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或做健檢,常會看到一句:「今日要驗尿」
可能會冒出兩個疑問:
- 需要憋尿嗎?
- 可以先上廁所嗎?
一般尿液檢驗(routine urine test)
- 檢查目的:糖尿病、腎臟功能、泌尿道感染等基礎檢驗。
- 注意事項:
- 不需要特別憋尿。
- 一般是採「中段尿」:先排掉前段,再收集中間那段,避免雜質或細菌干擾。
- 若是例行健檢,通常要求「第一次晨尿」最佳,濃度較高,檢測較敏感。
超音波檢查:需要膀胱當「透鏡」的情況
- 經腹部攝護腺超音波
- 婦科子宮、卵巢超音波(經腹部方式)
- 膀胱超音波
原因:膀胱內要有液體,才像「放大鏡」一樣把子宮、卵巢、攝護腺等器官襯托出來,看得更清楚。
注意:檢查前請多喝水,避免先排尿。
不需要憋尿的影像檢查
- 腎臟超音波(可直接觀察,不需膀胱配合)
- 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直接貼近攝護腺,不需要膀胱充盈)
- 經陰道婦科超音波(直接貼近子宮與卵巢,不需膀胱幫忙)
小提醒
- 驗尿 vs. 做超音波是不同需求:有時候健檢流程會先「驗尿」,又要「婦科超音波」,最好先確認流程,避免憋太久。
- 看到字眼就知道要不要憋:
- 出現「routine urine test」、「尿液分析」=不用特別憋。
- 出現「經腹部」「pelvic」「prostate」「bladder」=請憋尿漲膀胱!
結語
驗尿與影像檢查的「小細節」常被忽略,其實掌握幾個關鍵字就能省掉困擾。
下次健檢或回診,看到檢查單,可以自行先判斷:
我可以尿完再出門,還是現場再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