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活泉|禱告文:為世界和平的懇求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中國於九月三日舉行抗戰勝利紀念閱兵,場面浩大,所費不貲,而且刻意扭曲歷史,營造「勝利者」的國家敘事。然而在這場閱兵典禮中,最令人矚目且不安的,莫過於習近平、普京與金正恩三人同台同框的畫面。這一幕不僅凸顯了極權政體之間的互相呼應,更被許多人視為「邪惡軸心」的新版本。對於自由世界而言,這不僅是一張照片,而是一則重大的警訊。

禱文:懇求世界和平

全能的上帝,萬邦之主宰:我們在祢面前屈膝,承認這世代的黑暗與張狂。當我們見到極權領袖在閱兵場上同框,炫耀武力、挑戰公義,心中便深覺憂傷。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它顯現了驕傲與妄想,提醒我們這世界仍在權力與謊言的轄制之下。 主啊,祢是和平的源頭,祢的心意從來不是戰爭與毀壞,而是使列國安然同居,百姓彼此相愛。然則,今日我們看見人心的剛硬,為了霸權與利益,不惜犧牲無辜,製造衝突,壓迫弱小。我們只能將這重擔交託於祢,懇求祢在歷史洪流中仍伸出祢的手,攔阻那惡者的計謀。 主啊,我們特別為台灣祈求,因為中國的霸權野心正日益顯露,圖謀侵佔,並以數位極權的手段籠罩百姓。求祢堅固台灣人民的心志,使他們在自由與民主之路上不致動搖;並求祢賜下智慧給自由世界的領袖,能看清這時代的挑戰,不為短暫的利益而妥協。 我們也為俄羅斯與北韓的百姓祈禱。這些國度長期被獨裁所壓制,人民受苦、生活艱難。主啊,求祢憐憫他們,使他們不被謊言所囚禁,反得著真理與盼望。願祢記念那在黑暗中仍渴望光明的人,使他們知道祢是真平安的源泉。 天父啊,當三大強權在閱兵場上高舉武器時,願祢在自由世界興起守望的人,興起不懼邪惡的先知之聲。使各國彼此攜手,以公義為帶,以真理為盾,以憐憫為繩索,築起合一的防線。因為惟有團結,方能抵擋暴政;惟有公義,方能長久持守和平。 主啊,我們承認人類歷史中有太多流血與戰爭,往往因人心驕傲,不知悔改。然而,祢曾藉先知應許:「刀劍要打成犁頭,槍矛要打成鐮刀;國與國不再舉刀,彼此也不再學習戰事。」我們今日便憑此應許,切切懇求: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最後,求祢賜我們受教的心,謙卑的靈,使我們不僅為自身安危而求平安,更為世上每一個受苦靈魂祈禱。因為在祢眼中,沒有一個生命是微不足道的。主啊,願祢親自成為我們的避難所,使自由世界得以站立,使和平的種子在風暴中仍不被拔除。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圖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7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8/13
天父上帝,在楊柳颱風逼近台灣之際,我們同心合意,謙卑地來到祢施恩的寶座前。祢是創造天地、掌管風浪的主,祢一吩咐,狂風便止息,巨浪便平靜。我們深知,一切自然的運行,都在祢的權能之下,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也沒有一件事是祢不能掌管的。 此時,我們為台灣全地獻上迫切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8/13
天父上帝,在楊柳颱風逼近台灣之際,我們同心合意,謙卑地來到祢施恩的寶座前。祢是創造天地、掌管風浪的主,祢一吩咐,狂風便止息,巨浪便平靜。我們深知,一切自然的運行,都在祢的權能之下,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也沒有一件事是祢不能掌管的。 此時,我們為台灣全地獻上迫切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8/13
天父上帝,我們感謝祢將台灣安置在這片美麗的島嶼,賜給我們自由的空氣、言論的空間與多元的社會。此時,我們誠心來到祢面前,為這地禱告。 求祢保守台灣的心思意念,使我們在面對來自四方的假信息、操弄人心的謊言、挑起分裂的黑暗勢力時,不被迷惑,不陷入恐懼與仇恨。求祢賜下分辨的靈,使我們能認清
