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到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下載我們的應用程式喔!
對許多人來說,下載手機軟體不外乎那兩處
Android 去 Google Play、iPhone 則是 App Store
但這有幾個大問題:
- 多數軟體下載,須「登入」Google 或 iCloud 帳戶
# 裝什麼軟體他們都知道
- 開發者上架軟體,需給 Google 個資、交蘋果稅
做免費軟體造福大眾,卻要被貪婪公司吃一口?
若輕忽「軟體下載管道」,則 deGoogle、deApple 淪為空談
極權應用程式商店
App Store
蘋果最為人詬病的,莫過於應用程式商店
Mac (電腦)、iOS (手機)下載軟體,都得從官方商店下載
蘋果不只監控你裝什麼程式,也限制軟體分發自由
電腦還能用指令解決,手動移除系統的「損毀標記」
例如:
brew install librewolf --no-quarantine
不過今年蘋果強制軟體簽核,沒交蘋果稅的不能用了
但 iPhone 除非破解系統或歐盟用戶,否則軟體只能從 App Store 下載
# 歐盟反壟斷法,讓該地重獲自由
且蘋果對 App Store 的應用程式,抽取 30% 利潤
小規模生意、特殊財團得申請減為 15%,依舊非常高
# 抽成無理又高額,開發者戲稱「蘋果稅」
你以為上架免費軟體就沒事?
錯!
就算是免費軟體,年費仍需近百元美金,公然搶錢
官方聲稱為安全性著想,因審核軟體需要成本
蘋果哪有那麼好心?
遊戲公司 Epic Games 訴蘋果案,揭露了背後動機
蘋果內部信件顯示:
- 收費雙標,大財團可享更低價
例如 Netflix 只被收 15%
說好的安全性和審查呢?
別小看 App Store,其營收甚至超過 Mac、iPad
蘋果曾為利益拒絕大魚遊戲上架,且自知此舉無根據
總之 App Store 非全為安全著想,利益最大化是關鍵考量,且收費雙標
Google Play
Android 用戶別高興太早,Google 從來不是什麼好東西
同樣綁定 Google Play 付款方式,於是也被 Epic Games 告了
你猜怎麼著,Google 收斂了嗎?
不,只有變本加厲
他們:
Android 之所以「開放」、自由,就是因為 Google 服務非強制
應用程式商店很多種,不爽 Google Play 換掉就好,至少從前如此
現在 Google 學蘋果的爛招,顯然搞不清楚自己市場定位
# 若接受極權管制,那我買 iPhone 就好啦!
預計 2026 從新加坡、印尼、泰國、巴西開始,2027 禍及全球
# 有些報導稱「其他下載管道」為「側載 (sideloading)」
但那只適用蘋果,因為開放性的平台,所有下載行為都是正當的 (正載)
Windows 用戶也不會說,我「側載」了某軟體
有望豁免的對象是學生、社群開發者,或已有程式在 Google Play 上的單位
# 前兩者但書是向 Google 註冊,基本上就是貪個資
Google 的藉口呢?
號稱為了「仔細審查」,有沒有似曾相識呀?
沒錯,與蘋果如出一徹,找各種名目遮掩貪婪的嘴臉
可是集中管理,有比較安全嗎?
Google Play 上的惡意軟體,多到不勝枚舉
更有調查顯示,多數 Google Play 上的主流應用程式,都違反自己發布的隱私政策
高達一萬多個 app,未如實揭露「含侵入式廣告、追蹤」
此現象行之有年,Google 可有善盡審查義務?
早些年前,Google Play 甚至擅自將用戶個資傳給開發者
宣稱開發者需要那些資料,用以優化服務
重點是開發者也嚇到,他們根本沒要求那些東西
# Google 大概濫用個資慣了,就覺得軟體開發不能少這環
個資和錢一把抓,吃相極其難看
鑑於此般惡劣行徑,只換掉 Google Play 還便宜他們了
開換!
圖先來:

應用程式商店替代品
圖源:捨我其誰
FOSS 指免費開源軟體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non-profit 指「不以營利為目的」
其他欠換程式商店
左半邊那堆東西,最上面是 Google Play、App Store
剩下:
- AppGallery 是華為的
- Oppo store 理所當然是 Oppo 的
- MyApp 是騰訊的
- MI Store 是小米的
- Vivo Store 是 Vivo 的
- Baidu mobile assistant 是百度手機助理
- 360 mobile assistant 是 360 的
以上皆為中國公司的程式商店,同樣該換
Android 本身開源,所以中國廠為了符合政治、市場需求
客製化 Android 給自家手機,並塞入自己的生態系,包括應用程式商店
中企的隱私問題就更可怕了,除了利益,可能還有政治目的
光法規就夠不友善,自然替換掉
離開 Google、Apple 等惡劣美企,不代表陸企沒問題
跳出一個火坑,不該再跳入另一個火海
憂心忡忡了嗎?
