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篇:AI 時代來臨,企業如何從「經驗決策」走向「數據洞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在台灣的傳統產業中,採購經理曾是經驗的守護者。他們憑藉深厚的人脈,一個電話便能處理緊急訂單;僅憑對匯率與原物料報價的直覺,就能預判市場走向。這份無法量化、難以複製的「行情感」,是過去台灣企業在供應鏈中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這經驗法則正受到由演算法與大數據組成的數位浪潮衝擊。根據《2025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儘管近三年來,企業高層普遍認同 AI 的重要性並投入資源培訓,但實際導入 AI 的企業比例仍停留在三成左右,成長幅度微乎其微。這顯示出台灣產業正處於『認知提升,但落地遲緩』的矛盾困境。


角色轉型:從成本狩獵到價值賦能

  • 舊時代的採購人:成本的「狩獵者」。他們將大部分時間用於比價、議價與追蹤訂單,價值在於找到最低價。這是一場零和遊戲。
  • 新時代的採購人:價值的「賦能者」。他們將更多時間投入於解讀數據、分析風險,並設計更高效的自動化流程。他們的價值在於預見風險、創造新價值,這是一場無限遊戲。

然而現實卻顯得相當嚴峻。
國際領先企業早已將 AI 深度嵌入供應鏈,用於需求預測、庫存調度與風險管理;相較之下,台灣多數企業仍停留在『工具層』的應用,例如使用 AI 輔助生成文案或製作報表。更深層的原因在於,許多高層將 AI 視為一種宣示工具,急於見效卻缺乏戰略配套計畫,導致出現先買設備、先送員工上課卻沒有明確應用場景的現象。

中央大學蔡宗翰教授比喻,這就像清朝在甲午戰爭前購買了德國步槍,卻只配發三十發子彈,缺乏後勤與整體規劃,最終無法改變戰局。今日台灣不少企業同樣面臨此困境,即使擁有頂尖的晶片與軟體,卻未將 AI 與流程整合,成效自然有限。


AI 改變採購決策核心:從迷霧駕車到手握雷達

1. 價格預測:從「直覺」到「模型」的科學管理
通常,經理人可能會憑藉單一訊息判斷:「大豆要漲價了,因為我看到美國天氣報告說要乾旱。」這更像一場高風險的賭注。

AI 現在則能整合 CBOT 期貨、運費指數(SCFI)、匯率、氣候衛星影像,甚至是社群媒體上關於農作物的討論,跑出數百種模擬情境。它不會提供單一答案,而是給出一張包含勝率與風險的地圖。例如,它會告訴你:「在 85% 的情況下,價格將在下個月上漲 3%-5%,但有 15% 的機率會因新變數而下跌。」這讓決策不再是運氣,而是科學的風險管理。儘管現實仍有諸多變因,AI 確實能將這些變因的影響範圍盡可能地縮小。

2. 供應商風險管理:從「關係」到「數據」的透明化
在過去,採購或許只能依賴老闆的個人交情,以及定期的書面審核,這其實就像在黑夜裡試圖看清對方的臉。

AI 模型好比一台超高解析度的夜視鏡,足以即時抓取供應商的財報、ESG 評級、勞資糾紛紀錄,甚至是國際新聞中的任何負面輿情,並將其轉化為動態的風險指數。它甚至能預見供應商可能出現的財務危機或斷供風險,提前警示,讓企業在危機發生前有足夠時間尋找備援,而非在生產線停擺後才措手不及。

3. 任務自動化:從「人工」到「機器協作」的解放
每天上班將一半時間花在反覆的複製貼上、比對 Excel 表格與發送重複郵件,這不僅效率低下,更是對人類最寶貴的創造力的浪費。

透過自動化工具如RPA,已經能將重複性高的,低價值任務交由機器人接管。採購人員的角色不再需要兼任「數據搬運工」,而是能將精力用於更具策略性的工作:與供應商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尋找創新材料或分析市場的長期趨勢。


