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持股的投資者不會去買太貴的股票,因為股價高到一定程度就會使報酬率不合理,而投機客買股票必須考慮有沒有下一個願意接手的傻瓜,前景再怎麼樂觀,故事編得再怎麼漂亮,願意高價接手的傻瓜都是有限的,所以股價不會漲到天上,太高的本益比不會是常態,累積夠大的漲幅之後,面對前景樂觀的故事就要小心,萬一套牢在長線高價,都可能造成嚴重損失。

股價高點會在甚麼情況下出現?當成長的想像空間減少的時候,就會造成本益比下修,即使企業獲利持續成長,本益比下修就足以讓股價下跌,接下來的問題是甚麼現象會使成長的想像空間減少?先前文章裡提到企業營收的成長高峰區概略是股價高點,營收成長率開始向下滑落就是一個具體訊號,會讓想像空間減少。
今年情勢較不一樣的部分是有關稅豁免的期限,可能是許多企業營收成長率由高峰轉向下的時間界線,而從經濟成長率預估,及目前景氣相關數據也符合這樣的推測,雖然景氣分數或燈號不變,但景氣領先指標持續滑落,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也持續維持緊縮,景氣數據與企業營收及股價表現之間有時間落差,如果景氣數據向下的趨勢明確且延續一段時間,股市表現的壓力就會越來越重。
另外一個成長想像空間減少的徵兆是指標企業的毛利率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