Thumbnail
2025/08/13
天父上帝,我們感謝祢將台灣安置在這片美麗的島嶼,賜給我們自由的空氣、言論的空間與多元的社會。此時,我們誠心來到祢面前,為這地禱告。 求祢保守台灣的心思意念,使我們在面對來自四方的假信息、操弄人心的謊言、挑起分裂的黑暗勢力時,不被迷惑,不陷入恐懼與仇恨。求祢賜下分辨的靈,使我們能認清
Thumbnail
2025/08/04
親愛的天父!我們在最近連續的風雨中來到袮的施恩寶座前仰望祢,袮是世界的王、和平之君。當列國動盪、風聲鶴唳時,台灣也持續處在不安與威脅中。 主啊,祢看見來自中國的軍機船艦天天繞行台灣,製造台海緊張、恐嚇我們要在2027年武力統一台灣,這種持續威脅,施加陰影,相當困擾人心。
Thumbnail
2025/08/04
親愛的天父!我們在最近連續的風雨中來到袮的施恩寶座前仰望祢,袮是世界的王、和平之君。當列國動盪、風聲鶴唳時,台灣也持續處在不安與威脅中。 主啊,祢看見來自中國的軍機船艦天天繞行台灣,製造台海緊張、恐嚇我們要在2027年武力統一台灣,這種持續威脅,施加陰影,相當困擾人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6月3日,星期六,風和日麗。 凌晨一點,駐紮在北京郊外的上萬名戒嚴部隊開始進京,往天安門廣場移動。 早晨七點,學生拿著手提麥克風到處宣告:李鵬要鎮壓我們! 晚間八點,北京廣播公司呼籲所有市民不要上街。 晚間九點,一架軍用直升機在市中心上空盤旋。天安門周圍的各十字路口,均有數千名學生聚集鎮守。
Thumbnail
6月3日,星期六,風和日麗。 凌晨一點,駐紮在北京郊外的上萬名戒嚴部隊開始進京,往天安門廣場移動。 早晨七點,學生拿著手提麥克風到處宣告:李鵬要鎮壓我們! 晚間八點,北京廣播公司呼籲所有市民不要上街。 晚間九點,一架軍用直升機在市中心上空盤旋。天安門周圍的各十字路口,均有數千名學生聚集鎮守。
Thumbnail
看標題起得這麽中立,一點進去看内容實簡直要笑死,四囯聯合起來批戰狼。中國國防部部長董軍也是個狠人,四面出擊。臥槽,我要是他的話回去都得駡習近平——“怎麽派了這麽個髒活給我。” 氛圍老尷尬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看原文,核心問題就是圍繞烏克蘭、台灣、南海問題展開的討論,我下面必須給大家演繹一下。(含
Thumbnail
看標題起得這麽中立,一點進去看内容實簡直要笑死,四囯聯合起來批戰狼。中國國防部部長董軍也是個狠人,四面出擊。臥槽,我要是他的話回去都得駡習近平——“怎麽派了這麽個髒活給我。” 氛圍老尷尬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看原文,核心問題就是圍繞烏克蘭、台灣、南海問題展開的討論,我下面必須給大家演繹一下。(含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和平派」形象:對南北對話的迷戀 從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煥,韓國民主化之後,到現任尹錫悅總統,這些總統當中,不論左派右派,保守或是進步,有哪一位能夠真正理解國際政治赤裸裸的一面?
Thumbnail
和平派」形象:對南北對話的迷戀 從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煥,韓國民主化之後,到現任尹錫悅總統,這些總統當中,不論左派右派,保守或是進步,有哪一位能夠真正理解國際政治赤裸裸的一面?
Thumbnail
馬英九於2024年4月10號,跟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第二次的會面。
Thumbnail
馬英九於2024年4月10號,跟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進行了第二次的會面。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