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可能從《魔戒》或《金剛》認識導演彼得傑克森。雖然他的作品一向帶有詼諧與殘酷兼具的影像語言。不過他早期在紐西蘭製作的獨立電影其實有更多黑色幽默與血腥暴力。這次要介紹的就是他一鳴驚人的出道作《Bad Taste》(1987)。
藉由介紹本事的機會,在這裡提醒一下。《Bad Taste》目前在網路上的所有譯稱(壞品味/宇宙怪客),以及金馬過去重映時使用的「嗜血狂魔」,通通都不是台灣正式的片名。本片當年在台上映時叫做「魔鬼基地」,而且有張美到令全球影迷嫉妒的獨家手繪海報,可惜在翻印成傳單後變的相當模糊。

本片的台版傳單除了翻印手繪海報,也在下半部拼貼《第三類接觸》的劇照以欺騙觀眾。史匹柏的電影與名號很常被借用替宣傳增色,但其實多半毫無關係。此外,原版海報上比中指的邪惡外星人則被移到右下角,而且奇蹟似地保留了不雅手勢。

魔鬼基地的原版海報
彼得傑克森當年以相當克難的手工創意、極為低廉的預算,與親朋好友的通力合作,拍出了一場人類大戰食人外星人的荒謬戰爭,電影幾乎沒有劇情,重點全部放在新奇有趣的除魔方式,與特效化妝締造的血肉奇觀。
本片在台上映的相關資訊並不多,挺難想像這些極為暴力的場景如何通過當時的審查制度。而製作本片的經驗及實驗精神,可說替彼得傑克森日後在《新空房禁地》(Braindead)與《金剛》等片的怪物特效,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