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解〉適合常常後悔、無法原諒自己的人。
經典例子如:
1. 結婚生小孩毀了我的一生……2. 當初被父母逼著填自己根本不喜歡的科系……
3. 當初為了父母的喜好而放棄了此生摯愛/選擇了自己根本不愛的對象……
4. 如果當初……,現在是不是就……
5. 為什麼只有我一個人活下來?為什麼活下來的人是我?
6. 我本來以為我可以……
7. 任何「委屈到最後完全沒有達到任何求全效果」的懊悔……
8. 我好想坐時光機回去掐死以前的自己……
〈與自己和解〉與〈支持你不帶批評地接受自己〉差別在哪裡呢?
在〈與自己和解〉裡,你要和解的對象是以前或現在的自己,比較像是一個在結構立體、有起承轉合,甚至盤跟錯節的故事中的角色。主旋律是後悔、覺得當初的自己做了不夠好的選擇。而〈與自己和解〉可以協助你往「在當時那樣的背景環境與我的身心狀況下,我已經盡我所能地做出我所能做到的,最好的選擇了,我已經做得很好了」這樣的平靜前進。
〈支持你不帶批評地接受自己〉中的批評,比較像是簡短、單一(甚至有點暴力)的標籤,不會是一個複雜的故事。譬如說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貼上「我不夠好」的標籤的人,〈支持你不帶批評地接受自己〉可以協助你體驗/感知到自己沒有被貼上這個標籤的,最原始的、最真實的狀態。
〈與自己和解〉:4000
大約20~30分鐘,遠距,使用google meet
預約請洽:破曉晨曦官方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