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忠禪師舉揚〈獨眼龍〉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圓曉問:「一隻眼睛張開,一隻眼睛閉著,到底哪一隻眼睛看到的才是正確的?」

圓濟惠忠禪師:「你是獨眼龍。」


參究公案即是在參究「為何禪師如此回答?」

如果有答案,可以e-mail至圓曉禪師信箱:[email protected]

或加入圓曉禪師官方Line進行請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圓曉小參室
1會員
87內容數
鏡虛圓曉禪師的沙龍,旨在分享韓國臨濟宗祖師禪的學習歷程,歡迎支持。
圓曉小參室的其他內容
2025/09/11
圓曉禪師的藏傳法名是:「噶瑪德謝拉參」(音譯),意思是:「增上心如來」。
2025/09/11
圓曉禪師的藏傳法名是:「噶瑪德謝拉參」(音譯),意思是:「增上心如來」。
2025/09/11
《祖師禪:宗門格外玄旨》是惠忠禪師的上堂說法,以及與學人互動的紀錄。之前有印製實體書,後於2022年,改製成電子書,並免費讓大眾領用。本文中援引圓悟師兄〈祖師禪-宗門格外玄旨閱後感言〉以饗學人。
Thumbnail
2025/09/11
《祖師禪:宗門格外玄旨》是惠忠禪師的上堂說法,以及與學人互動的紀錄。之前有印製實體書,後於2022年,改製成電子書,並免費讓大眾領用。本文中援引圓悟師兄〈祖師禪-宗門格外玄旨閱後感言〉以饗學人。
Thumbnail
2025/09/11
佛教,尤其禪宗,「開悟」就是核心精神與目標,如果不是的話,禪宗或者佛教,就失去了其精隨。畢竟只是心靈的抒發、身心的撫慰、求保佑求願望這一些,許多宗教信仰,甚至心理師等都可以做得到,不需要到佛教禪宗才可以做得到。來到佛教、來到禪宗,當然就是要「開悟」的,這是我們應當謹記的事。
2025/09/11
佛教,尤其禪宗,「開悟」就是核心精神與目標,如果不是的話,禪宗或者佛教,就失去了其精隨。畢竟只是心靈的抒發、身心的撫慰、求保佑求願望這一些,許多宗教信仰,甚至心理師等都可以做得到,不需要到佛教禪宗才可以做得到。來到佛教、來到禪宗,當然就是要「開悟」的,這是我們應當謹記的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