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本《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安格拉.梅克爾 的回憶錄,1954-2021。

安格拉.梅克爾 & 貝雅特.鮑曼 / 堡壘文化 / 2024年11月 / 陳冠宇、許友芳、廖揆祥 共同翻譯。


我看的這本的封面

我看的這本的封面

推薦給:

❦ 想深刻認識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 的人

❦ 想知道梅克爾擔任德國總理是如何運籌帷幄的人



在看完《深刻認識一個人》後,再看這本《自由》,真的很像是做了一份很大份的作業。

這本《自由》,很厚,可能跟《解答之書》一樣厚,也許它也能提供一些神奇的解答~~我量了一下它的厚度,有4公分,全書714頁,字體不大,行距很近,每頁內文的上下天地已經不大了,而且靠近書口邊緣的留白,竟然只有1公分!比靠近裝訂邊的訂口留白還小!可見梅克爾女士要講的故事,真的非常之多!

我一直非常喜歡她😍。

但我怎麼會喜歡上她呢?我猜可能是從一些報導裡的隻字片語,以及《歐洲的心臟》和《梅克爾傳》這兩本書裡曾提到的她。

我看完這本書之後的感覺是,非常滿足😊~~ 除了了解偶像的生平及她的想法之外,看到她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很要好、看到她也很喜歡英國女王、 看到她不欣賞的政治人物我也同樣討厭、看到她面對詆毀攻擊都能堅毅勇敢地繼續面對、看到她從一名科學家變成一位總理對她的影響、看到她全書沒有提到過"頭痛"表示她總是健健康康的、看到她是被愛富養長大的、看到她自小就有領導才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氣度、看到她真誠的待人及盡責的工作、看到她就是所謂的『照亮者』,不只自己閃閃發光,還能照亮全世界!看到她心中的『自由』、看到她的省思與滿足……這些都讓我非常滿足!

只是,如果她願意多說一點點有關『她』個人的情感的故事,例如她與親密顧問貝雅特·鮑曼(Beate Baumann)、伊娃·克莉斯蒂安森(Eva Christiansen)之間姐妹情深、相知相惜的故事;或是和"第一先生"約阿希姆‧紹爾(Joachim Sauer),這位量子化學家生活日常,我應該會更滿足!😆



P94 我做得到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改變了我的看法。不管國家的狀況怎麼樣,雖然這聽起來有些自私,但這難道不是我自己的人生嗎?即使惡劣的條件下,去挑戰自己的極限並展現我的能力,不也是出於我自身的利益嗎?東德的限制比西德更多,但我意識到,為了自己,我必須在現有條件下盡可能做好工作,以免讓自己變得消沉、 憤世嫉俗,或者在年輕就變得麻木


p167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在這場提名之戰結束後,我感覺到,如果自己真心為他們著想,總有一天會贏得他們的支持。


p176 聆聽

而我呢?我搭著一部大車子來到這裡,卻兩手空空無法給她們什麼。然後一群當地幼稚園的孩子和他們的老師也走上來,對我喊道:「給我媽媽工作。」我不得不控制自己,才能忍住眼淚。這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冷靜地聆聽,至少讓那些婦女可以好好描述她們的困境。

我曾發誓永遠不要承諾無法兌現的事,這個世界上已經有足夠多的失望了,我也努力忍住不要咒罵當時所有不在場、在波昂的政治人物。我告訴過自己,不管身處何處都要言辭一致,不論在哪裡都要講一樣的話。


p327 融合

我了解到,過去經常圍繞在「多元並存文化」一詞進行的支持或反對討論,實際上並無助益。排斥移民、拒絕接受移民帶來的社會變化是沒有用的;同樣地,假裝沒有任何問題,或是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促進不同文化和宗教間相互尊重的共存也是不切實際的。

融合意味著來到這裡的移民和長期生活在這裡的人都需要努力。我一直以來的信念都是:若沒有開放和改變的意願,接納移民的社會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融合,而這個前提要對其他文化有基本的認識,或至少對它們感興趣。最重要的是,要始終將每個人視為個體,避免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這樣才能成功實現融合,讓我們國家的所有公民都能平等地參與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p476 無愧本心

