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的起點
人到中年,總聽人說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繼7月的日本北海道後8月轉換方式,來場獨旅。過去生活步調太快,總覺得自己被工作與責任推著走,其實被無形的枷鎖困綁一直想著:如果放下一切,卸下身份與專業的標籤,那我還會是誰?
這問題像一道哲學課題,沒有答案只能先讓自己歸零,而旅行正好是一個生活契機。
回國後隔天因為家裡的一些變故,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人生的課題」是需要自己慢慢去體會的,別人的格局與度量只能欣賞,卻難以複製,因為我還無法做到無私。也因為這段變故導致擱置了文章進度──自我對話雲南之旅。
這趟旅程打著「VIP獨家深度旅行」的名號,高餐標、五星住宿,深度旅遊、獨家景點這種豪華團說要自我轉換心態說起來很不可思議,美其名說對話其實是想回到自我。
第一天出發就很有「感悟」的味道。
航班延誤導致轉機差點錯過,行李在人潮裡幾乎要被甩掉,大陸安檢更是讓我見識到什麼叫「滴水不漏」:短靴過不了掃描,還得脫下來單獨檢查。雖然一度覺得繁瑣,但也不得不佩服這樣的徹底,瞬間拉滿緊張感。
好不容易抵達飯店,推開房門的那一刻,心情從緊繃直接鬆開──五星飯店的氛圍美得讓人想直接躺平。這團有3個獨旅的旅伴剛好成行,也為往後的旅程直接訂下友誼的基礎。夜晚的雲南微涼,街邊的消夜卻格外熱鬧。大家隨興點了一碗大腸米線,換算台幣不到五十元,小菜和香菜還能無限自取。大腸軟嫩帶嚼勁,糯米做的米線滑溜順口,配上香菜的清香,竟然讓我這個「平常不愛吃宵夜的人」徹底改觀。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像個雲南民族,被熱情與小確性圍繞。

昆明當地米線
旅行讓我明白了「旅行的意義並不只是抵達某個地方,而是過程裡與自己的對話」。
在陌生的土地上,我卸下平日的角色與框架,不必扮演誰,也不用證明什麼。米線的香氣、五星飯店的氛圍,甚至轉機時的小插曲,都像是在提醒我:人生的答案,不一定要急著找到;有時候,停下來,感受當下,就已經是一種解答。
這次的旅程,與其說是一次行程亮點的分享,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探索與洗滌。獨自旅行的初體驗,讓我意外地找到了自在與舒適。原本以為自己會因孤單而感到不安,但事實卻恰恰相反,獨處的空間與自由安排的行程,讓我得以更深刻地認識自己,也默默決定未來要多嘗試獨旅,享受屬於自己的獨特時光。 甚至迫不及待與女兒分享飯店開箱文。獨處,不再是孤單,而是一種自我安排的餘裕。心裡默默許下願望:以後要給自己更多這樣的時光。
與人同行的力量
從第二天開始,我的自拍棒就完全用不上了。團友主動幫我拍照,還一路照顧、陪伴。當地付款方式幾乎都依靠支付寶,沒有網卡、也無法刷信用卡的我,陷入「突然變窮」的窘境。幸好有團友幫忙支付,讓我明白:旅行雖是自我對話,卻也需要「與人同行」的力量。 出門在外,朋友就是最好的依靠。
崇聖寺三塔:歷史與友情的起點
大理素有“佛國”、“妙香國”的美名,而崇聖寺三塔更是大理最具代表性的歷史遺跡。第一次聽聞這座千年古塔,應該是在金庸筆下的《天龍八部》中,那段譽出場前三塔鼎立的畫面,深深印在腦海中。如今親臨其境,感受到白塔建築的精巧與堅固,彷彿穿越時光,置身於大理國的皇家寺院。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北1.5公里處,東臨洱海、西靠蒼山應樂峰,風景如畫。三塔原本是崇聖寺的一部分,如今寺院已重建,而三塔則保留了千年的歷史痕跡,是雲南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被譽為“蒼洱第一勝景”。在這裡,我與團友之間的友情似乎也從這座古塔開始建立。有團友充當攝影師,有人規劃路線,讓我不再需要自拍棒,而是享受著被陪伴的溫暖。大理素有「佛國」之稱,佛教影響深遠,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崇聖寺三塔」。歷史上,曾有九位大理皇帝在此出家。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段譽出場前的三塔鼎立畫面,便是以此為藍本。
白塔古樸堅固,被譽為「蒼洱第一勝景」。遠望蒼山洱海,三塔映照下的大理古城,美得讓人屏息。
更重要的是,正是從這裡開始,我與團友的情誼真正建立──沿路有攝影師般的夥伴,也有熱心提醒路線的人,讓「獨旅」意外多了溫度。

