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有劇透,怕暴雷者,請看完劇再閱讀。
前言:無法翻轉的命運
有時候,我們真的會覺得人生像棋局。
你以為自己下得漂亮,最後卻發現整盤棋早就有人安排好結局,我們的每一步都在別人的算計之中。再聰明、再努力、再抵抗,仍然被制度壓得抬不起頭。 看著他的掙扎,我想到我們自己:明明努力了,但總是撞上那些無形的牆。看《商魂》的時候,我就是這種感覺。
七集要怎麼好看?編劇的硬實力
明明只有短短七集,卻拍出一個完整而厚重的1950年代台灣風貌。
以這樣的長度,其實很容易將作品的密度、衝突達到一個飽和,並且很難讓觀眾找到喘息的節奏,尤其是前三集給我的感覺更是如此。有時候真的連大氣都不敢吸XD
如《地球百子》,事件接踵而來:軍閥登場、遊說大地主、董事長爭奪、股東投票……。
主角林燈心為了弟兄與家人,苦思、談判、奔走,卻一步步撞得滿身是傷。 權力跟博弈,人性以及智慧之間的考驗,讓我很好奇主角在一次次的政治鬥爭當中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卻又期待他不斷爬起的過程。
宛如派翠克的《週報時光機》介紹誠品創辦人吳清友這一集,我彷彿也在主角林燈身上看到了相同的影子:他為了事業、為了家人拼命奮鬥,不輕言放棄。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七集很難兼顧每個角色,如《Kpop 獵魔女團》很多配角都會淪為背景板。
但是——
我看到《商魂》中,完全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是身為背景版的,他們都有各自的立場以及掙扎,你彷彿可以看到,水泥工人的艱辛、西裝店老闆娘的過去......正宛如他們真實活在現實世界般,這就是群像劇所能做到的高度。
正因為大家都是小人物,所以我們能看到攜手的過程有多麼真實、多麼讓人振奮。
你願意髒了自己的手嗎?兩大價值觀的衝突
而提及《商魂》最大的核心,就是身為「商人」的底線,能被現實逼迫到多低呢?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我們每個人對於做事的原則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會選擇投機取巧,做一點小壞事也無傷大雅;但有些人卻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擇手段。
面對即將可能家破人亡,或者是自己面對到即將身敗名裂的絕境時,你還會遵守心中的道德感嗎?
道德感,是可以拯救家人的嗎?
這部戲最打動我的,就是在面對這種存亡之際時,可以從角色的選擇看出他們的價值觀。
林燈:恪守自我的改革者
主角林燈是一個非常正派的人,因為他的背景,他沒有物質、心靈上的匱乏,可以說是處在一個人人稱羨的環境。因為他有這樣的條件,它可以大聲宣揚道德、堅守正派的處事態度。
但相對的,他也不是打打嘴砲。他敢衝、也敢做敢當,我會被他的正直以及正派所感動,卻也因為他的脆弱和掙扎而感到心疼,因為他與我們一樣是平凡人。
我認為他是九型人格當中的一號(改革者,堅守自己的價值觀)擁有絕對的價值觀,並且遵守自己的原則,也才贏得了女主角雅美的心。
ps.他也是個該死的大男人主義,悶聲蠻幹不跟老婆坦白,讓我過程中氣得牙癢癢XD
黃宏達:卑鄙、卻討厭不起來的自己
一開始他出現的時候,故事塑造成他是個卑微、沒什麼骨氣的角色,總是帶著斜視與冷笑。但隨著劇情發展,他的狠辣和聰明讓他爬上權力位置,即便孤立無援,仍能靠智謀掙得一席之地。
不同於林燈,黃宏達沒有資源,沒有底氣談「道德。」他從小缺衣少食,只能靠偷、搶、騙才能活下來。一開始我以為他是八號型人格(權謀者,玩弄權力於自身),結果他為了愛情而情緒化、纖細敏感,孩子氣、善妒,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佐助的影子
我就發現,這人根本是四號型人格(藝術家,容易把自我悲劇化,有纖細的感受)
他想得到認同,卻越追越孤獨。他卑劣,但我們很難徹底討厭他。因為某一刻,你會覺得他就是我們:想被看見,卻總是摔倒。
所以我認為:林燈是我們想成為的人,黃宏達則是更接近我們的人。
精彩的小人物們
礙於篇幅的關係,無法每一個角色都介紹到,但我還是想放上這些讓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們,完全為《商魂》的故事達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有他們,《商魂》才有深度!
