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女史】

日前在社交媒體看到某人提及張幼儀,尊稱張為老師。以張幼儀生於清末的年代,不妨稱她張先生,或幼儀女史。張幼儀雖曾短暫在大學教過德文,但以當時的社會環境,一般人稱張為老師有點奇怪。

女史是昔日對知識女性的正式尊稱,比如應酬可用某某女史斧正之類,倘若使用某某才女不算錯,只是略顯俗氣。據說如今台灣書畫界仍使用女史,不過假使誰在日常以女史尊稱知識女性,恐怕並非稱讚,而是為難旁人。傳統中國有些人際互動的細緻逐漸消失,無可如何。可是過往人物仍該盡量還原當時的脈絡,假使全都使用現代詞語,未免不倫不類。

多年前,有位出身書香世家的大畫家訪台,言談間自稱辭廟,讓台灣文化人錯愕不已。辭廟在中文意味著亡國,辭的是宗廟,並非神廟,所以皇帝才有資格辭廟,比如李後主。近代中國唯一可以辭廟的,便是溥儀。

李後主《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烟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於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面對國破家亡慘況,想必悲痛難堪茫然,李後主記錄自己的反應是「垂眼對宮娥」,而非心懷社稷百姓,果然是亡國之君的思維。李後主當然不是暴君,但顯然更擅長創作,而非處理政事。倘若李後主未登基只是貴族,成天吟詩作賦,他個人或許比較快樂,國政則由更有政治能力的人處理,才是雙贏吧。不適合的人擺在不適合的位置,誤人誤己,李後主的際遇也是封建時代的悲劇之一。

辭廟並非僻典。大畫家家族曾出現名滿天下的詩人,誰知不過百年,後裔連辭廟都不懂了,看來文化傳承遠比想像中脆弱,一不小心失去絕非危言聳聽。

另一大作家曾將致仕說成官場生涯的起點。不過致仕在古代中國只有一個意思,還祿於君,轉換為現代概念便是退休,原意和大作家的說法完全相反。致仕並不罕見,大作家不懂讓人費解。或許他將致這個字認定為開始,致仕便是官場生涯起點。無奈中文沒這麼簡單,許多詞語之所以出現,各有緣由,倘若習慣想當然爾,很容易出錯,多閱讀多求證比較好。