趕快看替代品吧!
F-Droid
大名鼎鼎的開源應用程式商店,本身也開源
開頭的 F 代表 Freedom,免費與自由之意
可自架、不受制特定公司,不需帳號、也不追蹤你
重點是,上面全是 FOSS - 免費、開源軟體
白話文就是,軟體全都不用錢,而且是正版
下載頁面都有標明,該軟體是否有缺陷 (anti-feature)
依賴第三方非開源服務者、會追蹤用戶者,都會警告你
堪稱最棒的 Android 應用程式商店
缺點:
- 僅支援 Android
誰叫 iOS 生態系封閉,去怪蘋果
- 沒有 Line、Instagram、Uber 等應用程式
同前述,F-Droid 只有免費開源軟體
那些閉源、要錢、貪個資的東西,找不到很正常
# 或許反而是個優點?
和 Google 脫鉤,又不需要專業知識
Android 用戶們趕緊試試
Aurora Store
直翻極光商店,本身開源、免費
Aurora Store 原理是,提供代理前端連線至 Google Play
本質上仍是 Google Play,該有的程式都有,但更保障隱私
初次下載時,可選擇登入 Google 或「匿名登入」
選匿名登入,就不會暴露過多個資
# 會以 anonymous@gmail.com 登入,其他使用者亦然
和 Google Play 不同的是,app 都經第三方程式 Exodus 審閱
有無追蹤器、需要的權限都會顯示,還能知道是哪些追蹤器
# 例如 Line 伴隨多個 Google 追蹤器
比 Google Play 嚴格多了
缺點:
- 未完全脫離 Google,只是增加隱私層
畢竟是 Google Play 的替代前端,所以 iOS 沒有
- 程式仍仰仗 Google Play Service
可用 MicroG 替代,但需要技術能力
因為只是換介面,對熟悉 Google Play 的人來說,幾乎無痛轉移
你愛用的偷個資爛程式都能找到,轉換成本較低
Aptoide
全球第三大應用程式商店,開源、去中心化
葡萄牙公司維運,總部位於里斯本,新加坡、深圳等地設有據點
服務可自架,在用戶端新增商店 URL 即可連線至特定商店
# E.g. 你自己架的服務
Aptoide 有掃毒系統,持續掃描商店內的程式
並標示是否值得信任,為使用者把關
# 反觀 Google Play 消極作為,贏翻了
商店內也可購買付費軟體,收費機制獨立於 Google
趣聞 (可略):
名稱很奇怪嗎?
開發者受 Linux Debian 分支啟發,覺得讀索引、抓取多重套件來源的做法甚是絕妙
因以為號焉
# apt 是 Debian 的套件管理器,有名的 Ubuntu 也用它
Apt- 前綴即取自 apt,-oide 有「類似物」之意,表示「類似 Apt 的東西」
有個大好消息:Aptoide 也有 iOS 版!
壞消息是:僅限歐盟用戶
《歐盟數位市場法》 (DMA)使蘋果開放歐洲市場,其他應用程式商店可進駐
Aptoide 於是踏入 iPhone,是少數跨平台的選項
缺點:
- iOS 版目前僅支援歐盟
今年初才正式入歐,燒滾滾的呢!
- 設定可能要摸索一下
但熟悉後,大概會愛上它
F-Droid 是 Aptoide 的一個分支 (fork),兩者師出同源喔!
Obtainium
開源、非集中化的前端,甚至不是應用程式商店
不是商店,放這是在搞笑!?
別生氣,它比商店更棒
常見手機軟體開發流程:
開發者、公司們製作應用程式,送到 Google Play 註冊、審核
若通過,就能上架給消費者用
此為「集中化」管理
Obtainium 呢?
直接連接到程式下載檔 (APK),不透過第三方平台
減少中間人窺探風險,也因此不受制獨裁公司
白話文:
佃農種稻收成後,交給中盤商販售
中盤商會亂砍收購價、削爆消費者
# 中盤商即為 Google、蘋果
此時農會來了,辦理市集讓小農、消費者直接買賣
農會便是 Obtainium,小農就是開發者
Obtainium 前綴 obtain 指「獲得」,意味獲得軟體
缺點:
- 僅支援 Android
同樣原因,蘋果生態系閉鎖,是他們的問題
開源、閉源軟體都有,是很理想的選擇
你可能好奇,Uptodown、Apkpure 呢?
