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筆記整理:《精通機器學習|使用Scikit-Learn, Keras與TensorFlow 第三版》CCChen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嗨 我是CCChen

預計11/08參加AI中級第二場考試

本次學習策略是閱讀專業書本,增加知識累積量.

同時運用AI提示詞優化設計,嘗試自動化整理閱讀筆記.

以下書本為iPAS官方推薦考試參考書本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精通機器學習|使用Scikit-Learn, Keras與TensorFlow 第三版》 的閱讀整理

raw-image

書本資訊:

·       書名:《精通機器學習|使用Scikit-Learn, Keras與TensorFlow 第三版》

·       作者: Aurélien Géron 譯者: 賴屹民

·       出版社:歐萊禮

·       出版日期:2024/01/04

·       ISBN:978-1098125974

·       頁數:約 834–864 頁

·       主要工具: Scikit-Learn, TensorFlow, Keras, Python


書本摘要:

《精通機器學習》第三版是一本為有程式基礎的讀者,從零開始建構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知識體系的綜合指南。

本書延續了前兩版的實務風格,透過大量的程式碼範例,讓讀者能夠親手實作各種模型,而非僅限於理論學習。

全書的內容安排十分有邏輯。它從機器學習的基礎概念和專案開發流程說起,介紹了如何處理數據、選擇模型,並進行訓練與評估。

接著,本書深入探討了多種經典演算法,包括支援向量機、決策樹和隨機森林。此外,也詳細介紹了集成學習與降維等重要技術。

最值得關注的是,第三版大幅更新了深度學習章節,除了原有的卷積神經網絡 (CNN) 與循環神經網絡 (RNN) 外,更加入了Transformer這類在自然語言處理和視覺領域取得巨大突破的架構。

這使得本書不僅能幫助讀者掌握傳統的機器學習任務,更能為進入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世界打下堅實基礎。

在實務應用方面,本書介紹了如何使用 Scikit-Learn 進行快速開發,並透過 Keras 與 TensorFlow 建構複雜的神經網路。

新版也加入了 MLOps (機器學習維運) 的概念,包含模型部署、版本控制與大規模分散式訓練等,讓讀者不只會訓練模型,更能將其部署到生產環境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端到端 (end-to-end) 解決方案。

本書旨在讓讀者在掌握理論的同時,也具備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是機器學習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的必備工具書。

3個書本精華重點:

  1. 實作導向: 透過大量的 Python 程式碼,將複雜的理論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實務步驟。
  2. 完整技術棧: 從經典 ML、深度學習到 MLOps,涵蓋了完整的機器學習生命週期。
  3. 技術更新: 納入最新的深度學習模型架構,如 Transformer 與 GenAI 概念,緊跟產業趨勢。


目錄與章節重點

  • 第一部分:機器學習基礎
    • 第一章:機器學習概覽
    • 第二章:機器學習專案端到端流程
    • 第三章:分類與模型訓練
  • 第二部分:經典機器學習演算法
    • 第四章:支援向量機 (SVM)
    • 第五章:決策樹與隨機森林
    • 第六章:集成學習 (Bagging, Boosting, Stacking)
    • 第七章:無監督式學習與降維 (PCA, t-SNE)
  • 第三部分:深度學習
    • 第八章:神經網路基礎與TensorFlow 2.0
    • 第九章:卷積神經網絡 (CNN)
    • 第十章:循環神經網絡 (RNN) 與長短期記憶網絡 (LSTM)
    • 第十一章:Transformer與注意力機制
  • 第四部分:強化學習與生成式模型
    • 第十二章:強化學習核心概念
    • 第十三章:生成對抗網絡 (GAN)
    • 第十四章:變分自編碼器 (VAE) 與 Diffusion Models
  • 第五部分:機器學習維運與實務
    • 第十五章:模型部署與服務化 (API)
    • 第十六章:分散式訓練與大規模資料處理
    • 第十七章:MLOps與生產環境的挑戰

10大核心概念摘要:

