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物質態不只固液氣
在可見物質中,等離子體態實際上佔據宇宙的九成以上。我們熟悉的固液氣三態,反而是宇宙中的稀有存在。也值得在故事創作中延伸探討,鬼是什麼?
還記得國中理化課嗎?老師說物質有三態:固體、液體、氣體。這個簡潔的分類曾經定義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實際上,宇宙中存在著17-20種不同的物質狀態!從火焰的等離子態,到接近絕對零度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再到2017年才被證實存在的「時間晶體」。更驚人的是,宇宙中90%以上都是等離子態,我們熟悉的固液氣反而是少數。
1995年,科學家在170納開溫度下首次獲得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幾乎所有原子都聚集到最低量子態,形成「超原子」狀態。2017年,時間晶體的存在得到實驗證實——這種物質在時間維度呈現週期性重複,近乎永動,完全顛覆了我們對物質的傳統認知。在特定條件下,更酷的物質態包含: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想像所有學生突然變成樂儀隊,行動完全一致。
時間晶體:一種會「永動」的物質,像永遠不會停的鐘擺。
如果鬼魂存在,它會是什麼樣的物質狀態?

鬼是一種資料?
你不知道鬼和訊息的存在關聯,但你一定知道,鬼魂現象總是與強烈情感、空間束縛、時間軌跡相關聯,它們似乎渴望傳達訊息。
在探討鬼魂的物質狀態前,我們必須接受一個關鍵事實:資訊具有物理性質。蘭道爾原理告訴我們,擦除一比特資訊至少需要消耗 kT ln2 的能量;馬克士威妖悖論的解決證明了資訊處理必然伴隨能量消耗。換句話說,記憶和意識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具有明確物理成本的實體結構。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的意識、記憶、情感都可以像電腦檔案一樣被「數位化」,那麼死亡就不是終點,而是一種「換平台」——從大腦這個生物硬體,轉移到某種我們還不了解的物理載體上。
從資訊到鬼魂聽起來很科幻,經過一些腦動大開的聯想,你找到10個鬼魂原則:

1、資訊具有物理性質:刪除電腦中的一個檔案需要消耗實際的能量
2、記憶有物質基礎:大腦中的每個記憶都對應特定的神經連接模式
3、量子電腦已經證明:資訊可以用量子狀態來儲存和處理
4、天然的資訊載體:每個電子自旋都是一個量子位元,但與傳統0/1不同,量子位元可處於疊加態。一個自旋同時包含多種資訊狀態,這意味著鬼魂的「記憶片段」實際上是多維度資訊的複合體。
5、集體記憶的物理基礎:長程量子糾纏讓所有自旋處於高度關聯狀態,形成「分散式意識」。每個部分都包含整體資訊——就像全息攝影,即使記憶片段受損,完整人格依然能夠重建。
6、拓撲保護的永恆性:基態具有拓撲性質,對溫度、雜質、局部擾動具有天然免疫力。這解釋了鬼魂為何能跨越世紀存在,不像其他量子態那樣脆弱。
7、動態平衡的活性:即使在絕對零度也保持「液體」般的重組能力,能持續優化資訊結構。這是「活」的意識而非「死」的記錄——鬼魂能夠學習、改變、進化。
8、鬼魂「有固定的行動方向/保持著執念存在」。
9、不同物質態下有不同的鬼魂表現。
10、鬼也是會死的。

來點拓樸學
有這麼一種學問,不是偽科學,從資料科學、數學、哲學、物理、地理資訊、材料科學都與它有關。這酷東西就是拓撲學!
拓樸學關注不變的特性。馬克杯和甜甜圈是一樣的,它們都有一個洞人有一些本質,無論化妝、整容、變胖變瘦都會保持。在溫和的變化下,本質不會改變——這就是「拓撲不變量」。
- 拓樸內部,困住組成不會動。
- 拓樸表面,組成可以沿著表面跑。
- 拓樸保護,表面幾乎不會被破壞。
普通材料的電子通道會被雜質、溫度變化破壞。拓撲材料的電子通道受到「拓撲保護」,非常穩定。以導電材料為例,絕緣體就像電子被關在房間裡,不能自由移動;導體就是電子可以在整個遊樂園自由跑;半導體就是給點能量,電子就能從房間跑出來。鬼魂可能無法主動產生靈異現象,都是受到人和環境的觸發才可能產生。
- 強烈情緒造成的靈動:從隱形的「拓撲絕緣體」變成可見的「拓撲半金屬」
- 電磁場變化:改變鬼魂的「電子能帶結構」
- 溫度波動:影響拓撲態穩定性
- 空間壓力:改變向量場密度

