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沒什麼追劇的動力,剛好看到 YouTube 在直播《芙莉蓮》,索性回去重溫了一遍 XD,也算是給最近壓力爆炸的自己療癒一下。
一年多前,我有簡單聊過對這部作品的心得,也分享過幾篇很喜歡的評論,所以今天不會說得太詳細,主要分享幾個我這次重看後、還是很喜歡的劇情設計!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時間的詛咒
▸ 用一生寫下的情書
《芙莉蓮》的幾對 CP 中,我一直很喜歡欣梅爾和芙莉蓮的故事!一邊是活了千年、對萬物流轉毫無波瀾的精靈;一邊則是溫柔強大、開創新時代和平的勇者。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欣梅爾只覺得面無表情的芙莉蓮很冷漠,可她那時卻用魔法為他變出了一座花田,從那以後,他便決心找她成為夥伴,一起踏上討伐魔王的旅程。

欣梅爾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這一生在芙莉蓮面前不過短短一瞬間。他們一起冒險的十年,佔不到她生命的百分之一;她隨口許下的五十年之約,卻是他的大半輩子。
面對這樣的宿命,他卻沒有灰心、沒有挫折,只是努力讓彼此相處的每一寸光陰,成為無論何時回憶都會津津樂道的時光。

一起冒險的十年,欣梅爾在世界各地留下了給芙莉蓮的寶藏。他告訴她蒼月草的美麗、送她鏡蓮花的戒指、為她設立一尊尊銅像;他也教會她信任身邊的夥伴、尊重逝去的英靈、好好把握每個當下。
即便欣梅爾從未將愛宣之於口,他做的每件事,卻盡是愛意流淌的痕跡。不管是對夥伴的愛、對故鄉的愛、對生命的愛,他用他短短的一生,將芙莉蓮拉進了充滿愛的世界裡,帶她窺見了花草瞬時盛放的美麗,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芙莉蓮》的紀年方式,是以「欣梅爾死後○○年」為題,因為芙莉蓮是在欣梅爾死後,才第一次後悔自己浪費了時間,進而想要了解人類眼中的世界。
▸ 理解愛的旅程
我非常喜歡《芙莉蓮》對「愛」的著墨,不單單是男女之情,還有包括親情、友情、師徒之情在內的,殊繁各異的情感。
芙莉蓮雖然遲鈍,但她真的不懂得愛嗎?
總是隨隨便便過日子的她,會執著於找蒼月草,是因為那是欣梅爾最愛的花;會想拿到「把葡萄變酸」的魔法,是由於艾冉喜歡酸葡萄;會收人類當徒弟,是希望海塔沒有遺憾地離開人世;會蒐集各種贗品著作,是因為那和師父弗蘭梅有關……
與勇者一行人的冒險已經過去八十年,她卻清楚記得旅程裡每個片段;甚至師父弗蘭梅早已作古數百年,她也還是把她的一切記得一清二楚。
或許芙莉蓮早就懂得如何愛人了,只是她從不曉得那是愛而已。
對壽命漫長的精靈而言,愛的感覺實在太模糊,那些為她人生掀起波痕的人,一眨眼便會消失在生命裡,而她只能在他們死後十年、百年、千年,用漫長的思念緬懷那些人。
長生的詛咒,不單單是永無止境的送別,她與人類之間感知時間的差異,註定會將他們相隔於兩個世界。
這也是為什麼「想要理解人類」會是芙莉蓮踏上新旅程的契機。
壽命短暫的人類,遠比精靈更明白光陰的可貴,才會在短短的生命裡,努力生活、努力去愛。而當芙莉蓮不再只是以旁觀者的身分見證花開花落,會想停下腳步,試著探索它的美麗時,或許才真正踏上了理解愛的旅程吧!
▸ 遺忘和誇獎
神究竟存不存在?這個問題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人討論過,而《芙莉蓮》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答──不管神存不存在,人都需要祂存在。