  1. 專案流程: 將機器學習從發想轉為實際產品的端到端工作流程,包含數據處理、模型訓練與部署。
  2. 梯度下降: 最佳化演算法的核心,透過反覆計算與調整參數,找到模型損失函數的最小值。
  3. 過度擬合: 模型在訓練數據上表現極佳,但在未見過的數據上表現差,代表模型學到太多雜訊。
  4. 支持向量機 (SVM): 一種強大的分類器,透過找到一個最佳超平面來區分不同類別的數據。
  5. 集成學習: 結合多個簡單模型的預測結果,以產生一個更強大、更穩健的最終模型。
  6. 卷積神經網路 (CNN): 專門用於圖像處理的神經網路,其核心是卷積層,能有效提取空間特徵。
  7. Transformer: 一種基於注意力機制的深度學習架構,能夠有效處理序列數據的長距離依賴關係。
  8. 生成對抗網絡 (GAN): 由「生成器」與「判別器」互相對抗訓練,用於產生逼真的新數據。
  9. 強化學習: 讓代理人透過與環境互動、獲取獎勵與懲罰,來學習如何做出最佳決策。
  10. MLOps: 結合了 DevOps 的概念,旨在將機器學習模型的開發與部署過程自動化、標準化與持續化。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核心內容精華整理:

《精通機器學習》第三版的核心在於為讀者提供一個從理論到實務,由淺入深的全面學習路徑。本書一開始便強調機器學習專案的生命週期,從資料的準備與探索開始,介紹如何將原始數據轉化為模型能理解的特徵,並透過各種交叉驗證技術來客觀評估模型性能。這部分為後續的演算法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經典演算法部分,本書詳細介紹了幾種核心模型。

支持向量機 (SVM) 的幾何直觀解釋及其在非線性分類上的應用,讓讀者理解其如何透過核函數 (Kernel trick) 解決複雜問題。

決策樹與隨機森林則以其高可解釋性與強大的預測能力被重點介紹。

此外,集成學習作為一個核心主題,詳盡闡述了Bagging(如隨機森林)、Boosting(如 Gradient Boosting)等技術,展示了「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如何將多個弱分類器結合為一個準確度極高的強模型。

進入深度學習部分,本書以 Keras 和 TensorFlow 作為工具,從底層的神經元與層次開始,逐步介紹如何建構與訓練一個完整的神經網路。

新版在 Transformer 的介紹上特別著重,解釋了注意力機制如何突破了傳統 RNN 在處理長序列時的瓶頸,這對於理解當前主流的 LLM 模型至關重要。

讀者將學會如何應用 CNN 於圖像辨識,RNN/LSTM 於序列數據處理,並透過 Transformer 處理更複雜的 NLP 任務。

除了監督式學習,本書也深入探討了非監督式學習與生成式模型。

PCA 作為最常見的降維演算法,其原理與應用被清晰地解釋。

GANVAE 的介紹則讓讀者認識到 AI 不僅能分析數據,還能創造全新的數據。

最後,本書將視野拉高至實際應用,探討如何將訓練好的模型進行部署

這部分引入了 MLOps 的概念,涵蓋了模型版本控制、API 服務化與分散式訓練等,將理論與實務完美銜接,確保讀者能夠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環境。

5個技術架構圖:

  1. 機器學習專案端到端流程
    • 從「數據」開始,經過「數據清理與特徵工程」➔「模型訓練與評估」➔「模型部署」➔「應用與監控」的完整循環。
  2. 神經網路基本結構
    • 以「輸入層」➔「多個隱藏層」➔「輸出層」的層次結構,展示神經網路的運作原理。
  3. 卷積神經網路 (CNN) 結構
    • 以「輸入圖像」➔「卷積層」➔「池化層」➔「全連接層」➔「輸出」的順序,展示 CNN 如何從圖像中提取特徵。
  4. 長短期記憶網絡 (LSTM) 單元
    • 以圖示展示 LSTM 單元內的「遺忘門」、「輸入門」與「輸出門」如何控制資訊的流動,以解決梯度消失問題。
  5. 生成對抗網絡 (GAN) 訓練流程
    • 展示「生成器」與「判別器」互相競爭的對抗式訓練過程,最終達到平衡。

