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好書 >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書之封面與作者介紹

書之封面與作者介紹


書之封底與內側

書之封底與內側


瑞典最暢銷心靈書, 連續三年獲獎不斷 !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 最動人的生命體悟.

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 返鄉後的憂鬱巨浪, 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 這句話, 成了他一生的金言, 也將帶你擺脫焦慮風暴, 生命備受鼓舞 !

< 以上文字 摘自 書本的封面 >


比約恩 納提科 林德布勞 /

卡洛琳 班克勒 / 納維德 莫迪里  著

郭騰堅  譯 先覺出版社

2023年 2 月 初版 2023年 4 月 10刷

p.s 此書應該銷售得不錯, 2 個月內就有 10 刷 !


🛒 好奇心使然 ~~

當自己在網路要購買其他書時, 就找了找這本書, 想看看是否要一起放入購物車購買...


看到網站上介紹此書, 多個獲獎紀錄與 29 國翻譯出版, 以及書封底的 --

" 瑞典每 30 個人就有 1 個人看過這本書 !

一句簡單又神奇的箴言, 為你在困頓中找到撫慰與前進的勇氣 ! "


基於好奇心使然, 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 ? 於是買回來閱讀.

讀完此書, 真的是有讓我, 眼神為之一亮. 🤨

因為我有些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

真的很值得閱讀, 思考與學習. 👍


😄 親切又可愛的自述方式

作者 比約恩 以文字自述, 詳實坦誠的方式, 透過文字來與你談談他的個人體驗與經歷.

他著重於分享, 以文字描述其內在思考的過程, 搭配自身的實例, 並舉例來做說明, 全無艱澀難懂的字句, 只有剖心掏肺的感言, 字字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都是由心而出, 只想與你分享他的經歷, 並提供你可以參考與理解的內容, 也希望可以以他為鏡, 不再遭受莫名或不必要的苦楚, 可以活出自己內心中的智慧 -- 大我, 不被聲音大又擾人的小我所掌控.

作者文字中所帶來的魅力, 讓你可以充分感受到, 他是如何剖析自己, 讓讀者可以知道, 原來, 他也和我一樣, 有各式各樣的負面念頭, 且看他如何來應對, 他所找到與學習到的要訣又是些什麼, 有些也是幽默有趣, 有些也是很簡單.

那些一次次的經歷, 都是他經歷體驗後的結晶, 加上向其他前輩學習並內化成為自己的方式. 除了讓人看了後會感覺到, 他實在很親切可愛, 也是很實際可以學起來的技巧.

他所遭遇的人事物, 也都是我們可能會遭遇到的情境. 只要是身為人, 在社會中生存, 人與人的互動, 如何合作, 如何生存, 還是都要一一面對.

可貴的是, 透過其思考的過程呈現, 也可多理解到他在其中的轉換, 前後的變化, 最後發現, 原來都是自己的念頭讓自己痛苦, 而我們是可以學習如何和念頭說 :

謝謝你喔 ! 再聯絡吧 !

只要一次次學習與練習, 給自己一些寧靜獨處的時光, 聆聽內在的聲音, 你就會知道自己該如何做.


🎃 念頭, 人人都有, 該如何面對因應呢 ?

除了閱讀這本書外, 更建議的是, 搭配之前我介紹過的書 --

<推薦好書>無,生命的最佳狀態--用科學方法消除痛苦與不安

將這兩本書一起閱讀, 會對自己的腦中的念頭生出的機制, 有更多些了解與理解, 也好更能幫助自己找到或面對念頭的有效方式.


🎁 佛法中的智慧

如同 書中第11章 所言 --

在我的世界裡, 所有重要的問題, 佛陀都能解答. p 65


我也是如此認為.

十幾年前開始接觸學習佛法, 在前2-3年就發現到, 原來人生中所遭遇到的事,

佛法中都有答案 !! 端看你願不願意去做而已.


