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氫能市場,綠氫還在嗎?藍氫會是新的希望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結語先行,美國市場未來一兩年綠氫的話語權將大幅下降,產業轉移目光到藍氫。

過去一屆政府,氫能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IRA給予充足的彈藥與發展機會。不過在2025年OBBB大美麗法政策下,產業方向發生重大變化。曾經炙手可熱的氫氣市場,現在似乎變了調。

年初的時候,還在想氫能補助政策45V會帶來什麼樣新的氣象,並預期著這樣的氣象可以延續,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

以綠氫而言似乎是個被冷凍的話題。

所謂「綠」就是用電來自於再生能源或是電網,搭配電解方式產生氫氣。常見模式藉由此進行銷售,或取得對應的45V補助。

然而在新政府下執行面上卻面臨了了居高不下的建置成本與執行壓力。例如想要取得補助則是必要在2028年初開工才可以取得補助。這也給不少開發商壓力。

更重要的是在源頭的電力上,綠氫將面臨建置太陽能、或是風力的成本過高與供電競爭。例如對比更需要電力的Data Center而言,是否對於開發商真的有溢價需求來競爭?結果不言可喻。不意外的,像是氫氣巨頭Air Products在二月就立刻取消了在紐約等地的專案。

如果再去看上游能源的政策面,太陽能、風能目前都快自身不保了。因為有越來越多法規對於建置該類的大規模場域相當不友善。只能說上游不保,下游創新科技自然難以為繼

在行業的角度來看,特別是美國市場而言,基本上綠氫目前是進入了「休息時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但是從藍氫的角度而言,似乎是另一個救命的稻草?

所謂藍氫簡單說就是利用天然氣製成方式SMR或是ATR方式產出,再透過CCS方式除碳,達到所謂減碳效果。而為什麼說是開發商的另一條潛力賽道?

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美國「天然氣」相當便宜。這讓製氫格外的具有吸引力。同樣製作出氫氣,未必是銷售氫氣,也可以銷售氨Ammonia等,再接著轉做成肥料Fertilizer出口。而藍氫最大的銷售就屬Refinery和Fertilizer為主。而又以Fertilizer出口為持續成長的領域。因為美國法規關係,各地的Refinery也紛紛關閉與轉型了,這個未來再說。

而肥料為什麼出口不斷上升?又以過去主要的產肥料大國烏克蘭受到戰爭影響、中國肥料出口管制等,而影響了供給端的提供。間接的導致了具備天時(國際衝突)、地利(天然氣資源)、人和(石油、天然氣支持政權)的美國,享有的得天獨厚的機會。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CF Industry的Q2報告,會發現他們對於未來五~十年成長相當樂觀,一大部分的前提就是下賭在這個大環境結構,一時半刻無法調整,而有利於他們的商業模式。例如,他們最新的Donaldsonville 廠,供給Ammonia 的廠也進七月正式營運了。似乎一切都在好的方向走。

然而,個例永遠是個例。

因為如果把所有藍氫的前20大專案一一比較近況,會發現恐怖的事情,那就是幾乎沒有動靜。

不論是新聞、或是FID或是相關的近一步消息,可以說是鴉雀無聲。

如果真的要挑,也只有一到兩個案例在Q2的股東會有提到進度並且預期在2026初營運。但整體而言還是相當的低調。

只能說,或許是個賽道,但深究後會發現,大家都靜悄悄的。

但是,當以美國市場看待整個產業時,就會忽略了產業格局已悄悄發生變化。

美國市場停頓的同時,中國市場卻在這領域高歌猛進,而歐洲也依然持續穩步的發展。

根據研究,在目前的電解槽的市場中,中國包攬了將近70%的安裝量並且預計到2050年可以成長到3300萬頓的綠氫產量、而歐洲大概是2000萬頓,而美國大概就是接近5百萬頓的量體量。

