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再看已成書中人 (微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相信大家早就在社群平台上看過很多人推薦這本書,甚至每次經過書店排行榜又發現這本書怎麼還在架上😂,我第一次知道這本書,也是年初時在臉書被推播別人及書商寫的推薦文章,想說怎麼會有書一定要看紙本,而且讀者還這麼團結都不暴雷,就像組成了一個小社群,有自己的秘密一樣,想加入會員必須得讀過書才行。

畢竟那時廣告都在打「只有紙本書才能實現」、「恐怕只有台灣能做到完美翻譯了」這麼充滿神秘感又特別尊榮(?)的文案,不過光是這兩點就能略知一二,大概與書的排版脫不了關係。2023年在加拿大購入一台電子書後,實際操作發現能自由放大縮小字體,也就是說整個排版及頁數都會隨之更動,的確是讓人只會專注在文字上。但身為一個讀完書、已經成為保密俱樂部會員的我,當然不能破壞遊戲規則,只希望未來的我還記得自己在這篇心得給自己留下的暗示在說什麼,哈。

首先關於透明,這本書的書腰就非常具像化的體現什麼是透明XD,我對於這種特殊材質或呈現質感的東西很有好感,出版社也是非常細心地選擇了與書本相符意涵的產品,最可怕的是連書腰這種常常被拿來當書籤的東西,居然也做到書本裡要求的透明了...。另外,在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察覺到紙質相較其他書籍稍微偏薄了點,這件事在買書的時候不會發現,因為《透明》都是包膜在賣的,也沒辦法先偷看,可謂防雷到家。紙質薄也是有用途的,除了薄一點看起來也透明點外,在充滿陽光的地方下看,某些東西的透明感也能顯現出來,雖然說我是看到中後段才發現這點的,跟故事主角燈真一樣XD。

那時打開書隨意翻翻,第一個發現的是「斷句斷得很乾淨」,畢竟身為一個假書蟲,就喜歡書買來養在家裡(?),我真正開始看的時候都已經8月底了哈哈哈。也就是說我常常書看到一半就放著,普通書的排版讓我必須得把一章節看完,或找到適合斷句、已進入下一段劇情的地方才能插著書籤開始遺忘我還在看這本書,不然下次回來要接上劇情更困難;但《透明》根本是我這種懶人的福音!每一頁都是斷得乾乾淨淨,我可以在每個地方處處留情!(?,難怪這麼快就發現這點特殊之處😂

其實在書店還沒入手前,要想先猜出一點蛛絲馬跡,可以在封底就看出。沒看過有人的簡介打得這麼整整齊齊XD,這樣各位在拆膜後,也會開始像書中人一樣,一點點想找出到底這本書為什麼取名《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書中《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是知名推理作家宮內彰吾的未出版遺作,而現實生活中《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則是作者衫井光留給我們一起抽絲剝繭的傑作。讀者彷彿就是藤阪燈真,我們在解的是一樣的謎。本書同時也是推理小說,把劇情及現實穿插的完美無缺。

劇情面的話其實故事不難猜,頁數也不多 (光是排版就要累死了),是大作家私生子受正牌的兒子委託要找作家爸爸生前的遺作稿件,一路上拼湊線索的情節。裡面有很多問題也許沒有答案,不過那也不重要了,因為隨著結局浮出水面,你我早就已成書中人。

無論看上去再怎麼無窮透明、宛如無物的海,也必定存在著底面。那裡沉積著純淨潔白的細沙,人們也能在沙中埋下言詞。只要足夠透明--終將有人會找到那些埋藏的東西。

我們也會從那三格空白中,發現衫井光想對我們說的話。

「   」 送給相知相識,擦肩而過,漸行漸遠的每個人。

p.s. 然後真的很佩服譯者簡捷還有責任編輯蔡承歡,要這樣完整傳達原書意涵又能配合調整格式排版,需要花很多精力跟時間改文字,太厲害了,送上膝蓋。🙇‍♀️🧎‍♀️

p.s.s 剛剛把書收起來前再翻最後一次,又發現怎麼連折口處的作者譯者介紹文字都這麼整齊,真的是細心到要哭了的程度QA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ollinの秘密花園🎐
0會員
3內容數
只是我天馬行空的秘密基地,不介意的話這裡還有顆懶骨頭可以一起廢 :)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擱置在書櫃上許久,前幾天順手拿下時也沒有多看介紹就直接開讀,先說讀後的簡單感想 ─── 非常喜歡!其實讀文學小說我偏向不看太多詳細介紹就直接進入故事,這種冒險的感覺很棒。
Thumbnail
擱置在書櫃上許久,前幾天順手拿下時也沒有多看介紹就直接開讀,先說讀後的簡單感想 ─── 非常喜歡!其實讀文學小說我偏向不看太多詳細介紹就直接進入故事,這種冒險的感覺很棒。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這就是個分眾時代,你永遠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你的目標族群?你有沒有可能就那麼恰好地,在哪個瞬間,得到了珍貴的、你完全沒有料想過的青睞!或者再從這樣的過程中,漸漸地建立起小小的讀者群,少少的,始終專一、忠誠的讀者!
Thumbnail
這就是個分眾時代,你永遠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沒有你的目標族群?你有沒有可能就那麼恰好地,在哪個瞬間,得到了珍貴的、你完全沒有料想過的青睞!或者再從這樣的過程中,漸漸地建立起小小的讀者群,少少的,始終專一、忠誠的讀者!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創造生命的奇蹟》這一本書...
Thumbnail
《創造生命的奇蹟》這一本書...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使然,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於是買回來閱讀.讀完此書,真的是有讓我眼神為之一亮.🤨 因為我可以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真的很值得閱讀,思考與學習.👍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使然,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於是買回來閱讀.讀完此書,真的是有讓我眼神為之一亮.🤨 因為我可以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真的很值得閱讀,思考與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