來點向量概念
空間中每一點都有一個向量,例如磁場中的磁力線、拓撲材料中的電子軌道、AI語言模型訓練的向量資料庫。向量 = 大小 + 方向 + 拓撲資訊。鬼魂可能是多重向量的疊加。
在訓練AI的基本概念當中,向量資料庫 (Vector Database)是一種專門存放「語意」的數據資料庫,把意思相近的資料放在一起,方便檢索。
想像戰死的士兵鬼魂會自動聚集在一起,因為他們的「戰爭經驗向量」高度相似。想像惡意鬼魂可能「駭入」其他鬼魂的向量資料,植入虛假記憶或改變性格。
- 鬼的意識向量:記憶、情感、思維模式
- 鬼的能量向量:與物質世界的交互能力
- 鬼的時空向量: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定位
- 鬼的拓撲向量:維持鬼魂「完整性」的拓撲不變量

來配對鬼魂跟那些酷炫的物質狀態
- 時間晶體:週期性出現。
特定時空下循環播放。 - 等離子態:高能量狀態,能與電子設備交互。向量場高度電離,拓撲結構不穩定。
表現為電磁異常、燈光閃爍。 - 量子凝聚態:極低溫狀態,高度相干。所有個體鬼魂占據同一拓撲態。
產生集體現象,如「幽靈船、鬼魂軍團」。 - 韋爾型 (左右手性) :具有「手性」,會成對,表面連接不同時空點。
能在時空中「傳送」,解釋瞬間移動現象。 - 超導態:多組「配對」形成穩定結構鬼魂。
無摩擦地穿越時空障礙。
延伸研究: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托雷・馬約拉納(Ettore Majorana)提出,某些粒子可能是自己的反粒子。 1938 年他從義大利拿坡里搭船出發後失蹤,再無被尋獲。
推薦另一位作者的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7d3fb04fd89780001455168

4道Q&A完善這項設定
Q1、最根本的挑戰--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告訴我們,任何有序結構都會隨時間衰退。鬼魂的向量資料庫憑什麼能違反這個宇宙基本法則?連硬碟資料都會因磁場衰減損壞,鬼魂記憶憑什麼保存千年?
A1、鬼魂必須如生物般「進食」能量來維持存在!缺乏能量補給的鬼魂會逐漸衰弱、記憶模糊,最終消散。這解釋了鬼魂吸取生者精力的行為,以及它們聚集在特定能量場所的現象。
Q2、觀測者效應的哲學困境
量子力學中,每次觀測都會改變被觀測系統。如果鬼魂是量子態,那麼每次被人看見都會創造一個新版本的鬼魂!原始的鬼魂意識可能在第一次目擊時就死了,我們看到的只是觀測行為的「副產品」。
A2、鬼魂實際上是多重版本的疊加態。愛它的人看見溫柔版本,恐懼它的人看見恐怖樣貌。這解釋了為何不同目擊者對同一鬼魂的描述截然不同。
Q3、能量尺度的不可能三角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需要接近絕對零度,等離子態需要數千度,夸克膠子等離子體需要十兆度。同一鬼魂如何在如此懸殊的能量條件下保持穩定?
A3、但這個限制反而創造了精彩的能力系統:不同情緒對應不同能量等級,憤怒時變成高溫等離子體,威力強大但快速耗能;平靜時為低溫量子態,節能但力量微弱。鬼魂必須管理自己的情緒能量才能有效行動。
Q4、資訊複雜度的天文數字
人腦有860億神經元,10¹⁵個連接,完整編碼一個人格可能需要PB級資訊量。現實中根本沒有任何物理系統能穩定存儲如此巨量的資訊。
A4、這指向分散式存儲的概念:鬼魂的資訊分散在環境的各種載體上-量子場擾動、晶體缺陷、電磁場模式。鬼魂的「身體」只是分散式網路的控制中心。這解釋了「鬧鬼地點」-那些地方變成了鬼魂的存儲伺服器!
來點死亡
如果我們將意識視為可向量化的資訊結構,那麼死亡便不再是終點。
死亡只是換了平台——從生物神經網路遷移到拓撲向量空間。鬼魂即使能量耗散,拓撲結構依然穩定,這解釋了為什麼鬼魂能夠「永恆存在」。死亡,可以發生這3次:
- 物理死亡:物質機能終止,被破壞。
- 意義死亡:向量資料庫崩潰,被扭曲。
- 拓撲死亡:保護機制完全失效,被遺忘。
《聊齋志異·章阿端》:如是年余,女忽病,瞀悶懊憹,恍惚如見鬼狀。妻撫之曰:「此為鬼病。」生曰:「端娘已鬼,又何鬼之能病?」妻曰:「不然。人死為鬼,鬼死為聻。鬼之畏聻,猶人之畏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