產業適配度:AI 的入場券並非人人都有

其實,AI 在採購的導入效果,取決於企業本身的數據成熟度與流程標準化程度。產業特性,決定了產業是否能搭上這班由數據驅動的 AI 列車。以下將產業分為三種適配度,來更具體地說明這場變革的門檻。

  • 高適配:數據就是石油,AI 就是煉油廠
    這類產業擁有龐大、持續且具高度規律性的數據流,就像一座取之不盡的油田。採購的品項多為大宗物資或標準化商品,其價格波動與國際市場、期貨數據、氣候等外部變數緊密相關,非常適合 AI 進行預測與建模。
    代表產業:食品加工、零售、航運
  • 中適配:AI 是副駕駛,經驗仍是方向盤
    這類產業部分流程可以數據化,但仍有許多細節高度仰賴人工經驗與判斷。AI 在此扮演輔助角色,提供數據洞見,但最終的決策權仍緊握在人類手中。
    代表產業:紡織、金屬加工
  • 低適配:採購環節數據稀少,但 AI 仍有其他發力點
    這類產業的訂單高度客製化,缺乏重複性與規模,導致可供 AI 學習的採購數據量極其稀少。在採購環節,盲目投入 AI 就像是在沒有水的地方試圖建造一艘船,成本遠大於效益。然而,這並不代表 AI 在這類產業就沒有用武之地,例如可以將 AI 用於分析客戶行為、優化行銷策略或設計輔助。

在台灣,許多製造業是國際品牌的代工廠,訂單需求來自客戶,而非自主的市場判斷。即使導入 AI,也只能優化內部效率,難以像品牌商一樣用數據預測消費趨勢。更深層的現實是,多數台灣中小企業資源有限,比起長期回報的 AI 專案,更在意眼前的現金流與快速回報。這導致許多 AI 導入案最終成了短期的試驗,缺乏持續的迭代與投入,與跨國大廠形成了結構性差距。


轉型路徑:從自動化到 AI 的實踐

在全球採購數位化的進程中,跨國企業的實踐路徑通常可分為幾個層次,從基礎優化逐步邁向深度整合。
- 流程自動化(Automation)。這是轉型的起點。例如,美國能源巨頭雪佛龍透過 RPA 自動化訂單與發票處理,將人工核對時間從數小時縮短為數分鐘,大幅降低錯誤率,是將人類從機械性勞動中解放的典型案例。
- 數據化(Data Readiness)。數據是 AI 的燃料。德國工業巨擘 Bosch 創建統一的供應商管理平台,整合採購與供應鏈數據,為後續更進階的 AI 分析打下堅實基礎。
- AI 輔助決策(AI-driven Insights)。在數據成熟後,企業開始利用 AI 提供決策洞察。例如,西門子採用 AI 平台進行供應商搜尋與風險洞察,顯著減少資訊蒐集與比對的時間。
- 智慧化執行(Execution Layer)。這是最高層次的應用。大型零售商已嘗試將 AI 預測需求與庫存管理結合,並與自動化系統連動生成補貨建議,實現部分自動化採購。

然而,這條轉型之路並非沒有陷阱。某大型連鎖超市曾急於導入 AI 預測模型來優化採購,卻因基礎數據混亂(各門市資料格式不一、歷史數據缺漏且未清理)導致模型頻繁輸出錯誤建議,反而引發庫存積壓與成本攀升。

這說明:再先進的演算法,若缺乏紮實的數據基礎,終究只是空中樓閣。麥肯錫 2025 年調查顯示,雖然 78% 的企業已嘗試導入 AI,但真正達到成熟部署的不到 1%。這凸顯出,真正的競爭優勢在於將 AI 深度嵌入流程與決策,讓它參與風險管理、需求預測與供應鏈調度,而非僅停留在「工具層」的零散試驗。