- 雅美,美貌是她的詛咒。
- 陳雪玉,聰慧豁達,是林燈背後的支柱。
- 黃明秋,放縱的愛情追求者,也是推動宏達走向深淵的女人。
每一個角色,都不只是配角,而是時代與命運的象徵。
商場如戰場,人吃人的博弈
《商魂》不斷提醒我們:社會是一場人吃人的遊戲。
我們一開始可以看見林燈在第一集當中,所展現的一個智謀還有才情,隨著劇情發展......
完全如同馬仁甫所說「我玩政治比你還久。」一山還有一山高。
屢戰不敗的林燈
即便如此,他仍然想辦法專心為自己水泥公會的弟兄出力、出謀劃策,在故事中還甚至礙於水泥混入黑市、被所有的弟兄給背叛,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自責自己的無能。
在林燈的每一次掙扎當中,我們可以看見他的堅持、他的脆弱、他也不是全能的。但是,他再怎麼聰明、堅守底線,卻始終被軍閥馬仁甫玩弄;而黃宏達亦然,從底層拼命地往上爬,不惜犧牲一切,最終卻只淪為他人的棋子。
最終,勝出的不是林燈、也非黃宏達,而是軍閥與老狐狸們。
我們老百姓,只能感受到更深的無力感。
視覺語言如何放大矛盾
《商魂》的視覺設計堪稱一絕。不廢話,直接放圖。
手持鏡頭:失控的雨景打戲
黃宏達滿身髒污、失控地揮拳,與西裝筆挺、挺直站立的林燈形成鮮明對比:一個情緒化而崩潰,一個堅守原則卻孤立無援。
手持鏡頭的搖晃,大量的傾斜鏡頭、以及唯有一盞車燈的光線,都能讓觀眾一起同步感受到林燈和黃宏達各自的掙扎、絕望,以及深陷在政治泥沼中,無法脫身的預兆。
高雅不失格調的環境與燈光
如何塑造1950年代?廣為人知的《茶金》做了很好的典範,但我認為《商魂》完全不輸。
不管是西裝店的光影,看似華麗,卻冰冷得像牢籠;還是在雙主角一同坐在畫面中的對稱鏡頭象徵的博弈;還是每一個角色的近景,好像在提醒我們,他們其實都是時代的倒影。
愛而不能的壓抑:迷幻的失焦近景
我個人不看好林燈跟雅美線,但我認為鏡頭的運用仍非常巧妙。
更妙的是,這部劇的特效和視覺設計背後有罡風創意映像的團隊。他們是做動畫以及影視特效,把光影、CG 細節放進時代劇裡,讓這部作品短短七集卻有電影的質感。
這就是為什麼它能讓人覺得緊湊、卻不單薄。
1950年代的台灣,今天仍在上演
五零年代的台灣政治,剛好是從日本政權更換到國民政府的一個過渡期,是一次改朝換代的大洗牌。
無力對抗現實的人們
故事背景在1950年代,台灣政權轉換、土地改革、家族勢力崛起。小人物再努力,也翻不了身,如同其他相同年代的影視作品:
- 《一把青》裡的等待丈夫歸來的眷村女人們
- 《茶金》新竹日光公司面對的社會動盪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少年小四的失落
現在的我們,跟過去並無二致
可我看著看著,想到的卻是現在。
AI 技術崛起,很多人工作一夜之間被取代;大公司裁員,文化部的預算縮減。可以看見許多的機會和職缺從此而消失,許多人面臨資遣的窘境,該如何翻身?
那些辛苦累積的東西,瞬間就被時代洗掉。 你再努力,還是輸給規則。
現在的我們,也像極了50年代無力對抗現實的人們。
結語:下不了的棋,就換一盤
「如果杜鵑不啼,就別等了。」在最後一集,林燈的台詞算是打臉了之前的自己。但我更喜歡他的老婆陳雪玉說的:「下不了的棋,就換一盤吧。」
很多時候,我們太執著要贏,卻忘了其實還能選擇不硬撐。林燈追求公平與正義,黃宏達追愛與認可,最後都困在執著裡。看完之後,我還在想:我們是不是都像林燈,努力守住原則,卻一次次被現實打臉? 還是更像宏達,在慾望和孤獨裡掙扎?
或許答案不重要。
重要的是,當這盤棋走不下去時,我們還有沒有勇氣,換一盤?

關於我
嗨,我是 Pyris,一個熱愛動畫、設計與影像敘事的創作者。
我相信影集不只是娛樂,它也會照出我們的生活真相。歷史與現實,常常只是不同形式的重演。
《商魂》說的是1950年代的台灣,但其實很像今天。努力、權力、愛與無力感交織在一起,每個角色的掙扎,也讓我想起我們在現實裡碰到的困境。換一盤棋,或許不是逃避,而是我們唯一的生存方式。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影集有共鳴,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或追蹤我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