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早就在社群平台上看過很多人推薦這本書,甚至每次經過書店排行榜又發現這本書怎麼還在架上😂,我第一次知道這本書,也是年初時在臉書被推播別人及書商寫的推薦文章,想說怎麼會有書一定要看紙本,而且讀者還這麼團結都不暴雷,就像組成了一個小社群,有自己的秘密一樣,想加入會員必須得讀過書才行。
畢竟那時廣告都在打「只有紙本書才能實現」、「恐怕只有台灣能做到完美翻譯了」這麼充滿神秘感又特別尊榮(?)的文案,不過光是這兩點就能略知一二,大概與書的排版脫不了關係。2023年在加拿大購入一台電子書後,實際操作發現能自由放大縮小字體,也就是說整個排版及頁數都會隨之更動,的確是讓人只會專注在文字上。但身為一個讀完書、已經成為保密俱樂部會員的我,當然不能破壞遊戲規則,只希望未來的我還記得自己在這篇心得給自己留下的暗示在說什麼,哈。
首先關於透明,這本書的書腰就非常具像化的體現什麼是透明XD,我對於這種特殊材質或呈現質感的東西很有好感,出版社也是非常細心地選擇了與書本相符意涵的產品,最可怕的是連書腰這種常常被拿來當書籤的東西,居然也做到書本裡要求的透明了...。另外,在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察覺到紙質相較其他書籍稍微偏薄了點,這件事在買書的時候不會發現,因為《透明》都是包膜在賣的,也沒辦法先偷看,可謂防雷到家。紙質薄也是有用途的,除了薄一點看起來也透明點外,在充滿陽光的地方下看,某些東西的透明感也能顯現出來,雖然說我是看到中後段才發現這點的,跟故事主角燈真一樣XD。
那時打開書隨意翻翻,第一個發現的是「斷句斷得很乾淨」,畢竟身為一個假書蟲,就喜歡書買來養在家裡(?),我真正開始看的時候都已經8月底了哈哈哈。也就是說我常常書看到一半就放著,普通書的排版讓我必須得把一章節看完,或找到適合斷句、已進入下一段劇情的地方才能插著書籤開始遺忘我還在看這本書,不然下次回來要接上劇情更困難;但《透明》根本是我這種懶人的福音!每一頁都是斷得乾乾淨淨,我可以在每個地方處處留情!(?,難怪這麼快就發現這點特殊之處😂
其實在書店還沒入手前,要想先猜出一點蛛絲馬跡,可以在封底就看出。沒看過有人的簡介打得這麼整整齊齊XD,這樣各位在拆膜後,也會開始像書中人一樣,一點點想找出到底這本書為什麼取名《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書中《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是知名推理作家宮內彰吾的未出版遺作,而現實生活中《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則是作者衫井光留給我們一起抽絲剝繭的傑作。讀者彷彿就是藤阪燈真,我們在解的是一樣的謎。本書同時也是推理小說,把劇情及現實穿插的完美無缺。
劇情面的話其實故事不難猜,頁數也不多 (光是排版就要累死了),是大作家私生子受正牌的兒子委託要找作家爸爸生前的遺作稿件,一路上拼湊線索的情節。裡面有很多問題也許沒有答案,不過那也不重要了,因為隨著結局浮出水面,你我早就已成書中人。
無論看上去再怎麼無窮透明、宛如無物的海,也必定存在著底面。那裡沉積著純淨潔白的細沙,人們也能在沙中埋下言詞。只要足夠透明--終將有人會找到那些埋藏的東西。
我們也會從那三格空白中,發現衫井光想對我們說的話。
「 」 送給相知相識,擦肩而過,漸行漸遠的每個人。
p.s. 然後真的很佩服譯者簡捷還有責任編輯蔡承歡,要這樣完整傳達原書意涵又能配合調整格式排版,需要花很多精力跟時間改文字,太厲害了,送上膝蓋。🙇♀️🧎♀️
p.s.s 剛剛把書收起來前再翻最後一次,又發現怎麼連折口處的作者譯者介紹文字都這麼整齊,真的是細心到要哭了的程度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