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館內部不能拍攝,我想也是讓大家能以最專注的方式緬懷當時的傷痛。
紀念館基本上是免費參觀,但可以捐獻換一個人權紀念徽章,或是租用語音導覽服務才會收費。
以一朵鮮玫瑰為界,接著服務人員開啟了白色的門,帶我們進入了紀念館的空間,首先是請我們看訪談紀錄片,一部,生還者訪談的紀錄片,談論著當時的景況,如何倖存,及和自己和解與試圖原諒。
我想起了多年前踏入荷蘭安妮之家的氛圍,有種DE JA VU的既視感,人們難得的,很安靜,我印象一直很深刻,當時走出安妮之家時,有一位老人就這樣趴在地板上默默地掉淚、啜泣著,世界彷彿在那一刻只聽得到他那微弱的喘泣聲,那樣的畫面永遠無法忘記。紀念館接著有一系列的展版訴說著盧安達的歷史,長期以來盧安達是由兩大種族組成,圖西族(約13%)及胡圖族(約87%),其實這樣的區分有一陣是以家庭擁有牛支的數量(蛤?!),10支以上是圖西族,以下是胡圖族…真是典型的製造階級對立?!
經歷德國(1897-1916)的殖民統治,後來德國戰敗由比利時接管統治(1916-1962),比利時殖民時期為了政權統治的穩定,開始再度透過生理特徵例如鼻梁的長度等將人群劃分成圖西族和胡圖族,大多時候是扶植圖西族人作為統治,隨著盧安達在二戰後的非洲民族主義興起下獨立,後來還政時又改扶植胡圖族人上任。
胡圖族長期未能掌握政權及大多數處於經濟弱勢,因此上任後對於圖西族的積怨開始慢慢醞釀及爆發…開始有歧視的政策及零星的衝突,而此時也有不少圖西族逃亡於國外相繼成立組織,希望拿回盧安達的政權,衝突不斷擴大,有些媒體甚至開始煽動及醜化,甚至叫稱圖西族人為蟑螂,應該消失等…。
在1994年4月前夕,盧安達當時的總統及浦隆地的總統,兩者皆為胡圖族人,在和談協議後乘坐的飛機卻墜毀,胡圖族一口咬定是圖西族幹的,全國性的殺戮即開始變本加厲…甚至驅動胡圖族愛滋感染者去強姦圖西族的婦女…一直到圖西族組成的陣線鎮壓住為止,為期100天,近100萬人(官方統計是50萬-80萬人)也是近7分之1當時的盧安達人口,在這期間失去性命。
期間聯合國的維和部隊未能積極出手(只能維護,不得攻擊)及身為殖民母國歐洲列強的消極以對,後來一直被檢討…
紀念館的中間一區是扇型的設計,區分3塊120度的入口的小房間,分別放置當時劫後餘生的人骨、他們穿的衣物及物品、及罹難家屬回捐的他們親愛家人的照片。
最後一區則是回顧歷史上的眾多種族歧視、宗教爭端等許多戰爭及屠殺…也有許多是現在的進行式,例如以色列及加薩走廊…但願人類能學會彼此尊重及包容,讓歷史不再重演…

進入紀念館前的玫瑰,格外的別緻

歡迎贊助獲得徽章,成為人權鬥士之一~: )

紀念館其實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教育,教育孩子們"我們都是盧安達人",不應依種族區分你我

走出紀念館,31週年紀念顯目在眼前,希望一切能光明
接著,除了介紹盧安達在強人上台的勵精圖治外,也會再度重回拯救1200多位圖西族人性命的盧安達大飯店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