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內心歷程與生命意義:從無慾到覺察,探索人生深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常像觀察他人行為般的觀察自己內心的歷程。

這是一段註解,也是一段告誡。在職場上,在家庭關係裡,在普通人可以預測的到的模糊普遍常識裡,究竟是什麼牽引著我們前進,什麼會在我們接近邊緣時拉住我們一把?

走到人生旅程的終點,無非要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有沒有善待自己?有沒有善待身邊的人?無論多少有沒有對世界有所貢獻?有沒有未完成的遺憾?最近不自覺的標記了許多相關主題的書籍,像是「只死一次的人生 by Jodi Wellman」「一切都是暫時的 by Iris Gottlieb」。

死亡以幾乎一天一次的頻率閃過我的念頭,或許是在每天安排給自己的覺察時段,畢竟我們都一腳踩在陷進那道深淵的流沙裡,我們越是前進也越是逼近,而那樣的一天,不僅僅是普通的一天,所有的人事物都以無意識的方式往前又踏了一步。

無慾望是個有趣的階段,意思是一種對什麼都提不起勁的狀態,可能原因來自於虛弱的身心,可能來自一種對世界完全攻克的心態,也可能是一種單薄的無力感,相信現代人多少都經歷過一瞬間的無慾望,察覺到擺在前頭那一整排數不清的冷凍微波食品跟罐裝飲料。

閱讀與理解逐漸變成一項彌足珍貴的能力,在二十來歲眾聲喧嘩時還未顯現出的,直到越來越明白社會運動的機制以後,那些討人厭的現象同樣起因於某些自身特質,無可避免的像一樁車禍般的悲劇以後,我會想聽聽未經潤飾的(好吧稍加潤飾或許也能接受):

億萬富豪的心境,他們如何讓自己玩的盡興(這不就是生命最重要的目的?)

頂尖職業運動員的生活,他們如何把心態與身體雕琢成一把鋒利的長矛,為攻擊而存在。

頂級文豪筆下的人物,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度過無人知曉的深冬與清晨,如何以曲折離奇的心境牽引著無人能夠理解的行為,讓人成為最為神秘的物種之一。

所有將死之人最後的低語,充當一個莊嚴的見證人,蒐集再也無法實現的遺憾。



《Neighborhood #2 (Laika)》是Arcade Fire於2004年發行的經典歌曲,收錄於專輯《Funeral》,以強烈節奏和具寓意的歌詞描寫成長的疏離與家庭壓力,是樂團早期代表作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通讀者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普通讀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4
用了兩天的閒暇時間 很快看完這本書。 我喜歡松浦彌太郎的一個原因是:他寫的書都非常薄。 你可以只用五分鐘就讀完一個章節;也可以像我用一兩天的時間讀完一整本。
Thumbnail
2022/01/14
用了兩天的閒暇時間 很快看完這本書。 我喜歡松浦彌太郎的一個原因是:他寫的書都非常薄。 你可以只用五分鐘就讀完一個章節;也可以像我用一兩天的時間讀完一整本。
Thumbnail
2021/07/11
Image by wikiImages 平常沒有讀小說的習慣,頂多是睡前讀點文字調性較為柔軟的文學小說緩和心情。
Thumbnail
2021/07/11
Image by wikiImages 平常沒有讀小說的習慣,頂多是睡前讀點文字調性較為柔軟的文學小說緩和心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探討不同人對生活和心靈的追求,提供關於心理分類法、占星、MBTI等系統的瞭解和接納,以及如何表達自己。透過接受自己、尊重差異,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和幸福感。
Thumbnail
探討不同人對生活和心靈的追求,提供關於心理分類法、占星、MBTI等系統的瞭解和接納,以及如何表達自己。透過接受自己、尊重差異,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和幸福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意識的本質,以及在無和有之間波動的世界觀。我們提到了從無到有的奇妙過程,以及意識和行動之間的關係。同時,文章也強調了面對現實的艱難,以及處理生活中起伏不定的時刻。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與財富無關,僅源自個人心態。最後,文章分享了對於平凡生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存和夢想的反思。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意識的本質,以及在無和有之間波動的世界觀。我們提到了從無到有的奇妙過程,以及意識和行動之間的關係。同時,文章也強調了面對現實的艱難,以及處理生活中起伏不定的時刻。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與財富無關,僅源自個人心態。最後,文章分享了對於平凡生活的理解,以及對於生存和夢想的反思。
Thumbnail
學習、使用了無數的工具,目的都只有一個「為了瞭解自己」。最終發現,最難看透的其實是自己。看似撥開迷霧,卻又陷入另一個謎團。這也許就是生命有趣的地方。 越是在意,越無法理智看待。 一個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帶著各自的因緣、果報甚至是業力來到這個世界。 為何同樣的命盤會造就不同的人生際遇;因為成長
Thumbnail
學習、使用了無數的工具,目的都只有一個「為了瞭解自己」。最終發現,最難看透的其實是自己。看似撥開迷霧,卻又陷入另一個謎團。這也許就是生命有趣的地方。 越是在意,越無法理智看待。 一個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帶著各自的因緣、果報甚至是業力來到這個世界。 為何同樣的命盤會造就不同的人生際遇;因為成長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