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 人形機器人、機器人零組件、甚至投資中國供應鏈 有興趣,這篇文章能幫你快速掌握一間正在悄悄改變產業格局的公司——蘇州綠的諧波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ader Harmonious Drive Systems,股票代號 688017.SS)。
在這裡,你會讀到:
- 綠的諧波是什麼公司?它的業務版圖有多廣?
- 它的產品(諧波減速器、執行器、自動化設備)到底在機器人產業扮演什麼角色?
- 最新財報告訴我們它的成長與挑戰。
- 最關鍵的:人形機器人浪潮如何重塑它的財報,甚至改變它未來五年的命運。 最後,身為「Mech Muse」,我也會分享自己對這間公司的觀察,特別是從台灣產業與投資角度看,這家公司透露了什麼訊號。
公司簡介與業務分類
綠的諧波成立於 2003 年,總部位於江蘇蘇州,是一家專注於 精密諧波傳動裝置 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全球機器人零組件市場中,諧波減速器被稱為「機器人關節的心臟」,而綠的諧波就是中國少數能夠量產並打破國際壟斷的企業。
業務三大板塊
- 諧波減速器
- 公司最核心的產品線,占主要營收來源。
- 以 LCD、LCS、LHD、LHS/G 等系列產品切入工業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和 CNC 機床市場。
- 機電一體化產品
- 把減速器、伺服電機、感測器整合成模組化解決方案。
- 代表性產品包括旋轉執行器(KAH 系列)與減速模組(KGM 系列)。
- 對於人形機器人的關節應用,這一塊尤其關鍵。
- 智能自動化設備
- 從柔性製造系統(FMS)到螺紋檢測、拋光工具,甚至整體數字化工廠方案。
- 雖然占比不如前兩大核心,但顯示公司已經不是單純的零件供應商,而是提供完整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Mech Muse 點評:綠的諧波有點像台灣的上銀(HIWIN)+東佑達的結合體,既有核心零組件,也往整體解決方案走。這對於抓住未來人形機器人產業需求特別有優勢。
主要產品介紹
綠的諧波的產品組合,幾乎涵蓋了機器人「骨骼與關節」需要的所有傳動技術:
- 諧波減速器:
- 高精度、零背隙、體積小。
- 用於機器人關節與半導體設備。
- 公司在國內市占率超過 60%,已成為「中國版的日本 Harmonic Drive」。
- 微型諧波減速器:
- 特別針對人形機器人「靈巧手」開發。
- 能在小體積下提供高扭矩與高壽命。
- 長壽命絲杠(Planetary Roller Screw):
- 用於人形機器人腿部直線關節。
- 特點是高精度與耐用性,解決傳統絲杠壽命不足的痛點。
- 機電一體化模組:
- 將伺服馬達、感測器與減速器組合,縮短整機廠商的開發週期。
- 自動化系統設備:
- 包含打磨拋光、倒角、螺紋檢測機等。
- 雖然不是主營,但展現公司在「智慧工廠」領域的能力。
最近財報狀況
從財務數據來看,綠的諧波正處在一個「營收增、利潤壓縮」的階段:
- 2024 年度
- 營收:3.87 億元人民幣(+8.8%)
- 淨利:0.56 億元(-33.3%)
- 毛利率:37.5%(下降 3.6 個百分點)
- 2025 Q1
- 營收:0.98 億元(+19.6%)
- 淨利:0.20 億元(+0.7%)
- 毛利率:34.1%(下降 8.5 個百分點)
數據解讀:營收在穩步成長,但利潤受到原材料、研發投入與擴產影響而下滑。這對一家剛起飛、又要衝刺人形機器人新市場的公司來說,是典型的「成長陣痛期」。
人形機器人|財報的影響
人形機器人需求,正在逐步顯現在綠的諧波的財報與策略中:
- 產品需求明顯增加
- 人形機器人需要大量的「輕量化減速器」。綠的諧波已推出比傳統產品輕 30% 的新型諧波減速器。
- 針對「靈巧手」的小型關節,公司推出微型諧波減速器。
- 產能擴建
- 已啟動年產 50 萬台精密減速器 的擴產。
- 2025 年進一步擴建:新增年產 100 萬台減速器與 20 萬台機電一體化模組。
- 資本市場預期
- 證券公司(如東吳證券)預估 2025–2027 年淨利將從 1.03 億 → 2.10 億元,原因就是人形機器人需求加速放量。
- 短期影響
- 高研發投入與產能建設,壓縮了當前毛利率與淨利率。
- 但一旦產能釋放,營收成長將更明顯。
Mech Muse 觀察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機器人與金屬供應鏈的觀察者,我認為綠的諧波身上有幾個有趣的啟示:
- 供應鏈戰略地位
在機器人「三大核心零件」(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中,減速器過去幾乎被日本 Harmonic Drive 壟斷。綠的諧波是中國少數能打破壟斷並進入量產的廠商。這對中國「去日化」供應鏈意義重大。 - 人形機器人的「放大器效應」
工業機器人市場雖大,但增速趨緩;人形機器人反而可能帶來「指數級需求」,每一台人形機器人要用到 20–30 個減速器。這對綠的諧波來說,是營收倍增的最大推力。 - 短期壓力、長期機會
財報數字告訴我們:短期內,研發和擴產讓利潤下降。但只要人形機器人真能落地,綠的諧波的財報會有「由谷底反彈」的爆發力。 - 對台灣的啟發
台灣的上銀、均豪、東佑達,也都有涉入機器人傳動零件。但中國廠商透過政策、資本市場、龐大內需,已經在諧波減速器上建立領先。這值得台灣企業深思:我們要在全球機器人浪潮中扮演什麼角色?
結語
綠的諧波是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它不只是「做零件」,而是抓住了人形機器人這波浪潮的鑰匙技術。
對投資人,它是中國機器人供應鏈的代表性標的;對技術觀察者,它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如何從零件廠商,變成產業不可或缺的核心供應商。
如果你喜歡這類 深入解讀科技產業、結合供應鏈與財報 的文章,請記得:
- 幫我點下 追蹤 Mech Muse,支持我繼續產出更多內容。
- 在下方留言:你認為人形機器人真的會像智慧手機一樣,成為下一個十年級的產業爆點嗎?還是只是一波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