我們必須進行對話,否則,我也會責備自己沒有竭盡所能透過談判途徑來結束這場暴力。


p492 更好的方法

在羅斯托克的對話於下午一點十五分展開,在這場約九十分鐘的活動進行到一半時,當時十四歲的Reem Sahwil發言了,她向我講述她的家庭,他們從黎巴嫩來到德國,卻無法獲得永久居留許可。我從她的話語中聽出她希望我能改變她處境的願望,然而,理智告訴我,我不能因為她有機會與我對話,就給她一個可無法實現的希望,一個在法律上站不住腳的承諾。但就在我說話時,我注意到這個女孩開始哭泣,我走向她想安慰她,俯身輕撫她,說道:「哦,別哭,妳剛才表現得很棒。」

在那一瞬間,我感覺到這件事將會一直困擾著我,因為我無法避免一個如此年輕的參與者在討論中落淚。

當時我本可讓事情變得簡單一點,例如跟她說,「你解釋的很清楚,如果你能另外寫一封信給我,詳細說你的情況,那就太好了,我會再仔細看看你的願望,然後回信給你。」這樣一來,我一方面可以保持誠實,不要在不了解具體情形下給出不切實際的希望;另一方面,也不會讓這個女孩再次聽到,德國不可能接納全世界所有的人,而是必須優先接納那些來自內戰國家或受到政治迫害的人,Reem的家庭來自黎巴嫩,與敘利亞不同,並不被視為內戰地區。


p658 科學對政治的幫助

在這種情形下,作為前科學家,當政治人物指責科學家不斷改變意見,並顯露出對科學和研究本質的重大誤解時,我有時候會覺得難以忍受。科學家不是隨便提出意見並在必要時改變。科學和研究的目的是獲取知識、從中得出結論,並隨著每項研究的進展而不斷重複過程。這是研究和科學的本質。


p662 新冠疫情

這次疫情讓我們重新關注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基本概念:自由。這次的情況非常具體,因為聯邦和各邦在今年春季和昨天達成的協議措施,都限制了自由。同時,我們感受到自由不是『每個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責任,尤其是現在。對自己、對自己的家人、對工作場所的人,更廣泛地說,對我們所有人負責。


p690 對我來說,什麼是自由?

❦ 自由對我來說,就是找出自己的極限,並勇於挑戰這個極限。

❦ 自由,對我來說就是不停地學習,不要停滯不前,而是能夠繼續前進,即使在我離開政治舞台後也是如此。

❦ 自由,對我來說,就是能夠開啟人生中的新篇章。

❦ 自由需要勇氣去接受前所未知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對人保持真誠,對自己更是如此。

❦ 自由也包括必須不斷地放手,以及能夠放手。

❦ 真正的自由並非僅追求個人利益,它包含了克制和謹慎。

❦ 真正的自由不僅僅是從某些事物解放出來的自由,例如擺脫獨裁和不公正,它更體現在對某些事物的責任感上---對他人、對社群、對我們社會的責任。

❦ 自由需要民主的條件---沒有民主就不會有自主,也沒有法治國家,更沒有對人權的保護。如果我們想要在自由中生活,就必須捍衛我們的民主,對抗來自國內外的威脅。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這就能夠實現。如果我們能夠一起努力,每個人為此作出貢獻,所有人都團結一致,那我們就能夠成功。因為

