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來自「北大美女學霸」——被稱為「沙拉女型」的小令君。她是北京大學與香港大學金融碩士、曾獲哈佛劍橋錄取、創業成功並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的年輕創業家。
為什麼我會看這本書
某天在圖書館偶然看到書名,我就被吸引了。26歲的我正處於「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尷尬年紀:不再年少無知,卻還未成熟到能全然堅定地朝理想邁進。許多同齡人依舊渾渾噩噩過活,不確定未來的方向;在亞洲教育環境下,我們似乎「應該」早早功成名就,卻往往因此陷入焦慮與迷惘。
移居溫哥華後,我才慢慢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期,並不需要在年輕時就急於達成成就。這樣的心態轉變,也讓我更願意去照顧自己,重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正因如此,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
書的內容與特色
本書分序言、六大章節、後記,共 59 章,289 頁。不同於一般勵志雞湯書籍,小令君多數以自身經歷為例,細緻描述她20歲時的職場、友情、愛情以及成長體驗。讀來就像有位30歲的前輩坐在你身旁,誠實告訴你她曾經的迷惘與挫折。
特別之處是:雖然作者本身非常優秀、光環滿身,但她毫不掩飾地分享過去的跌撞與焦慮,反而讓我在許多細節上產生了共鳴。
例如她提到:
- 剛入職場時往往自以為是主角,卻要學會謙卑,才能真正成長。
- 「大多數人還談不上能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與「多數人的懷才不遇,都似懷才不足」這兩章,直白卻真實。
其中令我最震撼的是〈別替城市難過〉:
很多人惋惜年輕人離開北上廣,但作者直言「不能留下來的人,只是被城市淘汰的人」。好的地方意味著更多機會,也意味著更多競爭。能否留下來,靠的是才華、實力與堅持。這種直白而尖銳的觀點,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心態。
我的收穫與感想
這本書並不溫柔安慰,反而像是一個過來人用犀利的語氣告訴你:「人生的選擇就在當下,你怎麼過20歲,就會決定你30歲的人生打開方式。」
我明白到:人生從來不是沒有選擇,而是因為選擇太多,我們反而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對於正處在二十多歲迷惘時期的人來說,這本書很值得一讀。它不一定能給你明確答案,但至少能讓你知道:迷惘、焦慮、不安並非只有你一人經歷。如果能提早從別人的故事中學到一些道理,少撞幾次牆,那也是幸運的。
當然,人生終究要自己走。希望我們都能在二十幾歲時努力成長,成為自己理想中的那個大人。
👉 如果你也對這類型的書評與成長感悟有興趣,歡迎一起交流,一起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