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Ⅱ】之後,我對『接住』這個概念,深深著迷。
接住,是一個"剎那"的動作。短暫到可能只有一秒的剎那,所以有時可遇不可求~
接住之後,東西就不會摔到地上了,如果是不耐摔的物品,摔到地上的話,可能會無法捥回地破碎,所以接住這個動作,真的很關鍵。
接住之後,心事就被看見了,如果是令當事人痛苦不堪的情緒,放任發酵的話,可能會暴發成撼事,所以接住這個動作,真的非常重要。
有關「接住」一事,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誰
來接?
☙ ❦ ❧
前陣子與許久不見的友校同仁聚餐,席間TA娓娓道出,過去一年曾經歷的心身巨變,TA罹患了憂鬱症,目前仍在服藥治療中。
我聽到時真是驚訝不已,TA曾是那麼充滿活力、陽光燦爛的一個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太多事情接連著在這一年內發生,TA的導師班國三期間,師生衝突不斷,件件都讓TA焦頭爛額疲於處理,過程中還要應付家長的刁難,而校方在這些事件中也未能給予及時的援助,甚至讓TA有一種提油救火的感受,壓在TA身上的稻草,越來越多……
我:「您的家人不也從事教職嗎?TA也沒能開導協助您嗎?」
友人:「家人當時擔任行政職務,天天也都又忙又累,我不敢把自己的事告訴TA,徒增TA的煩憂……」
我知道友人一向體貼,只是一個優秀的好人變成這樣的境地,我真的覺得為TA心疼,為TA不值,如果當初,友人身邊能有『照亮者』接住TA的無助,給TA一些心情上的支持,TA是不是不會變成這樣?
☙ ❦ ❧
你看見我,照亮我,我就綻放如花。
在每個人群當中,都有削弱者(Diminisher)和照亮者(Illuminator)。
『削弱者』善於讓人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渺小、沒人看見自己。削弱者認為他人是可以利用的,而不是可以結交的朋友。對他人抱有成見,視而不見,他們只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別人根本不在他們的雷達屏幕上。
反之,『照亮者』對他人一直有好奇心,對了解別人這門藝術,他們訓練有素或自學而成。他們知道如何在恰當的時刻提出最好的問題。他們用自己的關懷照亮別人,讓人覺得自己偉大、深刻,受到尊重,也能發光發熱。
小說家E. M. Forster的傳記作家寫道:「跟他交談,你會發現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彷彿他不是最有魅力的人,你才是。你感覺到他全神貫注的聽你說話,因此你必須呈現最真誠、最敏銳的一面,呈現最好的自己。」
那就是照亮者,一個散發光和熱的人,不管遇見什麼人,都能讓人展現光亮耀眼的一面。
他們會接受和理解你的觀點,知道提問的竅門,讓你有機會說出你是誰,鼓勵你掌握控制權,他們通常這樣起頭:「你覺得……」「請告訴我……」等。凱特.墨非在《你都沒在聽》這本書中,描述一個焦點小組的主持人想了解為什麼有人會在半夜去商店買東西,她不是問:「你為什麼會在半夜跑出去買東西? 」因為這樣聽起來好像你在做什麼奇怪的事情,而是說:「請告訴我,你上次在晚上十一點之後出去買東西的經驗。」一個害羞、先前幾乎沒說過什麼話的女人舉手說:「上次是我在抽了大麻之後,我想再找點更刺激的樂子。」由於主持人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這個害羞的女人就超越去商店買東西的話題,大膽講述自己的事和狂野的生活。
照亮者在跟人談話時,會在對方的框架中停留,而非自己的框架,他們會站在對方的立場,盡可能了解對方的世界,鼓勵對方表達,深入了解他們所說,這樣會讓對方覺得受到尊重,還能平緩情緒的暗流。
尊重就像空氣,沒有人會注意到空氣的存在,一旦消失,大家都會立即發現空氣有多麼重要。
心理學家Ethan Kross指出:
人想要表達自己,這種需求非常強烈。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書中也提到:
「知道生命中重要的人看到自己、聽到自己,能讓我們覺得平靜、安全……如果被忽視或漠視,就引發憤怒或是造成精神崩潰」。悲傷、不被認可和孤獨,會使人憤世嫉俗。
照亮者凝視著你,這種凝視,是一種「看見」。如果你在找尋美,可能就會發現奇蹟,如果你在找尋威脅,就會發現危險。一個散發光和熱的人,不管遇見什麼人,都能讓人展現光亮耀眼的一面,而一個拘謹的人遇見同樣的人,則會發現死板、淡漠。精神科醫師Iain McGilchrist寫道:「注意力有時是一種道德行為:能創造東西,使事物的層面得以顯現。」你的生活品質取決於你投射到這個世界的注意力,這就是注意力的力量。
照亮者有時就像心理師,心理師的工作,與其說是供解決方案,不如說這是「一種關注的方式」,而關注就是一種最純粹的愛。
要了解一個人,在照見內心的凝視之後,下一步就是陪伴。
在陪伴的過程,就是『接住的剎那』,你身邊的照亮者,就是那位能接住你的人。
照亮者善於社交、謙虛、善解人意,而且熱情。有品格的人不會孤立,也不強勢。他們是在你遭遇不幸時,陪著你、坐在你身邊的人。照亮者不只看到你的痛苦有多深,還能看到你的力量,與你一起慶祝勝利。
每個人身邊都應該要備有照亮者,至少一位。ta可能是一個小孩,就像與惡Ⅱ劇中,接住痛失妻兒的馬醫師的,就是兩個純真的孩子;TA也可能是一個你身邊的親友,甚至只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它也可能只是一句話、一個畫面;TA有時可遇不可求,因為那就是在對的時間擁有對的鑰匙的那個對的人、事、物。
有時TA會像天使降臨一般來到你的身邊;有時,你要自己去接近TA。
你身邊的照亮者是誰?如果還沒有,請努力發掘,並且多跟TA相處,多待在TA的身邊。
因為近朱者赤,近亮者亮,照亮者,讓你得到心靈復原的光明。
或許,
您也可以成為一名,照亮者
!😉
#以上內容主要參考資料是《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再加上小昕的反思編撰。

我看的這本書的封面
##
【🔮小昕藏書】【🤐腦神經心理學】【👨👨👧👧親子教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