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把自己當作出版社:用行動去實踐出版的有趣過程。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最近,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不同的體驗。用文字進行記錄的過程中,我發現開始寫部落格之後,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回顧與紀錄。不管是在斜槓、工作、人生體悟,還是學習到的知識面向,都能透過文字留下成長的軌跡,我覺得這非常美好。

首先,有幾個重點想分享。第一,我感到非常非常感恩。因為我曾在自己的社群以及和許多人分享,我已經完成了一本書,書名是《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

在 Google Docs 上,這本書的字數統計超過十萬字。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里程碑,也讓我更深入地體會文字創作的趣味與魅力,以及如何讓文字的美感呈現得更好。再加上 AI 的便利性,無論是校稿還是潤稿,都變得非常高效。

完成這本書後,我感到非常期待與興奮。接著我開始進行許多投稿,有的出版社需要時間評估,有的則直接回覆拒絕,也有出版社表達合作意願並要求時間討論。就這樣,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大約兩個月,我覺得時間過得真的非常快。

我也將這段歷程分享給了許多朋友,不論是一對多地在社群上分享,或是一對一地與人交流,我都會提到我已經完成了一本書。目前,我正與出版社接洽,希望今年能順利出版。

在分享的過程中,我收到了許多正向的回饋,許多人都期待能夠買到這本書。同時,也有一些朋友給了我寶貴的建議,讓我思考該如何讓書籍出版得更好。

其中,有一位朋友給了我一個關鍵的想法。他說,畢竟我們是素人,出版社在決定是否合作時,會考量許多面向,包括成本、利潤分配以及市場接受度等。因此,素人要獲得出版社的青睞,其實有一定的難度,除非選擇自費出版,或者半自費與出版社合作。但我自己傾向於尋找一種非自費、能夠共同合作的模式。

正因如此,出版社會有許多考量。而這位朋友的回饋是:我們其實可以自己承接出版社原本的工作,全部自行處理,完成後直接找印刷廠先試印一本。當我聽到這個想法時,眼前突然一片清晰,覺得太棒了!我立刻感受到,自己有了一個新的任務可以去執行。

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原本,我們要去找出版社,讓他們處理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務,再進行印刷。現在,模式變成了——你就是自己的出版社,你要自己承接並處理出版社原本需要做的各種工作,然後再去對接印刷廠。

我發現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點,因為能夠自行掌握成本控管,彈性更高。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棒的策略,因此我很快就決定採用。近期,我已經開始進行書面的內部排版,而書籍的封面設計也已經完成。不過,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處理,例如書背的設計、扉頁的設計,以及書籍相關的申請,包括 ISBN 碼與 CIP 的申請。

此外,我也意識到,書中引用的各種參考資料都需要進行備註與整理。這讓我感覺到,接下來還有更多任務等待我去體驗、嘗試與完成,這過程真的非常有趣。

我相信,只要親自走完這整個流程,我的能力與經驗都會大幅提升。而這樣的提升,不僅能加速我去推進自己想做的項目,也能讓我更有目標感地一步一步實現計畫。那通電話對我來說,真的是幫助非常非常大。

第二個想分享的點,是閱讀對我的改變。對我而言,閱讀幾乎改變了我的人生,所以我非常鼓勵大家培養閱讀的習慣。我曾聽一位創業家提到過一個觀點:如果你想投資、想賺錢,請先閱讀完一百本書。

現在的我,非常認同這個想法。因為光是讀完一百本書,對於知識的擴增、思維的提升,以及多元面向的理解,都會有顯著的改變。你的思維開關會被打開,你的細胞會開始接收更多新的事物、方向,甚至是靈感。這過程真的很神奇,也讓我覺得無比美好。

以我自己為例,我平均一年大約能閱讀兩百本書。那麼,面對如此龐大的書量,我該如何有效整理,並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資料庫呢?過去,我曾使用 LINE 群組與記事本來做備註,後來改用 Google Drive 進行記錄。但我發現,當閱讀量過大時,要為每一本書落實詳細記錄,其實有很大的難度。

於是,我有了一個新的靈感——

這個靈感的想法是:只要我看完一本書,並且覺得這本書真的不錯,我就會用 Voice Input(語音輸入)的策略,搭配部落格平台,將心得轉化成一篇文章。這樣,我就能更有效地記錄閱讀收穫。

當然,這個方式有一個前提——必須是我覺得值得記錄的書。流程是先用 Voice Input 將想法快速轉化為文字,再進行彙整,最後發佈成部落格文章。如此一來,我就能把那些對我來說很棒的資料保存下來。

否則,如果只是將內容放到 Google Drive,它終究會有容量限制;若放在 LINE 記事本,則會佔據不少空間。相比之下,這個方法更靈活,也更可持續。這就是我準備要開始執行的新計畫。

第三個想分享的重點,是關於學習方式。現在的我,已經有很多元的學習管道,例如 YouTube 就是一個很好的知識與技能吸收平台。不過,我特別希望自己能持續提升英文能力,而且是要精通聽、說、讀、寫四項技能。

如果能將英文能力提升到下一個層次,未來在職涯上會有更多的機會,甚至有可能讓年薪翻倍,甚至三倍。我相信這是有機會達成的。因此,這也是我接下來要刻意打磨的技能。

我認為,一旦這項技能被徹底鍛鍊起來,所帶來的效果會非常驚人。這讓我想起 James Clear 在《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中提到的 compound effect(複利效應):少就是多,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做正確的事情,並培養習慣。

不過,我的看法是,如果想要真正精通一項技能,光是少量持續的投入還不夠,還需要加上大量且紮實的時間投入。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地撬動這項能力,讓它真正被「翻動」起來。

