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日本大阪十日遊,走在路上看小孩們嘻鬧的樣子,我常常心裡想著:我真的很有福報。能和老公、孩子們一起旅行,走在異國的街道,看見新的風景,還能在寺社與佛像前生起敬意,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美好的行程背後,更有大姐大哥的用心安排:一個負責找景點、找特色、找吃喝趣味;另一個則細心串連路線,帶著我們穿梭在各式各樣的電車、捷運之間,頂著大太陽,還要想辦法找到有冷氣的道路與小憩點。這樣的緣分,讓我深深感恩。
大多數時候,我能安住在這份感恩裡。走在街上,心裡帶著耐心與平靜,覺得自己一邊陪伴家人,一邊也在修行:把每一步當作禪修,把每一個微小的念頭,當作覺察的對象。
然而,在最意想不到的瞬間,才是真正的道行。那天我們走在稻荷的神社路上,小女兒不小心跌倒,膝蓋擦破了一點皮。如果是兄弟們跌倒還能繼續走,她卻立刻臉垮下來,眼眶含淚,緊抓著姊姊的手,邊走邊嘟囔:「愈來愈痛了!怎麼辦?」姊姊安慰她說:「我有帶木瓜霜可以擦,可是媽媽說過要先清理乾淨才可以用。」小女兒立刻把目光投向我,眼神裡有著哀怨和怕痛。我故作鎮定地說:「對的!應該還好吧!等等沖乾淨就好了!」我們繼續走,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小女兒低聲嘟囔,眼神裡充滿了不安。我立刻提議:「要不先用水壺裡的水沖洗一下吧!」我打開隨身的水壺,想直接倒水清理。沒想到老公一把擋下,堅持要到廁所處理。當下,我滿心抱怨:孩子明明已經痛了,為什麼還要拖到廁所?不但麻煩,還要在人來人往的廁所裡找地方倒水,不是更尷尬嗎?為什麼不就在旁邊小草地快速解決?我的耐心與安住,瞬間全都崩塌。腦海裡不斷冒出「為什麼要這麼麻煩?」的火苗,心裡滿是忿怒。我完全無視平常提醒自己的「本心」。
最後,我只得勉強又不甘願地聽老公的話,帶著女兒到廁所。用濕紙巾沾自來水輕輕擦拭,再由大女兒幫忙塗上木瓜霜。表面上,傷口處理好了,但我心裡仍充滿不滿與怨氣。
我在想:為什麼他總要堅持和我不同的方式?為什麼不順著我?爸爸就是壞!
一直到走在夕陽裡,老公看了我幾眼,才慢慢開口解釋:「水壺裡的水已經喝過,可能殘留細菌;相比之下,日本的自來水更乾淨,至少比水壺水安全。」聽到這句話,我心裡突然一亮。原來,他並不是和我作對,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在保護孩子。我在意的是「快」,他在意的是「安全」。我之所以那麼生氣,就是執著於「我認為的方式才對,你應該馬上配合我」。這份執著,讓我忘記了當下的正念。
我突然想:我的老公,會不會其實是護法?
護法的作用,就是在我們最容易掉以輕心的地方,敲響一記警鐘,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心。平常以為自己修行得不錯,但真正的煩惱,往往在最親密的關係中才被觸發。老公的堅持,正好照出了我的急躁、我的抱怨、我的無明。
回想當下,他的語氣其實並沒有責怪,只是堅定。我卻因為自我受傷,而想反擊。最後,他看出我的不滿,仍選擇耐心解釋。
旅行的日子,是福報的顯現;那小小的跌倒,成了最深的提醒。
護法不一定只存在於佛經與壇城,他可能就在你身邊,以最日常的模樣,讓你照見自己。
佛法裡常說:轉煩惱為道用。
煩惱若只是放任,便是業力;若能觀照,便是修行的材料。
修行不是遠離人群才有清淨,能在柴米油鹽、在家庭摩擦裡,依然記得:把心安住,認識自己,培養慈悲與智慧。
讀到這裡,我也想問你:
你身邊有沒有一個人,常常讓你很生氣,
但回頭想想,才發現其實是他在提醒你?
#人生遊戲場
#爰居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