當我們以自己頭腦所出現的所有想法念頭為真時, 往往是因自己的單一角度, 感受與偏見所致, 最後導致我們應對 / 做事綁手綁腳, 執迷於要去掌控所有, 以為要去擁有更多, 要去填充填滿我們的居住空間, 殊不知最後都變成束縛, 累贅與包袱.


佛法中的智慧是教導我們要學會保留空與無. 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 沉靜自己的心, 回歸心中的佛性, 智慧才能自然而生.

因緣生滅, 自有其道. 隨順因緣, 反倒是順勢而為, 更能早日解脫痛苦.


對眾生慈悲, 其實更是對自己的慈悲.

無常, 看似無情, 卻是真理. 不論好壞, 都有過去 / 結束的時候.


📕 書中文字摘要 --

## 練習放手是我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這項智慧真是太重要了. 越來越能放手, 我們就會受益無窮. 要擺脫那些讓我們受傷, 感覺委曲, 無用, 孤獨, 恐懼, 悲傷和憤怒的念頭, 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掉, 就算它們是對的. 當然, 說很容易, 做起來很難. 但有一點很重要 : 我們最難放下的念頭, 到頭來往往對自己的傷害最大. p 84


## 阿迪亞香提說, 你們知道嗎 ? 如果你不盲目地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 如果你能全神貫注 ( 而且心只在當 下 ) , 如果你的注意力不被拉走, 就會發現一項基本的原則. 也就是整個宇宙根據以下原則運行 :

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

就會知道

你需要知道的事.

如果習慣以更多的信任過生活, 也可以且勇於放掉對控制與預測未來的虛妄企圖時, 我們就能達到自由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放下念頭與控制, 轉向內心並聆聽, 活在當下, 定時在平靜中休息, 活在信任中. 這一切都是為了探索能否有機會找到比念頭更真實, 更寶貴的事物.

你的記憶會受到強烈情緒的塑造與制約.

人天生會記得讓情緒動的事情, 尤其是痛苦和可怕的經歷. p 126-128


## 只要你無法對自己慈悲, 你對他人的慈悲就永遠有缺漏, 也有些脆弱. 為了在愛中成長, 我們也需要將慈悲引向內心. 可惜的是, 我覺得許多人都忘記這一點, 並沒有將它當作優先事項. 我們很容易變得苛刻, 自我批評, 因而忽略了自己也是一個需要被慈悲對待的人, 尤其是當我們覺得很不舒服的時候.

如果能帶著更多敏感度, 耐心與同理心來對待我們內心的傷痛, 那該有多好 ? 對於我們的痛苦, 如果能透過真誠和誠實的方式提出以下問題來應對時, 那不是很有價值 ? --

" 這一刻, 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 使我不必長時間, 無謂地有這種感覺 ? 有什麼是我可以為自己做的, 讓我更容易做自己 ? "

我們應該進到那個受傷處, 並試著盡自己所能地用更多慈悲和理解來看待它. 來看看我們是否找到正視黑暗念頭的方式, 將他們帶到光明中, 又不會相信它們的內容.

如果我們可以用更諒解, 容忍的眼光看待自己, 自然就會以這種方式對待周遭的人. 不過只要我們繼續以嚴酷苛刻的角度檢視自己, 就無法用全心全意的愛對待他人.

有件事銘記在心, 對自己會有好處, 那就是 :

我現在有盡力而為. 其他人也有盡力而為. 但大多數人幾乎總是想把事情做好. 有時候, 結果不會如自己所願. p 159-161


以下拍了書中部分內容, 可以看我畫線部分的文字內容, 部分有些不清晰, 還請包涵.

