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赤伶》的背後有個很忠烈的故事,對日抗戰之際,戲子裴晏之與聽戲一眾日軍同歸與盡,看到這故事,馬上想起Y2020的火爆陸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感覺是硬骨頭商細蕊能幹出來的事,可惜歷史上沒有裴晏之,也沒有商細蕊,不過,這也不妨礙我們欣賞這首可以循環撥放一整晚的好歌.
《赤伶》淒楚,有許多人翻唱,關於譚晶唱的《赤伶》,網友說得好:「這不能常聽,很費眼淚.😂」
先前聽了等什麼君的《關山酒》版本很喜歡,順藤摸瓜聽到《赤伶》的時候,覺得這歌太平板,不甚出彩,後來聽到郭雨昂/李玉剛的版本,覺得戲腔的部分超好聽,多少留下了點印象,沒想到今天翻出譚晶的版本,超級驚艷,差點聽哭我,覺得這個版本把崑曲唱腔融合得最好,傲骨多情,榮登我個人最喜歡的版本.《赤伶》歌詞:
台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台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戲幕起,戲幕落,誰是客
戲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歡唱離合,無關我
扇開合,鑼鼓響又默,戲中情戲外人,憑誰說
慣將喜怒哀樂都融入粉墨,陳詞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台下人走過,不見舊顏色,台上人唱著,心碎離別歌
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戲幕起,戲幕落,誰是客
你方唱罷我登場,莫嘲風月戲,莫笑人荒唐
也曾問青黃,也曾鏗鏘唱興亡
道無情,道有情,怎思量,道無情,道有情,費思量
望燕雲,望汴梁,夢一響.
下面附上郭雨昂/李玉剛的版本,唱得也非常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