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孟恭 灰階思考
服完兵役後,我回到德國繼續攻讀碩士學位。這段時間,歐洲的經濟環境並不好,學生找實習的難度也比想像中高許多。我在學業與生活的壓力之間掙扎,開始思考如何「開源節流」。除了每天去超市搶折價品之外,我也想嘗試一些新的方法,讓生活能多一點彈性與可能性。這個部落格是其中一個出口,而另一個嘗試,則是投資股市。膽小如我,不敢孤注一擲,《灰階思考》成了我第一本投資相關的參考書。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收穫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技術指標,而是心態的調整,以及對投資本質的重新認識。這本書像是給新手的一本入門指南,提醒我們在追逐財富之前,先學會認清現實與自我。
📉物極不一定反:打破投資迷思
許多人在股市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物極必反」當作定律。跌深了就一定會反彈,漲多了就必定下跌,這是人類直覺思維的慣性。然而,作者提醒我們,股市裡沒有這種絕對規則。不少公司可能會一路衰敗,並不會有奇蹟出現。同樣地,強者恆強的現象也存在,大公司因為資源、品牌與網絡效應,反而可能越做越大。對我來說,這段話是一記當頭棒喝。作為剛入門的投資者,我也常懷著「撿便宜」的心態,以為低點就是機會。但其實低點可能更低,甚至無法翻身。這提醒我,投資必須有更多資料與判斷,而不是單純依靠直覺或俗語。對於新手,作者建議從市值型 ETF 開始,長期持有,勝率遠高於短線操作。這是一種務實且安全的做法,也符合我目前「小額、低風險」的投資定位。
🌍跳脫同溫層:思考的真正升級
在《灰階思考》中,作者一再強調「同溫層的陷阱」。人們習慣與志同道合的人待在一起,聽起來舒服,但其實會陷入思想的侷限。投資市場上,很多時候群眾的狂熱或恐慌會形成巨大的偏差,而跳脫同溫層,才能避免盲目跟風。
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借同溫層擺脫同溫層」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主動去接觸不同的知識圈與人群,讓自己的思考更全面。這讓我聯想到留學生活:在德國,若只跟台灣同學聚在一起,我的語言能力、國際視野都不會真正提升。唯有勇敢走出去,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並獲得新的養分。投資也是如此,閱讀不同觀點、檢視多元數據,才能看清市場的複雜性。
📈達克效應與投資的學習曲線
「達克曲線」是書中另一個深得我心的概念。很多人剛入股市,滿懷自信,覺得自己就是新一代股神。但隨著知識增加,反而開始懷疑自己,甚至陷入低谷。最後,只有少數人能熬過低潮,逐步建立穩健的判斷。
我在閱讀時,不斷回想自己學習不同領域的經驗。無論是通訊工程的專業課,還是我在研究上的摸索,都是一樣的過程:從「自以為懂」到「什麼都不懂」,再到逐步累積出真正的能力。股市的殘酷之處在於,它不像學校有保護機制,新手一上場就可能血本無歸。作者因此提醒,投資要「小額開始」,不要借錢,也不要碰槓桿。這是一種謹慎,也是對風險的尊重。
🦠看清波動背後的原因:疫情的啟示
書中提到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時,市場一片恐慌,許多投資人紛紛拋售股票。但大師級投資者卻在那時候逆勢買進。原因在於,他們能看穿「短期危機」與「長期趨勢」的差別。疫情雖然嚴重,但隨著疫苗與醫療體系的進步,最終會逐步改善。果然,市場在兩年內快速反彈,甚至創下新高。
這段案例讓我反思自己的心態。散戶往往因為資訊不全、缺乏信心而被情緒左右。價格一跌,就立刻想賣出,忽略了背後的根本原因。作者建議,如果沒有時間深入研究個股,就應該選擇市值型 ETF,並耐心持有。這是一種承認「自己不可能掌握所有資訊」的務實選擇。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投資策略,更是一種心態上的自我認知。
⚖️灰階思考:投資與人生
書名《灰階思考》本身就具有哲學意味。我們習慣用「黑或白」、「對或錯」來看世界。但現實是多層次的,充滿模糊地帶。投資市場尤其如此,沒有絕對的答案,更多的是不確定性。懂得在灰色地帶中尋找機會,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讓我想到自己的人生處境。從軍旅生活回到學術殿堂,從台灣到歐洲,面對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我常常想要一個「正確答案」:該往哪個研究方向走?該如何安排未來的職涯?但現實告訴我,不存在唯一的正解。與其追求絕對,不如學會在灰階之中前進,隨時調整,保持彈性。
🧘投資就是自我修煉
除了股市知識,《灰階思考》更讓我意識到,投資是一種自我修煉。它需要耐心、紀律與質疑精神。書中提到的「質疑力」尤其重要:不要盲目相信市場上的流言或名嘴的喊單,而是要學會追問、驗證。這和學術研究何其相似——沒有嚴謹的求證,就無法得出可信的結論。
此外,作者也提醒投資人要「認清自己是誰」。有些人適合長期持股,有些人能承受短線操作的高壓,關鍵是找到與自己性格匹配的方法。對我來說,投資目前並不是主要收入來源,而是學習理財與理解市場的一部分。因此,選擇低風險的 ETF,並以長期心態去參與,才是適合自己的道路。
🧭 給不同投資階段者的閱讀指南:
- 如果你是新手: 這本書能幫你建立最寶貴的「投資心法」,避免一開始就陷入追漲殺殺的焦慮。書中關於「認清自己是誰」的段落,價值連城。
- 如果你已有經驗: 這本書是讓你「降溫」的清醒劑。當你開始過度自信或陷入虧損的恐慌時,它關於「質疑力」與「灰階」的論述,能幫你回歸平靜。
- 最重要的提醒: 這本書給你的不是明牌,而是一套「心智防身術」。就像本文作者實踐的一樣,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複製別人的成功。
如果你認同「投資是自我修煉」,並希望擁有一本能在市場波動中讓你保持清醒的「心智防身術」指南,歡迎透過下方連結購買。這不僅是買一本書,更是為你的投資心態打下最穩健的基礎。
→ 開始你的投資心智修煉:點此購買《灰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