首先,這兩者都非開源,光這點就出局了
再者,Apkpure 是中國公司,風險過高不予推薦
iOS 商店
SideStore
「側店」顧名思義,側載 (sideloading)應用程式的商店
專為 iOS 設計,可繞過 App Store 下載軟體
由社群驅動,免費、開源
背景與原理:
蘋果允許免費開發者不透過 App Store 安裝、測試軟體
SideStore 會在 iPhone 架設本地伺服器,並建立特殊 VPN 通道
從本地跨接回本地,讓系統誤以為是正常安裝過程
礙於蘋果規定,每個軟體有 7 天期限,到期就會失效
所以 SideStore 每 7 天會刷新一次軟體,避免過期問題
# 刷新會在背景自動運作,不需手動處理
無需越獄,不影響蘋果保固、安全性
缺點:
- 首次安裝須外接電腦
# 但之後運作只需 Wi-Fi
- 只能裝三個 app
# 蘋果僅授權免費開發者 3 個 app 的額度,去怪 Apple
可付費買蘋果開發者帳戶,但那就失去替代品的意義了
也能用其他方式繞過,詳見官方教學
嫌麻煩嗎?
誰叫你買 iPhone,蘋果生態系閉鎖,沒辦法
AltStore
iOS 的側載商店,Alt- (alternative)和 Store 結合,表示替代商店
# 當然是替代 App Store 囉!
開源、去中心化,且不需越獄
講古:
創建者 Riley Testut 是果粉,自學開發 iOS app
當初為了玩 Pokémon Go,做了一款任天堂模擬器「Delta」
當他興高采烈想上架 app 時,被蘋果拒絕了
要知道,忠實粉絲由紅轉黑是很可怕的
Testut 憤而投入 AltStore 開發,三年後推出此商店
原理是欺騙手機,讓它以為下載的是自行開發的軟體
同樣利用蘋果給開發者的特權,繞過 App Store 限制
使用者須用電腦架設 AltServer,作為應用程式託管器
# 支援 Windows 和 MacOS,Linux 有非官方版本
手機連到 AltServer 後,便可開始下載軟體
蘋果免費開發者,同樣會面臨 7 日到期問題
不過只要手機和 AltServer 在同個 Wi-Fi 下,就能自動刷新
看起來很眼熟?
沒錯,SideStore 就是 AltStore 的社群分支
只是 AltStore 須自架伺服器,比較麻煩
歐盟更爽,AltStore PAL 能直接取代 App Store
不需蘋果開發者 ID,且 App 不會到期
# 不必再自架伺服器,因為上架的 App 形同獲蘋果認可
用戶可藉 Patreon 贊助開發者,開發者也能上架付費軟體
而 AltStore 對 Patreon 贊助不抽佣金,和某企業不一樣
缺點:
- 須架伺服器,有技術門檻
如有困難,可參考中文教學
- 只能裝 3 個 app,同樣受蘋果限制
貼心提醒,AltStore 本身也算一個喔!
- 應用程式會到期,需定時讓手機和 AltServer 在同個網域下
歐盟用戶選 AltStore PAL,就沒這問題
- AltStore PAL 年費約 1.5 歐元
但 Epic Games 慷慨捐助下,大眾免費使用
# 沒錯,就是告蘋果 App Store、Google Play Store 的那家 Epic Games
App Store 的替代品較受限,畢竟 iOS 閉源、生態系不開放
沮喪的話下次買手機請三思,誰叫你當果盤是否繼續支持蘋果的商業模式
懶人包:
Android
- 科技小白,想無痛轉移 → Aurora Store
- 免費、開源仔 → F-Droid
- 開發者,想自架服務
- 同時有 iPhone 和 Android 的歐盟人,想用同個商店 → Aptoide
- 不爽集中化管理,想直接下載安裝檔 → Obtainium
不靠 Obtainium,直接到程式碼倉庫拉 APK 檔也行
# APK 檔為 Android 套件包,用來安裝軟體
選擇障礙嗎?
沒人規定只能有一個商店,可用 Aurora Store 裝日常 app
搭配 F-Droid 或 Obtainium,在其餘軟體獲得更多隱私
iOS
- 歐盟用戶
- 想自架伺服器 → Aptoide
- 一般大眾 → AltStore PAL / Aptoide
- 家有電腦、能自架伺服器 → AltStore
- 不想跟電腦扯上邊 →
搬到歐盟用 AltStore PALSideStore
iOS 的安裝檔 IPA 限制較多,一般人不易使用
要知道,消費者買的不只是手機,而是整個生態系
每個購買行為,都是對特定生態系的支持
Android 手機較能客製化,甚至可以換掉 OS (之後會提)
iPhone 很閉鎖,連使用替代品都處處受限
蘋果可能比 Google「稍微」尊重隱私,但絕非良善之輩
之前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啟用 Siri,側錄對話用於優化廣告
還完全信任蘋果嗎?
請再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