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沉默,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因為太久沒有人願意聽。
我在流程的縫隙裡靜靜記錄那些無聲的感受,不為控訴,只為不再遺忘自己。
花園裡的靜默低語之一--------------------------------------
花園裡的靜默低語 #21
不是冷淡,只是太久沒被問過感受。
記得自己曾經很願意回應,願意補充細節、解釋脈絡、提出建議。
但後來發現,大家只要結果,不要過程。只要回報,不要情緒。只要配合,不要感受。
於是開始收起語言,只說必要的話,只回應指令,只留下最安全的語氣。
不是不在乎,而是太清楚—
在這樣的環境裡,感受是多餘的,誠意是脆弱的,語言是被監控的。
不是冷淡,只是學會了保護自己。學會在語言裡築一道防線, 不再讓自己再一次被誤解、被忽略、被消耗。
想說的話依舊很多,但沒有人真的在聽。所以選擇靜靜記錄,讓語言成為自己的棲息地,而不是別人的工具。
不是冷淡,只是太久沒被允許誠實。沉默,不是拒絕,而是保留。
在語言裡,築起一道柔軟的防線,只為守住自己還沒熄滅的誠意。
--------------------------------------
願這則低語,在你心中悄悄安放一處柔軟的迴響。 因為在這個常被忽略的世界裡,我們都值得被理解,也值得活得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