某種程度,在發展的軌跡上,電解槽成本的持續下降、中國的大量製造下,我們也看到與太陽能相近的軌跡。

我相信這話題目前不是一個性感的話題,但作為從業者看到這些變動,卻覺得相當有趣,因為有起才有落。而產業的落點,未必會是轉往成熟,但肯定會開啟一些新方向。

只能說,大環境並未因為一個國家的停止而停滯,而新的競爭格局將就此展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蓋瑞Talks的沙龍
14會員
68內容數
一個文組大齡仔,跑去美國唸書的紀錄。會努力做到不嘴砲,只講一些實際的東西。面向包含如何說服另一半陪同到美國工作、留學的種種趣事、心態與未來實際找工作的記事。歡迎大家留言、點贊、開啟小鈴鐺訂閱。有好奇主題,歡迎提出我們一起研究。
蓋瑞Talk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4
美國環保局(下稱:EPA)於 7 月 29 日提案撤銷《清潔空氣法》下的「危害認定」,終結自 2009 年以來將溫室氣體視為危害公共健康的法律基礎。 此舉不僅波及電力、交通、油氣等多項減碳規範,也引發學界與環保團體震驚,批評依據僅來自五位非主流作者的報告,恐讓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全面解禁。
Thumbnail
2025/08/14
美國環保局(下稱:EPA)於 7 月 29 日提案撤銷《清潔空氣法》下的「危害認定」,終結自 2009 年以來將溫室氣體視為危害公共健康的法律基礎。 此舉不僅波及電力、交通、油氣等多項減碳規範,也引發學界與環保團體震驚,批評依據僅來自五位非主流作者的報告,恐讓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全面解禁。
Thumbnail
2025/08/03
聽過不少產業講者分享,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場,就是 Chart Industries 的 CEO 來校園談低溫技術與氫能儲運。當時只是覺得內容很新穎,也沒多想。沒想到才過不到一年,Baker Hughes 就宣布以 136 億美元收購 Chart,這背後代表的是能源設備商將帶來新的產業升級計畫?
Thumbnail
2025/08/03
聽過不少產業講者分享,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場,就是 Chart Industries 的 CEO 來校園談低溫技術與氫能儲運。當時只是覺得內容很新穎,也沒多想。沒想到才過不到一年,Baker Hughes 就宣布以 136 億美元收購 Chart,這背後代表的是能源設備商將帶來新的產業升級計畫?
Thumbnail
2025/07/26
最近在看 AlliedOffsets 出的 2025 年中碳移除(CDR)市場報告,覺得內容滿值得分享的。這半年全球的 CDR 市場變化其實蠻劇烈的,有些地方讓人樂觀,有些地方則讓人覺得現實還是挺殘酷的。這篇文章就當作我個人的小筆記,也希望對有在關注淨零、ESG、或碳市場的人有點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5/07/26
最近在看 AlliedOffsets 出的 2025 年中碳移除(CDR)市場報告,覺得內容滿值得分享的。這半年全球的 CDR 市場變化其實蠻劇烈的,有些地方讓人樂觀,有些地方則讓人覺得現實還是挺殘酷的。這篇文章就當作我個人的小筆記,也希望對有在關注淨零、ESG、或碳市場的人有點參考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太陽能產業在 2022 年的表現相對較好,部分原因是美國和其他國家推出了像是通膨削減法案等住宅稅收抵免政策。但是,其中一些公司,如 SunPower 和 Enphase Energy 等供應住宅市場的公司,在 2023 應對利率上升的現實,利率上升增加了客戶的融資成本,而聯準會即將轉向降息周期則提供
Thumbnail
太陽能產業在 2022 年的表現相對較好,部分原因是美國和其他國家推出了像是通膨削減法案等住宅稅收抵免政策。但是,其中一些公司,如 SunPower 和 Enphase Energy 等供應住宅市場的公司,在 2023 應對利率上升的現實,利率上升增加了客戶的融資成本,而聯準會即將轉向降息周期則提供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Thumbnail
筆記-阿信老師-重電與生技產業-24.04.05 *重電類股,華城、士電,股價強勢, 美國的變壓器進口需求,預期在美國2027年達到高鋒,看起來還有3年的好光景, 然而必須考慮基期問題,2025的美國變壓器進口需求相較於2024有高成長, 但2026比起2025的成長幅度將放緩。 --變壓
Thumbnail
筆記-阿信老師-重電與生技產業-24.04.05 *重電類股,華城、士電,股價強勢, 美國的變壓器進口需求,預期在美國2027年達到高鋒,看起來還有3年的好光景, 然而必須考慮基期問題,2025的美國變壓器進口需求相較於2024有高成長, 但2026比起2025的成長幅度將放緩。 --變壓
Thumbnail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Thumbnail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Thumbnail
美國電動車充電站部屬進程緩慢、特斯拉因中國假期與德國縱火短暫停工預期拖累第一季交車數據,現代汽車可能平衡發展混電與純電車投資,投資資金預料仍將逢低布局電動車行業,建築、製造與基礎設施支持,化工、材料、原物料仍是可關注的長線類股。
Thumbnail
美國電動車充電站部屬進程緩慢、特斯拉因中國假期與德國縱火短暫停工預期拖累第一季交車數據,現代汽車可能平衡發展混電與純電車投資,投資資金預料仍將逢低布局電動車行業,建築、製造與基礎設施支持,化工、材料、原物料仍是可關注的長線類股。
Thumbnail
1.持續擴大對半導體產業的佈局,未來在美國會嘗試台積電以外的客戶。 2.預估今年表現持平,對 2025~2026 年的表現有所期待。
Thumbnail
1.持續擴大對半導體產業的佈局,未來在美國會嘗試台積電以外的客戶。 2.預估今年表現持平,對 2025~2026 年的表現有所期待。
Thumbnail
現在銅價其實就還是跟著中國的市場波動 還沒改變這個慣性,只要中國消費性復甦預期反彈越高 恆生科技指數也更強勢,銅的價格一定會上揚跟著表態更大突破 再來就是近期再生能源又再度在市場成為話題 所有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都使用大量銅,包括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因為銅是高效的電和熱的導
Thumbnail
現在銅價其實就還是跟著中國的市場波動 還沒改變這個慣性,只要中國消費性復甦預期反彈越高 恆生科技指數也更強勢,銅的價格一定會上揚跟著表態更大突破 再來就是近期再生能源又再度在市場成為話題 所有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基礎設施都使用大量銅,包括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因為銅是高效的電和熱的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