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那位私訊我的照顧者,也寫給每一位在心碎中堅持的人
前幾天,有位照顧者私訊我。
她寫道:「雖然知道長輩已經失智了,可是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刺傷我。
我是那個每天準備三餐、最早起床、最晚睡覺的人,可是他卻在我面前不斷稱讚其他兄弟姐妹——那些幾乎沒有參與照顧的人。
我到底算什麼?
我回應他:『都是我在照顧你,你還這麼不配合,還一直對我咆哮……真是令我傷心。』
結果他竟然轉頭跟別人說:『他照顧我什麼?我自己都會!他還來跟我邀功!』
為什麼做最多的那個人,反而最被埋怨?」
讀到這段話,我久久無法回覆。不是因為不知道該說什麼,而是因為——我懂。
懂那種邊擦眼淚邊端飯菜的無奈,
懂那種被誤解還不能生氣的委屈,
更懂,那種明明快撐不下去,
卻還是「只剩你能撐」的責任感。
有時候我們會懷疑自己:
是不是我太計較?是不是我太脆弱?
但其實不是。
不是你脆弱,是你太用力;
不是你計較,是你太在乎。
你知道他失智了,所以你勉強自己不要生氣;
你知道其他手足不參與,所以你更咬牙撐著。
但你忘了——你也是一個人。
一個會痛、會累、會渴望被理解的人。
在佛法裡,失智的長輩已不具完整的辨識與意志。
他說出來的話,不是那個「他」的本意,其實,他已經不是「他」了。
那些話語,只是心識錯亂後的雜染顯現,
不是刻意為之,但你受傷——是真的。
你沒有錯。
你願意承擔,已經是非常深的願力。
你願意留下,已經是極大的慈悲。
而在這份慈悲裡,你也有權利感到痛、有資格說一句:「我也需要被看見。」
所以今天,我想對那位私訊我的照顧者說:
你不是「被忽略」的那個,你是那個在最混亂的現場,依然選擇不離不棄的人。
你不是「做最多卻沒人感謝的人」,你是那個在累積無形功德,悄悄為親人點燈的人。
你的努力,不一定會被他們口中說出來,
但會在你未來的生命裡,成為一種柔韌的力量,一種「我曾經這樣愛過」的證明。
願你知道:
不是你被埋怨,而是他已經迷失;
不是你不值得,而是你早已值得光明。
願你被愛,也願你記得——你不是一個人。
還有,我想輕輕對你說:
放開那個你覺得孝順的包袱吧。
照顧,從來不是一場單打獨鬥的修行。
適當地使用政府的資源,例如日照中心、喘息服務,並不是「卸責」,而是讓你有力氣繼續走下去。
有人會遲疑:「把長輩送去日照,是不是我放棄了?」
我想說:不是。
那是一種覺知——你知道自己也有極限,也需要呼吸。
你沒有推開他,你只是願意承認,
長期照顧,不該只是一個人慢慢垮下來的過程。
佛法與真實人生都在提醒我們:
#真正的孝不是讓自己崩潰燃盡病倒
#真正的責任也不是一個人咬牙扛下所有
#歡喜學堂
#長照資源可洽詢 1966 長照專線(全年無休)
#地方政府日照資源居家服務喘息服務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