:經濟部 iPAS AI應用規劃師 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 (AIF-C01)
2025/08/18
多模態融合的具體技術包括多種經典與進階方法,主要可分為特徵級、決策級和模型級等不同層次,常見的融合技術與方法如下: 1. 特徵級融合(Feature-level Fusion) 直接拼接(Concatenation):將不同模態的特徵向量直接合併為一個高維特徵,最常用且簡單。 逐元素操作
2025/08/18
多模態融合的具體技術包括多種經典與進階方法,主要可分為特徵級、決策級和模型級等不同層次,常見的融合技術與方法如下: 1. 特徵級融合(Feature-level Fusion) 直接拼接(Concatenation):將不同模態的特徵向量直接合併為一個高維特徵,最常用且簡單。 逐元素操作
2025/08/18
Hybrid Fusion(混合融合)是多模態學習中的一種融合策略,結合了早期融合(Early Fusion)和晚期融合(Late Fusion)的方法優點,旨在彈性地利用不同模態間的信息,提高融合效果。 Hybrid Fusion的主要特點: 部分模態早期融合:將部分相關性較強或結構相似的模態
2025/08/18
Hybrid Fusion(混合融合)是多模態學習中的一種融合策略,結合了早期融合(Early Fusion)和晚期融合(Late Fusion)的方法優點,旨在彈性地利用不同模態間的信息,提高融合效果。 Hybrid Fusion的主要特點: 部分模態早期融合:將部分相關性較強或結構相似的模態
2025/08/18
Late Fusion(晚期融合),也稱為決策層融合,是多模態學習中的一種融合策略。它的核心特點是在各模態經過獨立模型處理並生成各自的預測結果後,再將這些結果進行合併(融合)以得到最終決策。 Late Fusion 的運作流程: 獨立訓練模態模型:對每個模態(如圖像、文字、音訊)分別訓練獨立模型
2025/08/18
Late Fusion(晚期融合),也稱為決策層融合,是多模態學習中的一種融合策略。它的核心特點是在各模態經過獨立模型處理並生成各自的預測結果後,再將這些結果進行合併(融合)以得到最終決策。 Late Fusion 的運作流程: 獨立訓練模態模型:對每個模態(如圖像、文字、音訊)分別訓練獨立模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7 中提及: Transformer 的關鍵參數為: 原始 Transformer 模型中,左圖的 N = 6 原始 Tran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7 中提及: Transformer 的關鍵參數為: 原始 Transformer 模型中,左圖的 N = 6 原始 Tran
Thumbnail
前言 讀了許多理論,是時候實際動手做做看了,以下是我的模型訓練初體驗,有點糟就是了XD。 正文 def conv(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1): return 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Thumbnail
前言 讀了許多理論,是時候實際動手做做看了,以下是我的模型訓練初體驗,有點糟就是了XD。 正文 def conv(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1): return 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 可以透過繼承預訓練模型 (Pretrained Model) 來微調 (Fine-Tune) 以執行下游任務。 Pretrained M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 可以透過繼承預訓練模型 (Pretrained Model) 來微調 (Fine-Tune) 以執行下游任務。 Pretrained Mo
Thumbnail
此篇調查論文探討了Diffusion模型在文字、圖片和聲音轉換為影片,以及影片衍生和編輯的應用類型。作者也介紹了U-Net架構和Vision Transformer等生成圖像架構,並詳細探討了訓練模型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影像資料集來源。
Thumbnail
此篇調查論文探討了Diffusion模型在文字、圖片和聲音轉換為影片,以及影片衍生和編輯的應用類型。作者也介紹了U-Net架構和Vision Transformer等生成圖像架構,並詳細探討了訓練模型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影像資料集來源。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仔細看 AI說書 - 從0開始 - 66 中,Decoder 的 Multi-Head Attention 框框,會發現有一條線空接,其實它是有意義的,之所以空接,是因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仔細看 AI說書 - 從0開始 - 66 中,Decoder 的 Multi-Head Attention 框框,會發現有一條線空接,其實它是有意義的,之所以空接,是因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接著來談 Transformer 架構中的 Feedforward Network (FFN): 其為全連接的神經網路架構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64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接著來談 Transformer 架構中的 Feedforward Network (FFN): 其為全連接的神經網路架構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64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講完 Transformer 之 Encoder 架構中的 Embedding 與 Positional Encoding 部分,現在進入 Multi-Head Att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講完 Transformer 之 Encoder 架構中的 Embedding 與 Positional Encoding 部分,現在進入 Multi-Head At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