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總叮嚀我不要把「去過相親」的事講出來,但我覺得該說就要說──因為相親,往往是最糟的選擇。
曾經我去過我爸朋友開的相親公司,裡面有些男生相處久了就會講出「試車」這種話。剛開始我還不懂意思,後來看韓漫留言才明白,根本就是把女生當消耗品。我那些堂哥們更是如此,不只想要遺產,對女生也是隨便玩玩就算了,結果到最後不只沒工作,連小三都不要他。
台灣社會其實還滿傳統的,而我又特別保守。那些「試車」的人大概沒想過會被偷拍或錄音威脅,如果男生開口就只想到上床,既是不尊重女生,也代表沒能力承擔後果。我遇過不少這樣的人:收入不高、花錢大手大腳,還心心念念別人的家產。因為我爸小時候很窮,長大後喜歡買點貴的手錶戴出門,常被誤以為很有錢,於是有人打著相親名義來,卻實際想藉機找工作、拉關係,甚至想搭便車開公司。這種人我當然拒絕。在我還沒畢業、身材還很瘦的時候,追求者也有,有些甚至鬧到打架。我常想,如果自己不要可愛又看起來笨就好了。後來進公司,有人已婚卻想找我當小三,沒結婚的又急著談婚論嫁,真是煩不勝煩。等我發胖後,雖然穿著隨便,還是會被一些不太正常的人纏上。
其實,我從小對狗比對人還好,所以一直不想結婚。我媽的同學裡也有不少沒結婚的人,因為當年讀大學的女生少,高學歷女生更難嫁。她們把時間拿去學外語、上課、充實自己,活得很好。只是傳統眼光總認為沒結婚就是個性不好。可在我看來,如果男生只是問「會不會煮飯」「薪水多少」,誰願意嫁?相親真正該談的,是家庭教育、生活環境,甚至祖輩的價值觀。
我看過太多堂哥表哥的女朋友,一聽到他家裡有多處房產,馬上想變成「貴婦」。可現實是,有錢人的飯碗也很難端。至於交友軟體,更是雷區,很多人開口就問「多少錢」,完全像在買春。雖然也曾遇到一個緊張的男生,但聽到我很胖後就斷聯,讓人無言。
有時候被爸媽唸,我會隨便看看相親相關的東西。但說真的,我光挑一支手機都能挑三年,別說找對象要花多久了。小時候我還天真說過,希望對方能給我十年健檢報告、沒有婚前性行為,然後交往十年再結婚。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好笑──交往十年,人都幾歲了?
因為是沒工作才想去相親,找鐵飯碗,但現在我更覺得,一個人過也很好,根本不需要委屈自己去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