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標準起跑點」,全靠「自訂路線」
大學畢業後 1 年,看著台大宿舍的室友們,靠著家裡資源迅速買下人生第 1 間房,甚至婚後還能靠另一半輕鬆增產。她們的人生彷彿是一條精心鋪好的路,不需要擔憂基本生活,只要懂得投胎就是一路勝利組。
這些美好確實與我無關,老娘的人生起點是紮紮實實的「真窮」。幸好,從小就習慣凡事靠自己,並在大學時讀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牢記真金句:「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投資 不是數學,而是心理學
許多專家談投資,總愛列出複雜的數據,但這些數字背後其實可以被操弄。以房地產為例,常見的投資報酬率就有2種算法:年現金淨收入回報率 (Cap Rate) 和 總投資回報率 (ROI)。專家最愛秀數字,好像只有他們會算。今天有 AI隨手也能輕鬆算:
- 假設1間房子:總價 1,000 萬,自備款 320 萬,貸款 700 萬,每月租金 2.5 萬。
- 用總價算,報酬率 = 2.55%
- 用自備款算,報酬率 = 4.84%
哈!同一間房,報酬率竟然差快1 倍!這差距足夠小兒阿飽吃 100 碗滷肉飯。
所以,數字就是被人設計來操弄人的!
幸好,一路走來沒有補習靠自修,習慣親自動手驗算,拒絕被專家的數字唬弄。
專家能靠 Excel 欺瞞懶人,老娘懂靠身心自我覺察:睡得著、吃得下,才是真正超值無敵報酬率。
有夢想,請向宇宙下訂單
沒有時間讓夢想因為別人的觀點而夭折,只管自己內心想要的許願內容,真心誠意地向宇宙下訂單:「我要住在圖書館旁邊」。
當今專家還建議年輕人把買房頭期款拿去投資股票,並往前回測 2008 年金融海嘯的數據佐證。老娘選擇不隨波逐流。他們總是活在過去,但餘生寶貴,只想踏實地活在當下。
時間,才是比金錢更稀缺的資源
買房,讓人不用再為了租屋處的舊設備維修、舊家具移除,而浪費精力跟房東討價還價。老娘我的人生,有權利為自己的一切買單。
今年,農曆年向城隍爺許願,希望賜予智慧和能力,讓母親安享晚年。真心無法認同那些鼓吹不給孝親費、甚至啃老要求頭期款的「主流專家」思維。
道不同不相為謀!
15 年前,買房目標是「20 年付清」。
15 年後,增房目標是「此生不還完」。
這並非前後矛盾,而是思維的進化。房產不只是資產,它更是能持續創造現金流的工具,提供人生更加寬厚的選擇權。
投資的真相
房子會折舊,但人生不該貶值。
錢能換安全感,心能生現金流。
真正的投資,是敢替自己的選擇買單。
專家,裝懂報表;老娘,真懂生活。
能睡得著、吃得下,立刻享受人生最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