以往獲得知識相當困難,於是背誦是很重要的能力,若有疑義查證不易。如今資訊發達,各式查詢迅速簡便。遇到陌生詞語,望文生義往往貽笑大方,不如立即搜尋,稍稍了解詞語的來龍去脈。中文博大精深,對部分詞語不了解並不丟臉,亂用反而容易自曝其短。勤於學習也是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87內容數
YI Pi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7
告訴先生:「空心菜矮了。」說完自己忍不住先笑,我很喜歡張愛玲小說《半生緣》裡的小細節。世鈞賃居好友叔惠家,某日,叔惠母親買條大黃魚,取了中段做菜,又將頭尾湊在一起,擺出一條完整的魚的模樣放在砧板上,預備下一餐炸來吃。叔惠看了詫異,說:「這隻魚怎麼頭這麼大?」他的父親接口:「這魚矮。」叔惠之父的風趣詼
Thumbnail
2025/08/17
告訴先生:「空心菜矮了。」說完自己忍不住先笑,我很喜歡張愛玲小說《半生緣》裡的小細節。世鈞賃居好友叔惠家,某日,叔惠母親買條大黃魚,取了中段做菜,又將頭尾湊在一起,擺出一條完整的魚的模樣放在砧板上,預備下一餐炸來吃。叔惠看了詫異,說:「這隻魚怎麼頭這麼大?」他的父親接口:「這魚矮。」叔惠之父的風趣詼
Thumbnail
2025/08/13
「在一個少奶奶的生活裡,比在水果裡吃出一條肉蟲來更驚險的事情是沒有的了。」張愛玲在長篇小說《半生緣》,以此形容翠芝婚後生活平順。如果翠芝生活在馬來西亞,少奶奶的驚險或許多了一點。 日前吃香蕉,一剝開香蕉皮,好幾隻白色小蟲蠕動,有點噁心。換了一條仍是蟲蟲樂園,這一串大多中招,只怪我不會挑水果。以前我
Thumbnail
2025/08/13
「在一個少奶奶的生活裡,比在水果裡吃出一條肉蟲來更驚險的事情是沒有的了。」張愛玲在長篇小說《半生緣》,以此形容翠芝婚後生活平順。如果翠芝生活在馬來西亞,少奶奶的驚險或許多了一點。 日前吃香蕉,一剝開香蕉皮,好幾隻白色小蟲蠕動,有點噁心。換了一條仍是蟲蟲樂園,這一串大多中招,只怪我不會挑水果。以前我
Thumbnail
2025/08/11
時屆年底,媽媽在國際電話另一端叨念,台灣換季了,開始使用棉被和長袖衣物,我總是回應馬六甲不需要棉被和冬衣,可是,媽媽始終不明白沒有冬天是什麼意思。 我也還未習慣沒有冬天。某日和先生聊起我們都熟識的台灣朋友,她正為肚子裡的孩子織毛衣,我稱讚友人賢慧,感嘆相較之下自己什麼都不會。先生卻一臉無所謂:「這
Thumbnail
2025/08/11
時屆年底,媽媽在國際電話另一端叨念,台灣換季了,開始使用棉被和長袖衣物,我總是回應馬六甲不需要棉被和冬衣,可是,媽媽始終不明白沒有冬天是什麼意思。 我也還未習慣沒有冬天。某日和先生聊起我們都熟識的台灣朋友,她正為肚子裡的孩子織毛衣,我稱讚友人賢慧,感嘆相較之下自己什麼都不會。先生卻一臉無所謂:「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演員:趙今麥、張凌赫、陳鶴一、劉旭威 原作:長公主 / 墨書白 本劇適合 ✅喜歡大女主劇情:女主集結美麗、智慧、霸氣於一身 ✅喜歡權謀劇:大量主線在於爭權奪利 ✅喜歡男強女強歡喜冤家類型:男女主每日鬥嘴,看似對頭但對彼此呵護備至
Thumbnail
演員:趙今麥、張凌赫、陳鶴一、劉旭威 原作:長公主 / 墨書白 本劇適合 ✅喜歡大女主劇情:女主集結美麗、智慧、霸氣於一身 ✅喜歡權謀劇:大量主線在於爭權奪利 ✅喜歡男強女強歡喜冤家類型:男女主每日鬥嘴,看似對頭但對彼此呵護備至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3。  介紹兩位女作家──張曼娟、張小嫻。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3。  介紹兩位女作家──張曼娟、張小嫻。 
Thumbnail
這部作品記述了曼娟老師年過半百後的心情和思考,不得不佩服曼娟老師底蘊深厚的文筆,書中文句平順易讀,卻不失文學美感和造詣;字句溫柔,打在心上卻是鏗鏘有力,一筆一劃勾出中年人內心裡無法張揚的掙扎和苦澀。
Thumbnail
這部作品記述了曼娟老師年過半百後的心情和思考,不得不佩服曼娟老師底蘊深厚的文筆,書中文句平順易讀,卻不失文學美感和造詣;字句溫柔,打在心上卻是鏗鏘有力,一筆一劃勾出中年人內心裡無法張揚的掙扎和苦澀。
Thumbnail
(回文詩~~這首詩可以從最後一個字開始倒著讀,也能成詩): 春賞共伴相君取,寄思相念良緣得。 人中意穎聰心蕙,真意愛深情女蘇。 西元357年,蘇蕙出生於秦苻堅永興元年,今陝西武功縣人,父親是陳留縣令蘇道質,她是家中的三女兒,名蕙,字若蘭,自幼天資聰慧,容顏秀麗,擅長詩文。   但凡有才
Thumbnail
(回文詩~~這首詩可以從最後一個字開始倒著讀,也能成詩): 春賞共伴相君取,寄思相念良緣得。 人中意穎聰心蕙,真意愛深情女蘇。 西元357年,蘇蕙出生於秦苻堅永興元年,今陝西武功縣人,父親是陳留縣令蘇道質,她是家中的三女兒,名蕙,字若蘭,自幼天資聰慧,容顏秀麗,擅長詩文。   但凡有才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內容講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太后」的女人、戰國時期秦國女政治家羋八子(秦宣太后)波瀾起伏的傳奇一生。
Thumbnail
內容講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太后」的女人、戰國時期秦國女政治家羋八子(秦宣太后)波瀾起伏的傳奇一生。
Thumbnail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
Thumbnail
書寫中世紀女性的故事,是懷心數年的想望,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整理資料,以書寫計畫的名義略作紀錄,希望有朝真能整合成更完整的作品。最初的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幾年更大量接觸到的歷史資訊,發現除了聖女貞德以外,中世紀其實還有許多出類拔萃、行跡獨特的女性人物和傳奇,他們以超出我有限想像力的方式回應了艱困的情況。
Thumbnail
她是文字工作者 她信念忠於原創 她坚持寫字為生 她是張蘊之老師 @張蘊之 聽說 2024 過了這個坎一確會變好,我們一起加油。
Thumbnail
她是文字工作者 她信念忠於原創 她坚持寫字為生 她是張蘊之老師 @張蘊之 聽說 2024 過了這個坎一確會變好,我們一起加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