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梨山老母到大溪老街:一場姐妹旅行的靈性提醒
旅行,不只是為了看風景。
有時候,路途中發生的細節,正是宇宙為我們準備的訊息。
在七月的一個夜裡,我夢見了梨山老母。夢境裡清晰的意象,似乎與妹妹有關。於是,我決定在她生日之前,帶她到桃園大溪走走,並順道前往梨山老母廟參拜。這場旅行,成為了一段關於「陪伴」與「界線」的修行。
一、神明的提醒:陪伴,而非提醒
走進廟裡,我在心中詢問梨山老母,這場夢想傳遞什麼訊息。
答案並不是清楚的指令,而是一句溫柔的提醒:
「和妹妹相處時,別讓她覺得有壓力。」
這句話擊中我心。因為就在等公車時,我忍不住對妹妹叮嚀了許多事情。對我而言,那是關心;但對她而言,卻可能成了壓迫。後來我鼓起勇氣道歉,她只是笑笑地說:「我知道你是為我好。」
那一刻,我明白自己正在學會放下「指導者」的角色,單純成為一個陪伴的人。
二、姐妹的笑聲:遊戲裡的開朗
在大溪老街,我們玩起「講台語,不然就要受罰」的遊戲。沒想到妹妹突然變得健談又開朗,一路上滔滔不絕,甚至連上客運都笑聲不斷。
我才發現,當我不再用提醒的語氣對她說話,而是以遊戲陪伴,她更能自在展現自己。
或許,這正是梨山老母要告訴我的答案。
三、旅程的同步性:剛剛好的時刻
更神奇的是,這趟旅行中兩次搭車,我們都沒遇到等待。
在梨山老母廟回程時,本以為會錯過客運,結果我邊拍照邊走,最後剛好到站就遇上車子進站。逛完大溪老街準備回台北,也恰巧如此——車子正好到來。
這樣的巧合,彷彿宇宙在輕聲提醒:
「別急,屬於你的機會,會準時來到。」
四、界線的覺察:在陪伴中保護自己
旅行尾聲,我們來到新開的百貨公司。人潮擁擠、氣息混雜,我開始頭痛,只想快點離開。妹妹則興致高昂,一路拍著我的手臂,但這讓我更加不自在。
那一刻我意識到: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要尊重自己的界線。
陪伴,不代表失去自己。
五、旅程的禮物
這趟小旅行,為我帶來三份珍貴的禮物:
- 靈性的提醒:放下「提醒」,用陪伴取代壓力。
- 姐妹的笑聲:她會自然長出開朗,不需要我替她用力。
- 同步的巧合:信任當下,宇宙會讓路途順暢。
回到家時,我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放鬆。這不僅是提早為妹妹慶生的旅程,更是一場屬於我自己的靈性修行。
✨ 神明的庇佑,不只存在於廟裡,而是藏在生活裡,每一個「剛剛好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