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捷上,一頭俏麗白髮的女性吸引了我的目光。
極短俐落的髮型,全白; 全身黑色羊絨質感的日系裝扮,搭配銀灰色長絲巾,突顯出她淡妝而有朝氣的臉龐;腳下的黑色夾腳涼鞋﹐讓大紅色指甲油襯出的白晰膚色更顯搶眼。
"哇,好美的人,好美的白髮,等我頭髮白了也要剪這髮型!!" 我忍不住投以讚嘆的注目禮,對方回以一個自在的微笑。
如此的神態自若,是我認為熟齡世代優勢融合的結果:有能力負擔質感的衣飾、有時間裝扮自己、清楚自己的特色如何突顯、怡然且有智慧的應對世人的反饋。成熟,不是指年紀,而是一種生命豐沛的狀態。
打從自己踏上50歲這條路的第一天,我就立志要活得像自己,為自已而活。
舉個例子。
兒子:我結婚以後,妳會跟我一起住吧? 順便帶小孩!?
我:我會移民。
兒子:外婆都幫舅舅帶小孩耶,那個XX阿姨和OO的媽媽也都在帶孫子的。
我:我不是外婆,也不是XX阿姨和OO的媽媽。我是你媽,我會移民去喜歡的地方,過自己的生活,帶孫子不是我的選項。
兒子:為什麼?
我:我只有自己,而孫子有你照顧;再者,我不希望你妹妹以後當了奶奶,還要被他兒子要求顧孫子 - 又是同一句"外婆都幫忙顧孫子耶,為何妳不?" 。所以,從我自己開始做出改變。
祖父母照顧孫子是出於選擇,而非責任,更不是社會刻板印象下的理所當然。
成熟,是名正言順將生活大部份重心從職場轉移到自己身上的代名詞,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在此時才正要發光發熱,累積的智慧和長才才正要昇華到擴散至社會、促使改變發生的階段,怎能被"顧孫子"給道德挷架?
踏上50歲這條路一個多月,我列了待辦清單,要把過去曾因為工作和家庭而排擠到角落的"想要"全都嚐試一遍,體驗後喜歡就繼續深研,不喜歡就換下一個,反正老娘有的是錢和時間(誤)!
金黃豐收的成熟歲月,要為自己而活,創造我喜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