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房子到債券:資產配置是奇門,避開詐騙、看懂風險、重返指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轉貼分享@clec1684 小時前

在資產配置的世界裡,每一個選擇都像在戰場上佈局軍隊。你需要航空母艦(指數基金),需要飛彈部隊(槓桿ETF),更不能少了食物與水——也就是「現金」。 很多人問我:「老師,為什麼你不鼓勵買房,反而叫我們租房把錢拿去投資指數基金?」 我知道,從「擁有房產」到「搬去租屋」是很難的心理轉變。這不只是財務上的問題,而是認知、習慣、甚至是家庭價值觀的衝撞。 ⸻ 資產配置是現代的奇門遁甲 你不能只想著哪一支股票會漲,你得想整體佈局: 現金是根基,能救命; 指數基金是你的主力艦隊,穩定前進; 槓桿ETF,是你在風平浪靜時可以多推一把的加速器; 股票質押,是變形金剛,有風險,但用得好可以幫你調度。 最忌諱的,就是把所有資產壓在一點上,或者根本沒有配置現金,一旦市場回調,連反擊的子彈都沒有。

raw-image


看懂債券真相:為何長債不如短債? 很多人看到30年期美國國債有5%利息,眼睛就亮了。但你要知道: 通膨會侵蝕這些利息,實質報酬率只剩1.94%。 現在的短期債(像SGOV、BIL、BOXX)利息有4%,而且沒有通膨影響,就是實質利率。 簡單說,短債不只更靈活,還能避開通膨風險。而美國財政部現在還想發行100年長債,這是對他們有利,但對投資人真的划算嗎? ⸻ 錯把理財當存款,詐騙就在你身邊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 帶著長輩去郵局辦定存,結果被推銷年金險? 或是被保險公司說服,把退休金拿去買投資型保單? 這些產品回報只有1%,卻包裝得像「穩賺不賠」。實際上,當市場一跌,這些保單往往一文不值。 更可怕的是,有人還拿房地產去抵押,借錢買這些保單,最後本金也沒了,利息也還不出來。 我們常說「窮病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認知的問題」

在資本主義社會,最大的差距,不是收入,而是對財務的理解。偏方再多,都不如一句「好好買指數基金」。 ⸻ 回歸指數,才是常勝軍 就算是老師當年也沒預料到NVDA會因為AI爆紅,股價10倍成長。但你看看,有多少個股像NVDA?又有多少人重倉買錯個股,最後血本無歸? 個股有一則壞消息,就可能腰斬,甚至永不翻身;但QQQ這類市值型ETF,會汰弱留強,自動幫你篩選出市場上最強的企業。

