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TECH 能撐到 2027 轉盈嗎?從 2024 財報看人形機器人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哈囉,我是 Mech Muse,因為自己其實是念商院出生,所以想分享一些機器人公司的財報資訊。那今天呢,想要跟大家聊聊一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動作頻頻的公司——優必選科技(UBTECH Robotics)

他們發布的 2024 年財報,不只是數字上的增減,更藏著一個「從燒錢到逐步找到方向」的轉折故事。


一、營收衝高,Walker S 上線

2024 年,優必選交出一份營收 13.05 億人民幣、年增 23.7% 的成績單。對一家還在持續投入研發的新創型科技公司來說,這是頗振奮的訊號:市場開始慢慢買單。

特別是他們在去年底正式推出的 Walker S 工業型人形機器人,不只是展覽秀肌肉,而是真的踏入商用場景。這代表 UBTECH 從教育型機器人、消費型機器人,進一步跨到「人形工業應用」的賽道。


二、虧損還在,但「收斂」了

當然,虧損還是無法一夕消失。2024 年度淨虧損 11.599 億元,雖然還很大,但比 2023 年的 12.646 億元縮小。這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至少,血已經流得沒那麼快。

還有個小亮點是財務費用。2023 年公司還有 9 百萬元的虧損,但 2024 年因為外匯收益,轉成了 6 百萬元的正收益。這代表 UBTECH 在全球布局時,多少也撿到了一些「金融紅利」。


三、毛利率大躍進,費用率慢慢壓下來

對財報分析來說,2024 上半年是最值得一提的轉折:

  • 毛利率 從 22.6% 飆升到 38.0%。這幾乎是質變,意味著產品結構改善或成本控制開始見效。
  • 營收上升帶來規模效應,雖然研發、行銷費用還是高,但佔比下降,虧損也相對收斂。

換句話說,他們不是單純「賣多了」,而是「賣得更值錢」,這才是真正能決定企業後勁的關鍵。


四、未來預估:三年磨一劍?

來看看國際機構的財測:

Mech Muse 整理

Mech Muse 整理

這條曲線透露出來的是:短期還是得忍痛,但中期有翻身機會。若 Walker S 等產品能打進更多應用場景,2027 年真的有可能首次看到「轉盈」。


五、Mech Muse 的觀察

  1. 毛利率翻身,意義不只在數字:從 22.6% → 38.0%,背後代表的是技術成熟與成本優化。這比營收成長更關鍵。
  2. 外匯收益是一種提醒:一家公司在全球化市場,連匯率都可能成為意外的「護城河」。
  3. Walker S 是未來的試金石:能不能從展場走進工廠,決定了 UBTECH 的未來三年走向。
  4. 資金壓力仍重:雖然虧損收斂,但現金流與持續融資能力,才是公司能不能撐到轉盈的關鍵。

結語

UBTECH 的故事,不是「一夕成功」,而是「邊走邊調整」。

2024 年的財報,讓我們看到他們開始掌握毛利率縮小虧損,也踏出台灣與中國之外的新舞台

人形機器人這條路,本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但若真能在 2027 年左右迎來轉盈,那將是「人類與機器人共舞」的重要里程碑。

你覺得呢?UBTECH 能不能撐到那一天?

留言告訴我,我們一起觀察這場人形機器人的耐力賽。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別忘了幫我拍手或分享,讓更多人認識「機器人的財報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20會員
318內容數
27歲的剛畢業碩士生,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分享科技最新趨勢,目前寫人型機器人、AI人工智慧、小型核能SMR。透過文字與照片,我希望與你們一同暢想智能時代的可能性,歡迎加入這場科技之旅!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08/24
北京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的精彩現場,不只看到機器人跨欄、踢足球、搏擊的震撼瞬間,也能一窺跌倒、斷臂等「可愛失誤」背後的技術真相。讀完後,你不僅能掌握這場「機器人奧運」的亮點賽事與得獎紀錄,更能理解中國如何藉此推動「具身智能」戰略,以及人形機器人未來可能如何全面走入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8/24
北京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的精彩現場,不只看到機器人跨欄、踢足球、搏擊的震撼瞬間,也能一窺跌倒、斷臂等「可愛失誤」背後的技術真相。讀完後,你不僅能掌握這場「機器人奧運」的亮點賽事與得獎紀錄,更能理解中國如何藉此推動「具身智能」戰略,以及人形機器人未來可能如何全面走入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8/16
館長親臨深圳 新辰智能 AI 人形機器人總部,近距離見證從「小白」到 T800、SA01 乃至可愛的「代言仔」等多款先進機器人,展現出跳舞、泡茶、藝術創作、自然步態行走甚至格鬥比賽的能力。這篇文章不僅帶你認識 多種類型人形機器人的特色與應用,更讓你看到中國在 AI 機器人領域的高速發展與成本優勢。
2025/08/16
館長親臨深圳 新辰智能 AI 人形機器人總部,近距離見證從「小白」到 T800、SA01 乃至可愛的「代言仔」等多款先進機器人,展現出跳舞、泡茶、藝術創作、自然步態行走甚至格鬥比賽的能力。這篇文章不僅帶你認識 多種類型人形機器人的特色與應用,更讓你看到中國在 AI 機器人領域的高速發展與成本優勢。
2025/08/16
館長直擊深圳!星塵智能 S1 以人類速度與靈巧,狠狠刷新你對機器人的想像。
Thumbnail
2025/08/16
館長直擊深圳!星塵智能 S1 以人類速度與靈巧,狠狠刷新你對機器人的想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每個產業都一樣,就是想像期階段都可以把"本益比估值拉高" 這個過去智慧型手機 電動車 航運 鋼鐵 AI等等都表演過了 很多AI產業過去10年本益比最多就是15倍上下波動而已 例如我們有賺到高潮的廣運跟廣明還有磐儀,而2023年就拉高到30~40倍 但基本面只要沒跟上,狗(股價)跑太快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低毛利筆電組裝概念股轉型AI伺服器概念股,是否能轉型成功? 2. 提高(AI)伺服器營收比例後,如何維持住高毛利?否則只是再次進入到筆電組裝的戰國時代!伺服器未來成長性? ​3. 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 Ratio, PE)概念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低毛利筆電組裝概念股轉型AI伺服器概念股,是否能轉型成功? 2. 提高(AI)伺服器營收比例後,如何維持住高毛利?否則只是再次進入到筆電組裝的戰國時代!伺服器未來成長性? ​3. 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 Ratio, PE)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