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分鐘
這部片的視覺效果很有價值,光是要打造高鐵車廂就已經很不容易,而且成果非常逼真,不講可能以為實地取景。列車裡的狹長形空間極為有限,依然設計出大量的動作場面,武打以及群眾暴動。洪子烜導演先前的硬派警匪片《狂徒》、女子拳擊故事《倒數回擊》都是以動作場面見長。《96分鐘》再度聯手兩座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的洪昰顥,端出林柏宏PK蔡凡熙猶如長巷決鬥的一鏡難度硬仗。而且,攝影機要在狹窄空間裡做各式變換運動又是另一項挑戰。
高鐵上有炸彈,這種題材一直以來都很吸引人,《96分鐘》裡有一段很逼人的場面,就是在兩輛行駛中的高鐵,從這輛跳到另一輛,視覺感受真的震撼。(當然,實際邏輯性是另一回事,好比另一場跳出車廂的戲更有點超現實…)。

96分鐘
這部片容易聯想到不久前在N台上映的日片《新幹線驚爆倒數》,都是高鐵炸彈攻擊案件,也同樣交互利用了兩輛行駛中的列車。日片原型是早在1975年的《新幹線大爆破》,日本對於這類型經驗更豐富,而且一直以來還有各式怪獸電影及災難片。新版的《新幹線》有JR東日本特別協助,讓劇組實際使用新幹線車輛以及綜合指揮中心,所以在列車之外,多了高鐵控制中心、政府單位、新聞媒體種種外部視角,因而有更大格局的操作。
《96分鐘》的資源相對匱乏,台灣高鐵並沒有出借空間,劇組就得自己搭建車廂,所以才會出現劇組斥資1.6億的高額成本數字!電影裡就把重心都聚焦在列車裡的人事物。或許也因為台北到高雄96分鐘就到了,不像新幹線行駛3、4小時駛有更長的發揮時間,外部視角就被省略,轟動度只限縮在列車裡就稍稍可惜。
無論如何,這畢竟是我們搭過的高鐵樣貌啊,熟悉的路線各站,尤其一開場就毫不客氣,直接把災難現場設置在信義威秀影城,以及對面的百貨商場,共鳴度絕對很高。

96分鐘
男主角林柏宏有很多勇猛頑強的表現,就是一種英雄人物的設計。在多數可以想像得到的角色樣貌中,王柏傑的物理補教名師反而有比較靈活的細節,顯得比較有趣。值得一提的是,宋芸樺和王柏傑這兩位在裡面都非常會哭,眼淚以及鼻涕都很有戲,這部片就是要看銀幕愈大愈好,看電影技術,也可以看清楚他們的鼻涕眼淚。
演員陣容是華麗一大排,但少數也有期待稍稍落空的,譬如巫建和(難道是當作誰是兇手的障眼法嗎),以及黃奇斌(為什麼黃奇斌接到的角色大概都是這樣,未來請各劇組給他更多的篇幅試試好嗎)。
《96分鐘》做為台灣第一部高鐵災難電影,很滿的娛樂性,加上亮眼的卡司陣容及製作技術,值得大銀幕一看。

9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