第 6 章 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第 9 章 當下的智慧

raw-image



第 10 章 古怪的群體生活

raw-image
raw-image


第12章 自媚的智慧

raw-image


raw-image


第 16 章 自願的心理痛苦


raw-image


raw-image


第 21 章 人生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

raw-image


raw-image


本文相片為自行拍攝

avatar-img
69會員
61內容數
人人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視野,以自己的體會來閱讀生活/生命/世界,分享自己的觀察角度與發現. #花草世界觀察與相片 #當季蔬食生活與食療養生 # 小故事分享 #生活感悟/智慧佳句 #書籍閱讀推薦 #電影電視劇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敏的天空 的其他內容
你的周圍環境,需要整理嗎?你的心,需要整理嗎?你的人生,需要整理嗎?書中談論到需要斷捨離的面向,除了外在環境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時間管理與方法,如何面對拖延,物品整理,購物欲,飲食,到內在的心,內心的成長與覺悟......等於全身心內外都需要檢視調整,才能擺脫負面能量對我們的拉扯與牽制.
這是本很值得購買,細細閱讀的一本書.看完書,會對自己思路的覺察與控制有所理解與提升.有助於理解自己,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容易閱讀,可畫下自己的重點,重複翻閱理解的一本書.
你的周圍環境,需要整理嗎?你的心,需要整理嗎?你的人生,需要整理嗎?書中談論到需要斷捨離的面向,除了外在環境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時間管理與方法,如何面對拖延,物品整理,購物欲,飲食,到內在的心,內心的成長與覺悟......等於全身心內外都需要檢視調整,才能擺脫負面能量對我們的拉扯與牽制.
這是本很值得購買,細細閱讀的一本書.看完書,會對自己思路的覺察與控制有所理解與提升.有助於理解自己,幫助他人,提升自己.容易閱讀,可畫下自己的重點,重複翻閱理解的一本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光是看到書名就感到好奇,「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最後一堂課」這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在腦海中浮現好多畫面,便也開始翻閱起書來了。這本書是作者親身經歷所見所聞而成的,即使到了生命的尾聲,依舊散發著溫暖與積極,「或許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沙漏上半部還剩下多少細沙」,「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告別」,「唯一能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4篇心得(122頁-166頁) #我從未懷疑自己僧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凌晨0:47 考慮了三天, 總算決定要買哪一本書了-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等書拿到之後也是會持續的分享讀書心得給大家喔 這一個禮拜總共收到了六本推薦書(我文章下面會貼大家的書單) 所以我從這六本裡面選一本 謝謝所有追蹤我臉書粉專的病人、朋友、臉書好友們、方格子好友們,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對書籍《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的閱讀心得和金句。內容包含對生活態度、自我覺察、DEI議題等多方面的分享和感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
《我可能錯了》 中譯版在去年一月上市,隨即出現在各個平台,甚至被多位說書人、藝人等稱為他們2023年最喜歡的一本書,在好奇心驅使下,上了圖書館系統預約,半年後,我終於讀到它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光是看到書名就感到好奇,「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最後一堂課」這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在腦海中浮現好多畫面,便也開始翻閱起書來了。這本書是作者親身經歷所見所聞而成的,即使到了生命的尾聲,依舊散發著溫暖與積極,「或許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沙漏上半部還剩下多少細沙」,「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告別」,「唯一能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4篇心得(122頁-166頁) #我從未懷疑自己僧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凌晨0:47 考慮了三天, 總算決定要買哪一本書了-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等書拿到之後也是會持續的分享讀書心得給大家喔 這一個禮拜總共收到了六本推薦書(我文章下面會貼大家的書單) 所以我從這六本裡面選一本 謝謝所有追蹤我臉書粉專的病人、朋友、臉書好友們、方格子好友們,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對書籍《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的閱讀心得和金句。內容包含對生活態度、自我覺察、DEI議題等多方面的分享和感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
《我可能錯了》 中譯版在去年一月上市,隨即出現在各個平台,甚至被多位說書人、藝人等稱為他們2023年最喜歡的一本書,在好奇心驅使下,上了圖書館系統預約,半年後,我終於讀到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