自由不僅屬於個人,自由必須為所有人而存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32會員
902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2025/03/27
推薦給: ❦ 想看看布蘭妮親述回憶錄的人 ❦ 想了解明星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痛楚的人
Thumbnail
2025/03/27
推薦給: ❦ 想看看布蘭妮親述回憶錄的人 ❦ 想了解明星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痛楚的人
Thumbnail
2025/03/08
奧運跳水金牌選手湯姆.戴利的自傳,揭露他一路走來面對恐慌症、霸凌、生涯規劃、性向認同等議題,以及如何善用社群媒體展現真實自我。
Thumbnail
2025/03/08
奧運跳水金牌選手湯姆.戴利的自傳,揭露他一路走來面對恐慌症、霸凌、生涯規劃、性向認同等議題,以及如何善用社群媒體展現真實自我。
Thumbnail
2024/10/31
管他世界的壓迫與否定,她找到了唯一的出路:成為一株植物。「我的身體需要澆水。」她的身上冒出枝葉,手上長出樹根……唯有融入土壤,她才能萌芽重生。 推薦給: ❦ 想知道人有沒可能藉由變成一株植物,來逃離「人世間」痛苦的人。
Thumbnail
2024/10/31
管他世界的壓迫與否定,她找到了唯一的出路:成為一株植物。「我的身體需要澆水。」她的身上冒出枝葉,手上長出樹根……唯有融入土壤,她才能萌芽重生。 推薦給: ❦ 想知道人有沒可能藉由變成一株植物,來逃離「人世間」痛苦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書名 #梅克爾傳 #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 紐約時報作家 #凱蒂馬頓 #katimarton 👀為什麼會看這本書? 這本書是 @vivianlovesreading 推薦的,傳記類型的書籍,剛好提到我覺得英國女皇的書我應該有興趣,他介紹了梅克爾,於是我就在大概2022年的九月
Thumbnail
書名 #梅克爾傳 #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 紐約時報作家 #凱蒂馬頓 #katimarton 👀為什麼會看這本書? 這本書是 @vivianlovesreading 推薦的,傳記類型的書籍,剛好提到我覺得英國女皇的書我應該有興趣,他介紹了梅克爾,於是我就在大概2022年的九月
Thumbnail
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終於讀完了厚達800頁的《馬斯克傳》,會花這麼久的時間,除了頁數多,其實並不是因為內容晦澀難懂,相反地,我覺得這是一本平易近人、非常好讀的人物傳記 作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近距離跟在馬斯克身邊,參與各種會議,也訪問了幾乎所有跟馬斯克相關的親人、愛人、同事⋯⋯
Thumbnail
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終於讀完了厚達800頁的《馬斯克傳》,會花這麼久的時間,除了頁數多,其實並不是因為內容晦澀難懂,相反地,我覺得這是一本平易近人、非常好讀的人物傳記 作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近距離跟在馬斯克身邊,參與各種會議,也訪問了幾乎所有跟馬斯克相關的親人、愛人、同事⋯⋯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本文介紹如何理解並找回自己做決策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影響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決策,並探討了策略和權威之間的相互關係。文章鼓勵讀者遵循內在權威並執行策略,以確保每一個決策都是舒服、順暢的。另外,也提供了與作者一起討論的方式。需確保提供的出生時間精確,以取得精準的解讀內容。
Thumbnail
本文介紹如何理解並找回自己做決策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影響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決策,並探討了策略和權威之間的相互關係。文章鼓勵讀者遵循內在權威並執行策略,以確保每一個決策都是舒服、順暢的。另外,也提供了與作者一起討論的方式。需確保提供的出生時間精確,以取得精準的解讀內容。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基因科學的歷史發展以及基因倫理所涉及的議題,有趣的敘述方式引人入勝。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基因科學的歷史發展以及基因倫理所涉及的議題,有趣的敘述方式引人入勝。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極端政治的誕生 (原文:Prius or Pickup?) 副標題:政客如何透過選舉操縱左右派世界觀的嚴重對立(How the Answers to Four Simple Questions Explain America’s Great Divide) 作者:馬克·海瑟林頓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極端政治的誕生 (原文:Prius or Pickup?) 副標題:政客如何透過選舉操縱左右派世界觀的嚴重對立(How the Answers to Four Simple Questions Explain America’s Great Divide) 作者:馬克·海瑟林頓
Thumbnail
【緣起】 今天文化界,誰知道 Auerbach ? 以「準確的性感」,對抗從新古典到後現代,以理性科學為名的經院術語,進行一種「底層解放」,一種千年底蘊、不間斷的「文學暴動」! 班雅明的摯友,Erich Auerbach,召喚三千年現實文學之靈魂,至死地而後生!
Thumbnail
【緣起】 今天文化界,誰知道 Auerbach ? 以「準確的性感」,對抗從新古典到後現代,以理性科學為名的經院術語,進行一種「底層解放」,一種千年底蘊、不間斷的「文學暴動」! 班雅明的摯友,Erich Auerbach,召喚三千年現實文學之靈魂,至死地而後生!
Thumbnail
  「德國原無足掛齒,每個單獨的德國人卻意義重大。」─歌德(Goethe, 1749-1832)   本書撰於1939年,卻在過了61年,於作者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過世後隔年的2000年才首度出版,其副標題為「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
Thumbnail
  「德國原無足掛齒,每個單獨的德國人卻意義重大。」─歌德(Goethe, 1749-1832)   本書撰於1939年,卻在過了61年,於作者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過世後隔年的2000年才首度出版,其副標題為「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
Thumbnail
莫斯科紳士 A Gentleman in Moscow 分類:小說
Thumbnail
莫斯科紳士 A Gentleman in Moscow 分類:小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