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個月來,使用ChatGPT的一些心得。除了ChatGPT,我還使用了其他,例如 NotebookLM、Bing,以及一些繪圖軟體。大致上來說,只要有新的 AI,我都會去摸索一下,但會不會常用,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我利用AI來做什麼?如果常來版面的,就知道我從30年前就開始寫作,出版過很多書。這些年,有不少書的版權回到我手中,我也陸續把它們上架到電子書平台,畢竟這些作品是我的心血,我不希望它們回家之後,在市場上就此消失。
說到開始大量使用ChatGPT,是從「校稿」開始的。因為自己出版或上架,也就是有些原本由出版社處理的作業,變成要自己來。今年開始,我在校稿的時候,都是靠人工,也就是我每個月都要特地空出幾天,專心對著稿子檢查。人工校稿既累又怕出錯,如果眼花,或是疲倦,就很容易漏掉錯字,甚至還有不通順的地方要調整通順。尤其在現在這個出版自由的年代,很多電子書都要自己處理,如果全靠人工,真的是一大負擔。
有一天,我靈機一動:ChatGPT能不能幫我校稿呢?測試後發現,它確實能找出錯字,但一開始,它的問題是會「擴寫」或「改寫」我的文字。或者是原本我只想簡單表達的段落,它會幫我延伸,雖然意思沒變,但表達方式卻不是我原來的語氣。這一點讓我很困擾。
後來我開始嘗試給它更明確的指令,慢慢優化,最後整理出一組校稿指令。透過這組指令,ChatGPT在校稿時,能夠保留95%到98%的原意,既能找出錯字,也能修正一些不太順的地方。甚至,它有時會把我小說裡的口語敘述改成正式用語,這時候我會再手動調整,決定要不要保留。
看似很完美了,但到最後一步時,我發現它有時候還是會出現錯字。比如有一次在校正時,我在書裡使用的成語「如雷貫耳」,它卻寫成「如雷灌耳」……所以最後一步,我一定會自己再檢查。如果它修改我的語氣,我會視情況,看要不要把它調整回來。雖然說請ChatGPT做事,但並不是完全都要聽它的話啊!
無論如何,AI幫我省下了80%到95%的工作量。以前一本5、6萬字的小說,光人工校稿最少要花上三天,而且是整天的時間;現在即使還是需要三天,但每天只要花上幾個小時就夠了,對我來說差別非常大。到現在更省時了。
過程中也有一些挑戰。像是GPT-4被說成「會思考」之後,我發現它有時會再度擴寫我的內容,這迫使我再次調整校稿指令。到最後,我已經有了兩套指令:一套專門用來校正小說,另一套則用來處理文章。
所以說,AI的出現到底有沒有影響?我認為絕對有。有人會焦慮AI的誕生,認為AI是威脅,但我更傾向把它看成是一種幫助。至少對我來說,它大大減輕了校稿的負擔,讓我可以把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雖然最後一遍仍需人工確認,但和以前相比,已經節省了太多時間。人生的時間,不應該只花在校稿上啊!拿去吃喝玩樂不好嗎?(大誤)
目前我的電子書還在博客來與其他平台上架,每個月基本上也要再校正一到兩本新書。在這個階段,AI對我而言,真的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幫手。所以這幾個月使用AI的心得,我還是給予肯定。
至於有些創作者會擔心的問題,比如外洩,我個人是會在校完之後,甚至是當天,就把資料都刪除。像是可以到「設定」──>「資料控管」──>「為所有人改善模型」,選擇「關閉」。這點也提供大家做參考。
現在,透過AI協助校稿,我省下時間去處理更多事情,這對我來說已經很值得了。未來,我也會繼續摸索,增加它更多的實務性,到時再上來分享吧!
***************************************
底下我截取自己在「找錯字」時的畫面,會應用的兩種方式,我故意寫錯一些字,呈現出它為我找出錯字的結果。


(圖為AI製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