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不好意思,小弟居然快三個月沒有更新了!
上一篇說到我來德國生活一年,來到這裡以後,我完全大放鬆下來,每天除了早上起床寫兩個小時的曲子以外,我根本什麼都沒做…所以就拖到了現在…
但最近想說,每次都在寫音樂的東西,也許也可以分享一下來德國的心路歷程,在這裡的生活、怎麼省錢、到各國的旅遊、以及音樂這條路怎麼幫我在這裡還是可以維持生活的,於是開了這個新系列!什麼都不做
幾年前的我,都只想著要努力賺錢、努力接大案子,但在這裡,我開始慢慢學著什麼事都不做。
德國的星期天叫做Ruhiger Tag,意思就是「放鬆日」,這裡的星期天大多數的店都不會開,別說逛百貨公司了,連超市都不給我開,害我每個星期六都像天災要來一樣,去超市搬一堆食物回家囤糧。
但他們的星期天常常看到有人在公園草地上,拿著野餐墊和一瓶啤酒,一坐就是一整個下午,也不滑手機,也沒在看書(看個人),就是靜靜著望著天空或遠方發呆。
這場景算是給我一記當頭棒喝,看看人家什麼都不做也過得好好的,我到底每天找事把自己忙得半死幹嘛?
於是這幾個月,我也開始學習「什麼都不做」,但老實說,還真的挺難的,一什麼都不做就會開始焦慮,開始找事做、手上開始有想要敲鍵盤的衝動。
但幾個月的練習,算是生活開始慢慢平靜了一些,偶爾也會開始注意到身邊的小事物,漸漸懂的欣賞樹、賞賞鳥之類的,也算是比以前的步調慢了不少,結果寫文章的速度也慢了不少…
我只想來體驗
為什麼想來德國?
我對於人生的目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體驗。
就像去遊樂園玩一樣,你一定會玩到好玩的設施,也一定會玩到恐怖、有點無聊、甚至是被逼上去坐的,但每次晚上想要心滿意足的離開遊樂園,一定是好多個遊樂設施你都坐過、好幾場表演都有看到,才會覺得「啊~今天玩得好充實啊!」
但如果那天因為會怕、排隊太長、肚子餓、太熱blah blah各種理由不去參加遊樂園的活動,離開遊樂園的感覺多少會有點空空的,有點後悔自己怎麼都不去嘗試(至少我自己是啦)。
所以人生對我來說是一樣的道理,我想要好好體驗這個人生,喜歡的、不喜歡的我都要體驗,到時候離開這個人生時,才會心滿意足的想說「哎呀~這輩子也是夠充實了!」
會來德國其實就只是三年前某一天在YouTube上,看到人家在介紹德國,覺得這裡的制度挺不賴的,想體驗看看這樣的文化,就開始學德文,研究有什麼簽證可以過來。
看我最愛的電影《異星入境》時,裡面講到一個「薩皮爾沃夫假說」,當你學會一個語言時,你的大腦也會開始學習像使用這個語言的人一樣思考。
學德文時就很有這種感覺,其實懂英文,德文並不會太難學,畢竟德語和英文的關聯也很強烈,但會深深感受到德國人井井有條地思考方式,一個The對應後面的名詞是陰性、陽性、中性、是主詞、受詞還是blah blah詞,居然可以變出10種左右The的樣貌!
來到這裡的計畫
我們的簽證只有一年,要拼了命留在這裡倒是也沒有,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有找到更好的機會也可以留下來,沒有的話就回台灣也很好。
但錢嫂如我,人生第一次來到歐洲,巴黎、阿姆斯特丹、倫敦、羅馬這些聽了幾十年的城市通通都在3小時以內的交通時間,交通費又省了一大筆,我還不給他玩爆!
於是我很不要臉的跟老婆說,人家蜜月都花個2、30萬才玩兩三個星期就要回家了,我們只花大概45萬來歐洲過一年,就當蜜月如何呀~~?
老婆:「你這小氣的混蛋!」
以上就是來德國的第一篇,後面除了分享音樂相關的文章,也不定期會分享這裡的生活、窮音樂家怎麼存錢來這裡的、到歐洲怎麼繼續當錢嫂把錢省下來去旅遊等等等,希望你會喜歡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