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這裡是推理初心者夜祢子Yoneko 。
上次曾經和大家分享過橫山秀夫的社會派作品,今天將討論在世界各地知名度都極高的社會派作家東野圭吾,所創作的《嫌疑犯 X 的獻身》。先別說內容如何,這部小說可說是膾炙人口,不僅翻拍成電影廣為人知,今年在台灣還要上演舞台劇的版本呢。老實說Yoneko 非常好奇這部小說怎麼改編成舞台劇?推理類型的舞台劇並不多見,如果做得好的話或許會開闢一個嶄新的戰場。
Yoneko 對社會派可說是毫無感情,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想要站在中立的角度來評論這本小說,本質上有哪些優缺點,是不是值得一看的作品。
總之,不管你是東野的書迷還是不認識東野想入坑的朋友,就來看看我對於本書的讀後評價吧~
GoGo~~
《嫌疑犯X的獻身》| 東野圭吾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8/08/05
ISBN :9784167110123
整體評分:★★★★(3.7) 題材: ★★(2.5) 敘事手法&文筆:★★★ 閱讀樂趣: ★★★★(3.8) 詭計: ★★★ 新手友善:★★★★★ (滿分5分)
「開宗明義式」的推理,脈絡與情節相對單純
花岡靖子與前夫富樫慎二離婚以後,與女兒美里相依為命。然而不管兩人搬到哪裡,前夫都不斷地上門來騷擾、借錢,糾纏不清。
某天,在一場意外發生之後,母女兩人的命運陷入危機,「嫌疑犯X」決定出手相助,運用他的邏輯與思考能力,安排了一個又一個詭計,付出他所能付出的一切,只為了守護花岡母女的幸福。
這部小說採用社會派常見的「開宗明義」敘事手法,意即從一開始就知道兇手是誰、如何行兇的全部過程,但接下來端看兇手如何與警方/偵探鬥智鬥勇?雙方孰勝孰敗?(兇手是誰我可沒說)
好了,聽到這裡許多本格推理迷們就想直接轉台了——對,Yoneko 也是這樣想的——但是先別走,我們暫且留下來,看看他想要必啥物蚊(台語:搞什麼把戲)?
通常這種開宗明義的推理方法,要維持故事可看性的條件,就是偵查/反偵查的方法以及不斷出現的干擾要素。其中又可以分成兩種類型:從警方/偵探出發,早已知道兇手是誰,但是礙於兇手實在太過狡猾,必須努力想辦法證明是他做的;第二種則是站在兇手的角度,運用豐富的反偵查知識,躲避警方的追緝。
當然,這部小說採用哪一種方法,大家自行閱讀就會知道了,不過Yoneko 覺得在整個案件過程中,蠻多懸念拋出,無法確定警方/偵探方會不會查到證據,會讓人被勾起繼續看下去的興趣。原本以為這種開宗明義的犯罪會很單調無聊,但看完之後覺得其實體感上還不錯。雖然目的單純,一線到底,但情節算是緊湊,不少次都讓人期待,劇情會不會就此反轉?較能維持新鮮感和樂趣直到看完。
較少提供線索讓讀者參與推理,但期待轉折的過程還是有樂趣
還有一個特色,也是和傳統本格推理不太一樣的地方。即不太存在所謂讀者公平性的原則,而是隨著劇情發展,直接逐步揭露出主角們所做的事、安排的詭計,讀者只有等著做出拍手叫好、或倒讚噓聲這兩種反應,也不能提出對於案件可能性的另一種想法。(畢竟兇手就自己說他是這樣做的,你不滿意也沒用)
這也是有些本格推理迷或是推理作家無法買單的部分,畢竟有些人堅持推理必須是謎團--線索--做出推理這樣的結構進行,而不能直接披露事實,不給讀者參與的機會,直接強迫餵食。
但Yoneko 覺得這部當中,東野算是處理得不錯了,詭計的部分合乎邏輯因此能夠說服我,也有夠多緊張刺激的時刻引發懸念,讓我會願意看下去。
另外一個能彰顯社會派特色的元素是,以愛情為核心基調發展起來的推理。這個主題能夠吸引某些讀者的興趣,同時跳脫出常見的為了利益或是邪念,而犯法、犯罪的形式。
推理之外:自以為是的男性,與幻想的英雄主義?
Yoneko 想要給這部小說負評的其中一件事,是關於推理詭計以外的部分。
眾所周知,東野圭吾的小說經常被詬病的,就是有時會出現疑似性別歧視的情節描述。這部作品中也十分刻板印象地把女性塑造成「需要被保護的弱者」,而這位「嫌疑犯X」則是十分偉大的奉獻者、犧牲者,並未與她們有實質的關聯性,就突然跑出來,說要解救她們與水火之中......
這種一廂情願的自負,以及略顯極端、令人感到沉重的付出方式,某種程度上還是滿自以為是、沙文主義和英雄主義的,Yoneko 情感上有點無法苟同。
不過或許,作者是否有置入個人的性別觀點,這部分還是見仁見智,以推理的觀點來說,這個作品是有趣而且別出心裁的,運用比較少見的切入角度來敘寫案件,進行邏輯推演,是少數Yoneko 覺得有樂趣的社會派作品。(喂
如果跟我一樣是本格推理迷的話,也可以閱讀看看合不合口味唷~~
那麼今天分享書評就到這裡啦~~
我是推理初心者夜祢子Yoneko ,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可以按愛心、追蹤或是加入我的沙龍,期待下次繼續分享更多推理作品。
下次見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