raw-image


人生不用花時間煩惱哪一檔會漲,哪一檔要賣,專心生活、持續投入、每年再平衡,這就是致富的秘訣。

總結

  • 資產配置,是現代人最該學會的能力。
  • 不是因為你有錢才配置,而是因為你想守住、讓錢變更多,才更要配置。
  • 避開詐騙、看懂風險、擁抱指數,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之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an@心之所向
15會員
87內容數
財富(投資)、健康和心靈的富足
Yuan@心之所向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 計較,不如提升價值 — 斤斤計較的人,永遠在計算成本;提升價值的人,永遠在創造收益。 ✅ 成績,不如財商重要 — 分數決定起點,財商決定終點。 ✅ 名牌,不如自我品牌 — 名牌能給你光環,但自我品牌能給你長久的影響力與收入來源。 ✅ 人脈,來自價值交換 — 先付出,再收穫;先成為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8/13
✅ 計較,不如提升價值 — 斤斤計較的人,永遠在計算成本;提升價值的人,永遠在創造收益。 ✅ 成績,不如財商重要 — 分數決定起點,財商決定終點。 ✅ 名牌,不如自我品牌 — 名牌能給你光環,但自我品牌能給你長久的影響力與收入來源。 ✅ 人脈,來自價值交換 — 先付出,再收穫;先成為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8/09
前言 有人每天早出晚歸、工時超長,卻一輩子財務緊繃;有人看似悠閒,卻財富不斷累積。這種賺錢速度的懸殊差距,長期存在於各個社會。 這不是單純的「努力程度」差異,而是來自於資本結構、時間運用、風險承擔模式的不同。勞工與資本家,不只是職業名稱上的差異,而是遊戲規則與勝利條件完全不同的兩個陣營。
Thumbnail
2025/08/09
前言 有人每天早出晚歸、工時超長,卻一輩子財務緊繃;有人看似悠閒,卻財富不斷累積。這種賺錢速度的懸殊差距,長期存在於各個社會。 這不是單純的「努力程度」差異,而是來自於資本結構、時間運用、風險承擔模式的不同。勞工與資本家,不只是職業名稱上的差異,而是遊戲規則與勝利條件完全不同的兩個陣營。
Thumbnail
2025/08/03
當房子不再只是安身之所,而是退休後實現旅居與生活彈性的資產選擇。 來討論一下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以房養老...... 一、45歲,從豐原出發的思考:這間透天能陪我走多久? 我今年 45 歲,住在台中豐原的透天厝。這是我當初努力多年買下來的家,如今已經住了十多年,從女兒上小學到現在高中,一直是我們
Thumbnail
2025/08/03
當房子不再只是安身之所,而是退休後實現旅居與生活彈性的資產選擇。 來討論一下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以房養老...... 一、45歲,從豐原出發的思考:這間透天能陪我走多久? 我今年 45 歲,住在台中豐原的透天厝。這是我當初努力多年買下來的家,如今已經住了十多年,從女兒上小學到現在高中,一直是我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來房市資金擴張與供不應求,貸款已成為購屋者的主要資金來源。擁有適當的槓桿能讓你提早買到理想房子,但需要謹慎評估未來風險及注意現金流。適度的槓桿對投資人有好處,過度使用可能導致災禍。
Thumbnail
近來房市資金擴張與供不應求,貸款已成為購屋者的主要資金來源。擁有適當的槓桿能讓你提早買到理想房子,但需要謹慎評估未來風險及注意現金流。適度的槓桿對投資人有好處,過度使用可能導致災禍。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直覺,當你需要買房、當你想買房時,房價貴的不得了!;當你想買股、當你想投資時,股價總是不便宜! 這不是錯覺,這是事實。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直覺,當你需要買房、當你想買房時,房價貴的不得了!;當你想買股、當你想投資時,股價總是不便宜! 這不是錯覺,這是事實。
Thumbnail
投資理財筆記之到底該先買房還是先把錢拿去投資呢?分享在投資理財節目《兆華與股惑仔》中的學習,重要的還是要增加財商,善用槓桿增加自己的資產,並且投資過程中找出自己投資屬性及風險承受度。另外,投資可創造部分現金流。在台灣還是盡可能先買房。最重要的一點,「本金」還是很重要的,因此要努力增加收入來源。
Thumbnail
投資理財筆記之到底該先買房還是先把錢拿去投資呢?分享在投資理財節目《兆華與股惑仔》中的學習,重要的還是要增加財商,善用槓桿增加自己的資產,並且投資過程中找出自己投資屬性及風險承受度。另外,投資可創造部分現金流。在台灣還是盡可能先買房。最重要的一點,「本金」還是很重要的,因此要努力增加收入來源。
Thumbnail
前言: 雖說現在的社群媒體,鼓吹快速致富、空手套白狼、無本致富,還是在此介紹資產配置的基本概念,畢竟老方法,總是有一定的效用。
Thumbnail
前言: 雖說現在的社群媒體,鼓吹快速致富、空手套白狼、無本致富,還是在此介紹資產配置的基本概念,畢竟老方法,總是有一定的效用。
Thumbnail
【資金控管】   目前我粗淺的想法,應該是將自有資金分成三個大部分,想要安全的投資,就是要從可轉債、股票、期貨三個部分下手,可轉債的比例拉高,CBAS和選擇權期貨的風險較高,當作同一個類型。     可轉債幾乎不會輸錢,只有贏多贏少的問題,但是進場點的選擇就需要一點耐心了,接近轉換價或是低
Thumbnail
【資金控管】   目前我粗淺的想法,應該是將自有資金分成三個大部分,想要安全的投資,就是要從可轉債、股票、期貨三個部分下手,可轉債的比例拉高,CBAS和選擇權期貨的風險較高,當作同一個類型。     可轉債幾乎不會輸錢,只有贏多贏少的問題,但是進場點的選擇就需要一點耐心了,接近轉換價或是低
Thumbnail
一個是閒錢投資、堅持投入;還是槓上加槓,時間價值。 投資之前我們應該掌握的底層邏輯,那就是對自身資源狀況的掌握。
Thumbnail
一個是閒錢投資、堅持投入;還是槓上加槓,時間價值。 投資之前我們應該掌握的底層邏輯,那就是對自身資源狀況的掌握。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