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 #動物大遷徙 #親子旅行 #小黑山旅行札記
朦朧的抵達
剛到奈洛比下機時約早上六點,大家意識都還很朦朧,我們打開網卡想叫車,這次網路買的是非洲多國通用的 eSIM (上網品質很差,我幾乎都是回到旅館才用的 Wi-Fi) 一開始有人過來問要不要叫車, 但是想想Uber還是比較安全,後來導遊說這也是最好最安全的旅行方式。
羚羊的步伐
在車上我看路上都是人, 不是壅擠的, 就是陸續有人在馬路旁邊走路, 而且步伐像羚羊一樣輕盈前行。這裡的節奏完全不同於台灣,大家似乎知道該去哪裡該做甚麼, 散發著動物的自信。奈洛比並沒有專門給行人的斑馬線,大部分人都是任意過馬路,有縫隙就從車流中穿過去。極少有人按喇叭或焦躁,大家都會自動禮讓。
馬路邊的水溝裡有人洗衣服、洗鞋子、洗手。所有的看板與建築標示都是英文。雖然城市繁忙,但路邊很少看到垃圾。偶爾出現一大片綠地,乾淨整齊卻沒有遊樂設施,就像是英國海德公園與台灣花東鄉下的平行宇宙。
檢查炸彈是日常
我們經過簡陋的房子轉彎,背後卻出現好多豪華大旅館。進入旅館前,警衛拿手電筒檢查我們的臉,還用一根綁著後照鏡的長棍檢查車底是否有炸彈。下車後,所有行李還要再過一次安檢才能進館。這樣的流程,在這裡是日常。在豪華旅館門口,卻要先接受一場『炸彈檢查』。這種矛盾的安全感,讓我不安卻又踏實。
有禮貌又熱情的非洲人
當時才早上七點多,正式行程隔天才開始,所以我們先去長頸鹿中心,打算提早回來休息,出發之前旅館很貼心地招待了免費早餐,讓我們吃飽再出發,服務生很熱情,還過來交我們如何用非洲語說早安。如果在台灣,孩子突然遇見一個黑人,可能會覺得新奇或害怕;但在奈洛比,四周都是黑皮膚的人,而且都是很和善的大人,從這天開始,他們從害羞,到最後一天已能很自然地跟非洲人聊天。
第一個景點:長頸鹿中心
長頸鹿中心離旅館約一小時多的車程。我們用 Uber 前往,路很寬,司機說政府正在編列預算繼續拓寬。沿途都是商店,從一根香蕉到雙人床,人生必需品幾乎都能路邊買到。
街上人們穿著鮮豔花俏的衣服,襯托著古銅色的皮膚,閃閃發亮。
網路說這個景點一小時就能逛完,我還以為是誇張。結果真的小到不行:一碗飼料餵完長頸鹿,就差不多結束了。但對孩子來說,那一碗飼料卻是全新體驗。長頸鹿伸出長舌頭,嚇得他們尖叫又笑。我第一次在這麼近的距離看長頸鹿,那雙黑色大眼睛深邃得讓人心都軟掉。腳邊還有野豬在撿吃掉落的飼料,場面有點荒謬卻真實。

最後孩子都克服了恐懼開始接觸

長頸鹿中心
回程路上,我注意到圍牆高聳的白色豪宅,門打開還得再開一段路才能到屋子。司機說這裡都是非富即貴,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富裕與貧困的反差,短短一小時就看盡了。
開始輪流生病的小孩
回到旅館再經過一次炸彈檢查。孩子們對潔白的大床與能看卡通的電視很滿意。就在我們以為旅程要順利開始時,弟弟卻出現過度疲勞,半夜甚至吐了。
在非洲,孩子生病最令人擔心。他接下來的一週斷斷續續發燒、嘔吐,甚至昏迷。因為禁用塑膠袋,我們珍藏多年的飛機嘔吐袋幾乎全用光。

我就坐在窗邊看人走來走去

熱巧克力有美麗的花紋

孩子紛紛點了熱飲暖身
🙏 感謝老天爺、阿拉、媽祖、觀音、上帝,弟弟一天一天好轉。尤其當我們隔天在街上看到斑馬與長頸鹿時,孩子們的眼睛終於重新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