【凱西觀點】經驗與 AI 的共舞

圖片來源: LinkedIn - from Jubin Patni

圖片來源: LinkedIn - from Jubin Patni

AI 的進場,讓採購人不再只是流程的執行者,而是逐步轉型為「數據操盤手」。

未來的採購必須像數據分析師一樣,熟悉 SQL、BI 工具、Python,以及仍不可或缺的 Excel,才能將龐雜數據轉化為決策洞察。

但更重要的是,AI 的角色不僅是讓決策更精準、流程更高效。它還能挖掘隱藏的成本節約機會,幫助企業在原物料與物流波動中保護毛利;同時,它也能讓採購從「風險監控」走向「合作升級」,透過即時洞察與透明化,與供應商建立更穩定、更具創新的夥伴關係。

我的觀察是,AI 不會讓經驗消失,而是迫使經驗經得起數據驗證。當人工智慧處理龐雜資訊,人類智慧則專注於策略、談判與人性。 但台灣企業還有另一道必須跨越的門檻:AI 人才與業務部門的鴻溝。許多專案失敗,並非技術不成熟,而是缺乏能「翻譯」需求與技術的中介角色。這提醒我們,未來的採購人不僅要懂數據,更要懂如何讓 AI 成為跨部門協作的語言。


延伸閱讀文章:
1. AI 重構一切 | 《McKinsey 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5》
2. 10 AI Procurement Use Cases & Case Studies
3. 西門子如何利用 Scoutbee 的人工智慧轉變採購管理
4. 工研院IEKCQM:AI熱潮持續 2025年製造業產值預估成長6.48% 經濟景氣緩步回暖、AI終端應用商機擴大,我製造業產值延續正向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析市場 Casey in Market
1會員
16內容數
嗨,我是凱西。從國際業務開始,後來走進採購的世界,才發現市場的脈動從來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 我喜歡追蹤波動、拆解規律,找出價格背後真正的故事。 在這裡,你會看到以「國貿人+採購人」視角寫下的觀察,立志做個供應鏈戰略觀察者。或許能幫助你在面對市場時多一份理解與判斷。
2025/08/31
循環經濟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從塑膠裂解、咖啡渣再利用,到電池回收「城市礦山」,廢料正轉化為企業的新戰略資源。歐盟《電池法》、全球電池聯盟與回收憑證制度,讓循環採購不僅是環保,更成為跨國市場的入場門檻。台灣在紡織、食品與高科技領域已有實績,未來挑戰是將回收料轉化為競爭力,讓「垃圾」成為新黃金。
Thumbnail
2025/08/31
循環經濟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從塑膠裂解、咖啡渣再利用,到電池回收「城市礦山」,廢料正轉化為企業的新戰略資源。歐盟《電池法》、全球電池聯盟與回收憑證制度,讓循環採購不僅是環保,更成為跨國市場的入場門檻。台灣在紡織、食品與高科技領域已有實績,未來挑戰是將回收料轉化為競爭力,讓「垃圾」成為新黃金。
Thumbnail
2025/08/29
這篇文章探討無人機產業如何從大疆的壟斷,轉向由國安與制度驅動的新格局。隨著美國、歐盟與台灣的法規日趨嚴格,合約與投標機制成為篩選供應商的關鍵工具。當中國斷供Skydio的真實案例發生後,市場心態轉變,開始重視供應鏈韌性。這為台灣廠商帶來戰略機遇,有機會在國際市場中突圍。
Thumbnail
2025/08/29
這篇文章探討無人機產業如何從大疆的壟斷,轉向由國安與制度驅動的新格局。隨著美國、歐盟與台灣的法規日趨嚴格,合約與投標機制成為篩選供應商的關鍵工具。當中國斷供Skydio的真實案例發生後,市場心態轉變,開始重視供應鏈韌性。這為台灣廠商帶來戰略機遇,有機會在國際市場中突圍。
Thumbnail
2025/08/28
台灣是全球隱形眼鏡的隱形王者,這個產業的反直覺之處在於,真正的競爭不在於品牌廣告或價格戰,而是上游原料的搶奪、獨特的製造工藝,以及快速過審的法規戰術。這使得隱形眼鏡雖為日常耗材,卻因「安全與舒適」的高度信任,形成強大的品牌護城河。台灣廠商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生存之路,證明了不靠削價競爭也能成功。
Thumbnail
2025/08/28
台灣是全球隱形眼鏡的隱形王者,這個產業的反直覺之處在於,真正的競爭不在於品牌廣告或價格戰,而是上游原料的搶奪、獨特的製造工藝,以及快速過審的法規戰術。這使得隱形眼鏡雖為日常耗材,卻因「安全與舒適」的高度信任,形成強大的品牌護城河。台灣廠商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生存之路,證明了不靠削價競爭也能成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1.AI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2.Amazon案例:通過AI和自動化,在減少員工的同時提高了營收和效率。 3.AI為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自動化重複性工作 改善客戶體驗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個性化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
Thumbnail
