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其實非常有意思,因為你自己有一個目標,要把一些事情完成。不管是事業上的提升,還是完成一個作品,比如寫書,在這個過程當中都蠻好玩的。你會在創作中發現,原來創作是這麼一回事,並且學會如何進行、發揮,去創造自己的作品。我覺得這過程非常有趣。
昨天我和太太,以及兩個侄女,一起去看了《鬼滅之刃》電影版。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這部漫畫真的非常有市場價值:從漫畫到動畫,再到電影,其營業規模如此龐大,實在令人驚訝。當然,裡面也有很多故事細節,有人說看這部電影需要準備兩樣東西:第一是素顏,第二是一包衛生紙,這是基本配備。
我一直覺得電影能給我很多能量與啟發。以前我認為電影只是娛樂,但後來發現,電影就像一本好書,你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學習與智慧,我覺得這非常好。以前我也覺得看劇很耗時間,無論是八集、十集、十二集,甚至三十集、一百集的戲劇,不管是日劇、韓劇、台劇或美劇,似乎都是浪費時間。但後來我發現,戲劇本身是一種療癒,看劇可以帶來不同的放鬆與療癒效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
因此,很多事情都會因為直觀的改變而有所不同。改變有時只是一念之間:你的想法改變了,你的行為、結果、人生、思維,也都會隨之調整。我認為這並沒有不好,因為事實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在我的部落格裡,我也常分享這個觀點: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不同的角度而已。
我自己一直都覺得,非常感恩能生活在這個時代。有了 AI,我們可以更加速地進行創作。不管有人做短視頻創作,有人透過聲音創作,或有人透過文字創作,我都覺得文字創作有它特別的美感與溫度。雖然現在主流還是短視頻,但文字創作提供了另一種不同面向的表達方式。如果你能持續創作,其實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力。
至於如何把創作轉化為商業模式,我覺得關鍵是勇於嘗試。當你把作品丟到市場,才能知道市場反應如何,有沒有人願意買單。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我覺得這個過程也很有趣。以我自己寫書為例,完成書稿後需要與出版社合作。這個過程通常比預期花更多時間,尤其是如果你不是打算自費出版,就必須等待對方簽約。合作涉及簽訂合約,而合約中有很多細節需要處理。
剛好昨天傍晚,我接到一通來自過去培訓業朋友的電話。他分享了自己的文字創作經驗,以及如何用更高 CP 值、更省錢的方式發行書籍。舉例來說:
- 電子書模式:上架後可以直接付費收費,運作簡單方便。
- 客製化印刷模式:不找出版社,而是把內容製作完成後直接交給印刷廠印刷。換句話說,你自己就是出版社,完成所有細節後印刷成書。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式,也讓我更理解現代出版的靈活性。
此外,我一直認為在這個 AI 時代,你可以快速、有效率地搜尋所需資訊,幫助完成各種目標與任務。透過 AI 的輔助,創作與學習都能變得更高效、更有趣。
所以,這也會是我接下來要進行的一個內容,也就是內部排版的設計,如何做得更好,以及如何呈現自己想要表達的重點。其實書名、主題、副標題和封面設計,我都已經完成。原本的想法是,如果出版社有更好的提案,那當然很好,但這也意味著等待的時間比預期長了許多。
在等待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因此,這個項目成為我接下來要進行的重點:完善內部排版。排版完成後,不僅可以更省時,也可以檢視每一個環節,逐一突破。當所有環節完成後,這就真正成為自己的作品。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不只是結果,而是透過經歷,你會獲得很多寶貴的經驗。即使最後的結果好壞無法完全控制,我們能掌握的,是此時此刻的想法、行為與作為。這是我自己的重要發現。
昨天,我也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我想到,如果我們能在三個月、半年,甚至不到一年的時間,取得一個非常不錯的多益英文成績,這整個過程本身就是學習與挑戰。我們可以將過程完整記錄,最終取得實質的成果。
這個結果會有幾個重要價值:
- 提升英文能力:語言能力的提升對工作、生活、未來創業或建立個人品牌與自媒體都有實質幫助。
- 開啟更多機會:擁有英文證明,可能有機會爭取更好的職缺,薪水甚至可能翻倍。
- 學習榜樣:觀察那些已經達成的人,了解他們如何取得成功,進而學習和模仿。
當你有明確目標,資源與焦點會自動聚集。接下來就是如何運用時間,幫助自己逐步達成目標。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關鍵在於如何利用這些時間。
我思考,如果能在半年內大幅提升英文能力,除了自我感受的成長,還能取得正式證明,例如多益 800、850、900、950 分以上的成績,那將非常驚人。同時,透過文字創作將這個過程寫成一本書,甚至可能創造新的模式與機會。
最終,我的結論是:知識不等於力量,只有運用知識的人,才能擁有力量。 這是我在整個過程中重要的體悟與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