蒼山纜車:俯瞰壯麗景色,感悟生命之美
蒼山感通廂型纜車是此次旅程的一大亮點。搭乘纜車緩緩上升,透過透明車廂俯瞰洱海、大理古城和崇聖寺三塔,遠眺雞足山、玉龍雪山,壯麗景色令我屏息凝神。這條由奧地利進口設備建成的大索道,全長2630米,安全舒適又快速,宛如一條通往天地之間的橋梁。
回程途中,一位獨自旅行的大嬸差點跌下台階,我急忙提醒她小心。她感激地向我道歉,並告訴我她來自成都,已獨旅26天。她提到因為丈夫癌症去世,經歷了人生的重大失落後,她決定徵得女兒的同意,開始獨自旅行,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並享受獨處。她的故事觸動了我,也讓我明白放下未必是失去,而是一種重新擁抱生活的方式。

玉龍雪山:挑戰極限,珍惜健康
玉龍雪山是這次旅程中海拔最高的一站,高度達到4506米。高海拔帶來的不適讓團員陸續出現拉肚子、過敏、心悸等症狀,我自己也在第二天開始感到不舒服。幸好事先準備了充足的藥物,包括心臟藥、丹木斯、止痛藥等,才得以順利完成行程。
這次旅行帶的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那一刻深刻體悟:沒有健康,哪裡都去不了。人生的許多「以後」若一再推遲,可能就會成為永遠的遺憾。

松贊林寺:宗教與時代的交融
噶丹‧松贊林寺被譽為“小布達拉宮”,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寺院依山而建,外形猶如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被稱為“藏族藝術博物館”。漫步在寺院中,我感受到空氣的清新與身心的放鬆,高山症似乎也隨之消散。
有趣的是,寺院內到處都能看到紙鈔,而大陸其他地方早已普及掃碼付款。宗教也在與時俱進,但這些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畫面,更讓我感受到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
信仰如今也與時代並行──許多功德,都能用掃碼完成。 傳統與現代並存,正如人生,也是一場不斷調和的過程。

心靈洗滌與收穫
這趟雲南之旅,不僅僅是走過風景,更是一次深刻的心靈對話。
- 我學會在獨處中,享受與自己相處的自在。
- 我在團友與陌生人的故事裡,看見「改變」的勇氣。
- 我在高山與寺院間,感受到健康與當下的珍貴。
旅行不是逃離,而是讓人更接近自己。

這次獨旅不僅是一趟身體力行的探索,更是一場心靈的洗滌。在崇聖寺三塔,我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在蒼山纜車,我俯瞰壯麗景色;在玉龍雪山,我挑戰自我極限;而在噶丹‧松贊林寺,我體會到宗教文化的深邃。每一站都帶給我新的啟發,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旅行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內心的一次修行。面對未知的世界,我學會了接受孤單、擁抱自由,也明白了放下並非失去,而是另一種獲得。我期待未來更多獨旅的機會,用雙眼和心靈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回望這段旅程,我明白了:人生的答案,也許永遠沒有標準,但旅途中的每一次感悟,都是靈魂的洗滌與累積。

感謝您閱讀Lena的創作文章,這些分享並沒有唯一的對錯,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輕鬆看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若您喜歡這些內容,請給我一個愛心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您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感謝您的支持!
如需了解更多,歡迎訪問:Lena 語錄 Facebook 群組 及 Lena 的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8709c9bfd89780001cb0279?modal=likes 希望您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