1.AI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營運模式,不僅大企業,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 2.Amazon案例:通過AI和自動化,在減少員工的同時提高了營收和效率。 3.AI為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自動化重複性工作 改善客戶體驗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 個性化推薦提升顧客滿意度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已成為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改善客戶服務到優化運營流程,AI和ML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為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企業又可如何利用AI和ML提升業務呢?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技術時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已成為推動業務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從改善客戶服務到優化運營流程,AI和ML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為企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機會。企業又可如何利用AI和ML提升業務呢?
Thumbnail
產品採購:AI 可以幫助找到熱門的產品和趨勢。 客戶互動:AI 可以自動回答客戶問題,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推薦。 市場分析:AI 可以自動分析市場數據,幫助你了解競爭對手和市場趨勢。 產品描述寫作:AI 可以自動生成產品描述,節省你的時間。
Thumbnail
產品採購:AI 可以幫助找到熱門的產品和趨勢。 客戶互動:AI 可以自動回答客戶問題,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推薦。 市場分析:AI 可以自動分析市場數據,幫助你了解競爭對手和市場趨勢。 產品描述寫作:AI 可以自動生成產品描述,節省你的時間。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供應鏈順利運作與否,存在著許多不可控的變因,像是天災、地緣政治或者類似疫情這種全球性的危機等等,而 AI 的發展,也讓如何將 AI 應用到供應鏈管理上,提高其韌性以及優化營運效能,成了企業組織的關鍵課題之一。
Thumbnail
供應鏈順利運作與否,存在著許多不可控的變因,像是天災、地緣政治或者類似疫情這種全球性的危機等等,而 AI 的發展,也讓如何將 AI 應用到供應鏈管理上,提高其韌性以及優化營運效能,成了企業組織的關鍵課題之一。
Thumbnail
AI與人類分工:預測與判斷的智慧結合
Thumbnail
AI與人類分工:預測與判斷的智慧結合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準確預測客戶需求並迅速應對市場動態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本文將探討客戶需求預測的重要性、市場動態的迅速變化以及企業如何透過先進技術如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分析來提升市場反應速度和精準度。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準確預測客戶需求並迅速應對市場動態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本文將探討客戶需求預測的重要性、市場動態的迅速變化以及企業如何透過先進技術如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分析來提升市場反應速度和精準度。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的未來展望 在當今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從自動駕駛汽車到精準醫療,AI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其潛力無限。然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必須關注其對社會、經濟和倫理的影響。
Thumbnail
近日時代在快速演進,行銷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且各產業正面臨數位轉型、市場飽和等挑戰外,還得順應AI和科技潮流,為了能持續在競爭市場中繼續角逐廝殺,必須得不斷創新,為求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而AI的發展,成為行銷領域的主要推動力,正為行銷市場帶來重大的變革
Thumbnail
近日時代在快速演進,行銷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且各產業正面臨數位轉型、市場飽和等挑戰外,還得順應AI和科技潮流,為了能持續在競爭市場中繼續角逐廝殺,必須得不斷創新,為求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而AI的發展,成為行銷領域的主要推動力,正為行銷市場帶來重大的變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