和芙莉蓮同為精靈的克拉福特,曾在遠古時代拯救了世界。可當歲月流轉,世上已經沒人再記得當年的一切後,他活著的唯一念想,就是死後能得到女神的誇獎,祂會記得他做的一切,誇獎他這一生的努力,看見他活過的痕跡。
人還小的時候,就會希望能得到誇獎,希望被稱讚自己做得很好,就連芙莉蓮這樣已經活了上千年的精靈,也是因為被人誇獎,才會執著於蒐集魔法。
然而,人長大後,就會漸漸適應於社會對「理想大人」的期盼,變得獨立、成熟。給予我們誇獎的人會越來越少,身上肩負的責任卻越來越重。
在我們拼命生活、卻沒人看見的時候,「神」就成了唯一的心靈寄託。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的努力能被記得,知道自己死後不會銷聲匿跡,才有動力繼續生活下去。

▌追尋的意義
▸ 過程
〈一級魔法使選拔測驗〉中,通過最終選拔的魔法使都可以向大魔法使賽莉耶請求一個魔法,這對壽命有限的人類來說,是難得能學習高難度魔法的恩典,然而芙莉蓮卻拒絕了這個機會。

就和當年魔王肆虐時,所有冒險者的目標都是打敗魔王一樣,一直以來,多元、強大的魔法,都是一眾魔法使追求的目標,畢竟誰不想瞬間學會可能一輩子都鑽研不了的魔法呢?
不過欣梅爾和芙莉蓮,卻都選擇享受追尋的過程,結果則是其次。

當我們熱衷於某件事時,總有人問「這有什麼意義?」但其實,過程本身就是意義。全心享受一件事,並甘願為其投注一生心血,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能夠拯救世界的勇者,絕對不會是懷著痛苦踏上旅程。就算走得慢,就算走得辛苦,也依然能夠樂在其中,不會因為跌跌撞撞而心灰意冷,這樣的人才能走到最後,並且閃閃發光。
▸ 努力
同樣身為魔力高強的魔法使,費倫喜歡魔法的理由,卻和芙莉蓮不太一樣。
她對魔法沒有強烈的熱忱,當初會成為魔法使,只是為了得到獨立的力量,讓照顧她的海塔放心而已。所以當她見到芙莉蓮熱衷蒐集魔法的模樣,很快就察覺到自己和她的不同。

有些人像芙莉蓮一樣,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一直做著這件事直到長大;但也有人像費倫這樣,只是因為家裡的要求或成績剛好,就去讀了某個科系,做了相應的工作。他們並沒有夢想,也沒什麼熱情或執著,單純是順著方向走就走到這裡了。
不過,無論當初走上這條路的理由為何,能在選擇這件事後一路努力到現在,就很值得肯定。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擁有夢想,也不是每個人都得熱愛工作,就像艾冉說的,只要努力過的人就是戰士,至於是為了什麼努力、努力的結果又是如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總結
在《葬送的芙莉蓮》之前,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追過日本動畫,而這部作品之所以吸引我,除了劇情寫得很好以外,還有一點是我很喜歡它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樸實感。
既不會浮誇地描述生離死別,也不會將哪個角色塑造得特別完美,從人物到劇情,全是以很平靜、自然的手法鋪敘。可能簡單幾句話,就帶過了與夥伴送別的橋段;幾個畫面,便顯示出一群人在一段時間的改變。
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歡這部作品對「時間」的描寫。雖然芙莉蓮的模樣自始至終沒有變化,但在其他人身上,都能看出時間流逝的痕跡,比如當年勇者小隊裡,自戀的勇者欣梅爾,如今已然成為眾人心中的大英雄;一週都要宿醉一次的海塔,成了一眾僧侶眼中既成熟又穩重的長輩;會在花海裡興奮轉圈圈的艾冉,成了傳說中最強大的戰士。
八十年只是個數字,可在《芙莉蓮》裡面,我們卻能感覺到這數字背後代表的物換星移,那是曾經歡笑的夥伴,化成人們口中的神話,也是曾經天下無敵的魔法,成了魔法使從小的必修課程。
或許《芙莉蓮》並不是非常高潮迭起的爽番,不過它故事裡傳達出的溫柔與生命力,絕對是其他作品無法替代的。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