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M.010 影響力的深度與廣度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覺得人的轉變其實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每個人原本都有自己的個性、價值觀,以及對對錯的判斷標準。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模式,可能是帶人接物的方式、與人互動的習慣,或是處理事情的方式。

我發現,人的改變其實有不同的面向。當然,我也聽過一個概念:你所接觸的人、看過的書、上過的課,或者合作的平台,都可能對你的改變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當你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行為與想法時,你會明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當你能從不同角度看事情,就不容易陷入對立的狀態,也能更自在地面對生活與人際互動。

這是我自己的一個發現,關於我自身的部分。其實,當我從培訓業務離開之後,轉換到發展下一個業務時,當時的我個性仍然是非常分明的是非對錯

如果再往前推到我在部隊的軍旅生涯,那個階段則更極端。不僅是非對錯分明,情緒的宣洩也非常鮮明。只要事情不對,可能就會大聲謾罵,甚至以此展現自己的管理方式。當然,現在回頭看,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理想的做法。

但事實上,也無法完全責怪當時的自己,因為人會被所處的環境所塑造。而這個環境包含了很多因素——你接觸的人、閱讀的書籍、參加的課程,以及合作的平台。合作的平台可能是一門生意、一個事業,或是一個職場領域,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一個人。

如果在某個環境中,有人能夠很好地控制情緒,而且不容易被他人看出情緒波動,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厲害的能力。這也讓我聯想到一部電影——《食神》。史蒂芬·周在片中扮演一位企業家老闆,而他的情緒控管非常差。有一幕,員工要交付一瓶1982年的紅酒給員他,但員工不小心跌倒,接下來他對員工的一系列操作,展現出他不容易讓人看透的情緒與價值觀。

我覺得這說明了一件事:如果你太容易被看穿,或者情緒過於直接地表達,無論在職場、工作,還是生意上,都可能造成不利影響

最近,我自己還有一個新的發現,關於影響力這件事情。回到我之前在 Podcast 或部落格文章中提到的概念——碰面與線上互動的影響力——我後來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想要深度的影響力,就需要與人碰面;如果你想要廣度的影響力,就要善用線上工具。我再重複一次:想要深度影響力,就要碰面;想要廣度影響力,就要善用線上工具。因為這兩者對影響力的層面是不同的。

舉例來說,每種互動方式帶來的能量不同——文字、通話、視訊——都各有特性。但如果目標是深度影響力,也就是能夠真正影響一個人的決定或改變,碰面仍然是最關鍵的。

這也是我近期的一些觀察。我看到一些傳福音的人,四處奔走,舉辦家庭聚會或社區聚會,藉由聖經講故事、分享內容。他們的行動是無形的,而且完全不求回報。這種精神,我覺得非常令人敬佩。如果能將這種精神運用在事業上,特別是無形的事業領域,效果應該會非常顯著。

我記得曾聽過一位美國創業家的分享。他在代理品牌、發展業務時,就做好心理準備:每個月虧損五千美金也在所不惜。當時他自己開公司,租金每月五千美金,團隊規模也不大,所以必須有倒貼的心理準備。這讓我覺得,成功需要有一定的格局與心理承受力。

另外,我也聽過一位創業者,在三年半的時間裡,藉由一個平台事業創造了累積收入超過一百萬美金。他每天努力奔走,四處談案,累積深度影響力。這說明了概念是相同的:要產生深度影響力,就必須親自碰面。

這是我自己的理解,不代表絕對正確,但我透過部落格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也是一種回顧與整理。

我自己覺得,當談到廣度影響力時,線上的方式——無論是視訊、通話、文字或語音——確實都屬於廣度影響力。它們很難產生強而有力的深度效果,但優點是可以觸及更廣的範圍,且不受地域限制。

所以我認為,影響力需要兼顧深度與廣度。我再說一次:影響力既要做深度,也要做廣度。但如果你想真正對某些人產生深遠的影響,沒有其他方法,必須親自碰面。這就是不同工具的運用方式,能幫助你提升自己、促進成長,並擴大影響力。

再者,我認為人與人的情感連結非常重要。沒有連結,就很難產生激盪和可能性。我特別喜歡愛因斯坦的一句話:單顆原子彈不會產生作用,但兩顆原子彈撞擊,能產生驚人的13萬噸威力。這就像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一樣,單獨思考可能收穫有限,但如果能與更多有經驗的人交流,往往會得到不可思議的想法與洞見。