因為一旦這項能力被真正「翻動」起來,我自己就會特別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在特定領域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而且這些成果能直接應用到職場上?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當然,我也看過、聽過許多人擁有大量證照,可能是八張、十張、十二張,甚至更多。然而,我現在的觀點是,如果這些證照無法與平台、項目或實際工作對接,那麼它的效能其實有限。畢竟,取得證照不僅需要花時間,還要投入心力與金錢上課,這些都是成本。

我並不是否定考取證照的價值,而是認為相較之下,它的效能與 CP 值可能並不高。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夠明確知道某個技能或知識,背後能對接什麼平台、項目或職涯方向。然後,全力投入,快速將它打磨成熟。

而這樣的打磨,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起點——找到已經取得成果的人,去學習他的信念、策略與做法。當找到這個人後,可以把他所有的訪談、文章、演講、影片全部看過、聽過。如果預算足夠,可以直接購買他的課程或方案來學習;即便預算不足,也可以透過免費的訪談內容、他推薦的書籍,甚至他親自著作的書籍,來理解並實踐他的方法。

透過學習他人的信念、策略與做法,就有機會將某項能力真正建立起來。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概念,也是我接下來打算投入的方向。

最後,我希望自己在身心靈各方面,都能持續提升與成長,包括健康狀態、運動能力,以及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保持開心、健康與高能量,讓自己與家人能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當目標確定後,接下來就該立即行動,不找理由,不設藉口,持續去創造不同的人生與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創作怪獸|Allen Peng
14會員
115內容數
10 年職業軍人,退伍後走入職場,現為斜槓創業者。骨子裡住著一位喜劇人,喜歡發掘生活中的幽默感。經營 Podcast《不離職創業 Allen Peng Podcast》,並持續透過文字創作,分享個人成長、創業歷程與人生體悟。首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籌備出版中。
2025/08/26
創業與商業是我在部落格中經常想分享的一個主題。因為我自己有三個原則,其中之一就是把事業做起來,並達到理想的財務目標。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想像一下,如果你能把事業做起來,收入達到現在的三倍、五倍、十倍,甚至五十倍,那你的生活會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呢?這將會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想把
2025/08/26
創業與商業是我在部落格中經常想分享的一個主題。因為我自己有三個原則,其中之一就是把事業做起來,並達到理想的財務目標。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想像一下,如果你能把事業做起來,收入達到現在的三倍、五倍、十倍,甚至五十倍,那你的生活會呈現出什麼樣的面貌呢?這將會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想把
2025/08/26
我覺得這其實非常有意思,因為你自己有一個目標,要把一些事情完成。不管是事業上的提升,還是完成一個作品,比如寫書,在這個過程當中都蠻好玩的。你會在創作中發現,原來創作是這麼一回事,並且學會如何進行、發揮,去創造自己的作品。我覺得這過程非常有趣。 昨天我和太太,以及兩個侄女,一起去看了《鬼滅之刃》電影
2025/08/26
我覺得這其實非常有意思,因為你自己有一個目標,要把一些事情完成。不管是事業上的提升,還是完成一個作品,比如寫書,在這個過程當中都蠻好玩的。你會在創作中發現,原來創作是這麼一回事,並且學會如何進行、發揮,去創造自己的作品。我覺得這過程非常有趣。 昨天我和太太,以及兩個侄女,一起去看了《鬼滅之刃》電影
2025/08/25
我覺得人的轉變其實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每個人原本都有自己的個性、價值觀,以及對對錯的判斷標準。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模式,可能是帶人接物的方式、與人互動的習慣,或是處理事情的方式。 我發現,人的改變其實有不同的面向。當然,我也聽過一個概念:你所接觸的人、看過的書、上過的課,或者合作的平台
2025/08/25
我覺得人的轉變其實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每個人原本都有自己的個性、價值觀,以及對對錯的判斷標準。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模式,可能是帶人接物的方式、與人互動的習慣,或是處理事情的方式。 我發現,人的改變其實有不同的面向。當然,我也聽過一個概念:你所接觸的人、看過的書、上過的課,或者合作的平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寫作對她和朋友的改變,從如何組織文字到擁有更多創意點子。她透過寫作找到了日常生活的節奏,並深刻體會到寫作的益處。同時也分享了在吐司會中擔任幹部的經歷,對新成員的接納和組織的協調。整篇文章溫暖感人,充滿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信息。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寫作對她和朋友的改變,從如何組織文字到擁有更多創意點子。她透過寫作找到了日常生活的節奏,並深刻體會到寫作的益處。同時也分享了在吐司會中擔任幹部的經歷,對新成員的接納和組織的協調。整篇文章溫暖感人,充滿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信息。
Thumbnail
眾所周知,寫作不僅是一種溝通表達的技能,其實也是一種行動的藝術,它能讓我們將內心的想法和情感轉化為文字。回顧過往的跨領域經歷,我發現寫作有助於表達自我、記錄生活、分享經驗。
Thumbnail
眾所周知,寫作不僅是一種溝通表達的技能,其實也是一種行動的藝術,它能讓我們將內心的想法和情感轉化為文字。回顧過往的跨領域經歷,我發現寫作有助於表達自我、記錄生活、分享經驗。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原本沒有寫作固定習慣的我,自從受到新加坡作家室友的啟發,在去年立定了一個「出版自己的書」的計畫後,開始投入規律寫作的行列。從去年八月份開始,不知不覺已過了九個月。分享我的寫作心得...
Thumbnail
原本沒有寫作固定習慣的我,自從受到新加坡作家室友的啟發,在去年立定了一個「出版自己的書」的計畫後,開始投入規律寫作的行列。從去年八月份開始,不知不覺已過了九個月。分享我的寫作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