我認為,與人交談是一個極佳的途徑,能從中獲得他人的經驗、想法、價值觀與智慧,也能幫助自己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對我而言,這是獲取智慧最直接的捷徑。而在這個過程中,聲音的來源與表達方式也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3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Allen Peng Inside Stuff(會員專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創作怪獸|Allen Peng
12會員
53內容數
10 年職業軍人,退伍後走入職場,現為斜槓創業者。骨子裡住著一位喜劇人,喜歡發掘生活中的幽默感。經營 Podcast《不離職創業 Allen Peng Podcast》,並持續透過文字創作,分享個人成長、創業歷程與人生體悟。首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籌備出版中。
2025/08/24
我之前看過一本書,書名是《駭客思維》(Hacking Life)。這本書提到一個非常關鍵的觀念——數據化。因為只有在數據化之後,你才有辦法持續進步。當所有事情都能被量化時,你就能更清楚地掌握每一個大小數字,包括健康狀況、事業發展、個人成長、運動紀錄,以及生活中的其他面向。 我覺得這個觀點相當受用。
2025/08/24
我之前看過一本書,書名是《駭客思維》(Hacking Life)。這本書提到一個非常關鍵的觀念——數據化。因為只有在數據化之後,你才有辦法持續進步。當所有事情都能被量化時,你就能更清楚地掌握每一個大小數字,包括健康狀況、事業發展、個人成長、運動紀錄,以及生活中的其他面向。 我覺得這個觀點相當受用。
2025/08/23
我之前很久以前曾經 PO 過一則轉發的內容,提到「吃飯更容易達成成交」。我覺得這個觀點非常特別,也正好可以延續上一篇文章的主題。上一篇文章提到,為什麼那些傳福音的人會選擇面對面而不是線上方式,走進別人的家庭或空間進行分享。這種面對面的互動,其實與「吃飯促進成交」的概念是相通的。 我來轉述一下該內容
2025/08/23
我之前很久以前曾經 PO 過一則轉發的內容,提到「吃飯更容易達成成交」。我覺得這個觀點非常特別,也正好可以延續上一篇文章的主題。上一篇文章提到,為什麼那些傳福音的人會選擇面對面而不是線上方式,走進別人的家庭或空間進行分享。這種面對面的互動,其實與「吃飯促進成交」的概念是相通的。 我來轉述一下該內容
2025/08/23
在我的部落格中,其實有更多面向是在觀察與學習他人的內容創作,並從中獲得啟發與收穫。 我會透過閱讀國外資料、書籍,以及收聽 Podcast 訪談,進行整理與彙編。這個過程,也就是所謂的知識搬遷──將吸收的知識內化,再以自己的方式輸出分享。 這套方法有一個明確的策略名稱:ILT(Invest, Le
2025/08/23
在我的部落格中,其實有更多面向是在觀察與學習他人的內容創作,並從中獲得啟發與收穫。 我會透過閱讀國外資料、書籍,以及收聽 Podcast 訪談,進行整理與彙編。這個過程,也就是所謂的知識搬遷──將吸收的知識內化,再以自己的方式輸出分享。 這套方法有一個明確的策略名稱:ILT(Invest, Le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沒有答案,探索人生的各種體驗狀態,轉化每次發生的心態,再次回頭看事情,有不同的心境與變化時,代表我的自己的人生歷練又變得豐富了一些,不再拘限於前幾次的看法與想法。舊有的思維,已轉換為新的能量。 你有遇過,與一些人在一起,慢慢地會變得焦慮、暴躁、恐懼、不自信嗎? 情緒與感受,並非壞事,而是...
Thumbnail
沒有答案,探索人生的各種體驗狀態,轉化每次發生的心態,再次回頭看事情,有不同的心境與變化時,代表我的自己的人生歷練又變得豐富了一些,不再拘限於前幾次的看法與想法。舊有的思維,已轉換為新的能量。 你有遇過,與一些人在一起,慢慢地會變得焦慮、暴躁、恐懼、不自信嗎? 情緒與感受,並非壞事,而是...
Thumbnail
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 就算經歷過世間的惡,我仍是原始的我 ........
Thumbnail
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 就算經歷過世間的惡,我仍是原始的我 ........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人會變,人會變,你會變,我會變。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
Thumbnail
人會變,人會變,你會變,我會變。變化才是唯一的不變?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你會怎麼區分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你會怎麼區分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改變你最固著、深刻的態度。 重新去探索、發現和改變。 學習使用創造性視覺心像的觀想,可以成為一個深入而有意義的成長過程。 我們經常發現,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阻止自己。 是我們自己讓恐懼和消極觀念阻止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生活中所發生且經歷的混亂現象,不會僅僅通過正向的思考
Thumbnail
 改變你最固著、深刻的態度。 重新去探索、發現和改變。 學習使用創造性視覺心像的觀想,可以成為一個深入而有意義的成長過程。 我們經常發現,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阻止自己。 是我們自己讓恐懼和消極觀念阻止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生活中所發生且經歷的混亂現象,不會僅僅通過正向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