《精通機器學習|使用Scikit-Learn, Keras與TensorFlow 第三版》完整技術地圖與流程架構

  • 1. 機器學習基礎
    • 目標:認識 ML 問題類型與專案流程。
    • 主要任務:分類、迴歸。
    • 關鍵流程:數據處理、模型訓練、模型評估。
  • 2. 經典演算法
    • 目的:掌握各種特定任務的通用演算法。
    • 有監督:SVM、決策樹、隨機森林。
    • 無監督:PCA、K-Means。
    • 集成學習:透過組合多個模型提升性能。
  • 3. 深度學習
    • 目標:掌握多層神經網路架構。
    • 基礎:神經元、層次、反向傳播、梯度下降。
    • 關鍵架構
      • CNN:專用於圖像。
      • RNN/LSTM:專用於序列數據。
      • Transformer:專用於長序列與注意力機制。
  • 4. 強化學習
    • 目標:透過與環境互動來學習決策策略。
    • 核心:代理人、環境、行動、獎勵。
  • 5. 生成式模型
    • 目標:創造全新的數據。
    • 模型:GAN (對抗式生成)、VAE (特徵壓縮)。
  • 6. 框架與實務
    • 工具:Scikit-Learn (經典 ML)、TensorFlow/Keras (深度學習)。
    • MLOps:模型部署、分散式訓練、生產化。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能力對應分析


IPAS AI 應用規劃師 - 初級能力對應

  • 適用章節:
    • 機器學習基礎: 理解 ML 專案的整體流程與概念,這是最核心的能力。
    • 經典演算法: 熟悉 SVM、決策樹、隨機森林等常用演算法的原理、優缺點與應用場景。
  • 考試準備注意事項:
    • 重點在於廣度而非深度。 了解每個演算法的「作用」與「適用情境」,而非其複雜的數學推導。
    • 注重專案流程的每個環節。 了解資料前處理、特徵工程、模型評估的標準步驟與常見問題。
    • 區分過度擬合與欠擬合,並知道如何解決。

IPAS AI 應用規劃師 - 中級能力對應

  • 適用章節:
    • 深度學習: 必須深入掌握神經網路的運作原理,並熟悉 CNN、RNN、LSTM 與 Transformer 等主流架構。
    • 強化學習與生成式模型: 需理解這些新興技術的核心概念,如 GAN 的對抗式訓練、強化學習的決策流程。
    • 框架與實務: 能夠實際使用 TensorFlow/Keras 等框架建構複雜模型,並了解 MLOps 與模型部署的基本概念。
  • 考試準備注意事項:
    • 注重深度與應用。 需要理解各種神經網路架構的「內部運作原理」,並能判斷在不同任務中應選擇哪種架構。
    • 熟悉框架的實際操作。 能夠寫出簡短的程式碼來實現模型訓練與評估。
    • 關注新興技術。 了解 Transformer 在 NLP 領域的重要性,以及生成式模型(GAN, VAE)的潛力與應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Chen的AI學習分享
1.3K會員
208內容數
關於學習經驗分享, 學習心得, 學習方法與資料整理. 1.已取得2024年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合格 2.已取得2024年 iPAS 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合格 3.已取得2025年 資策會 生程式AI能力認證合格 4.已取得2024年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合格
2025/09/08
嗨 我是CCChen 預計11/08參加AI中級第二場考試 本次學習策略是閱讀專業書本,增加知識累積量. 同時運用AI提示詞優化設計,嘗試自動化整理閱讀筆記. 以下書本為iPAS官方推薦考試參考書本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圖解AI|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技術與原理》 的閱讀整理
Thumbnail
2025/09/08
嗨 我是CCChen 預計11/08參加AI中級第二場考試 本次學習策略是閱讀專業書本,增加知識累積量. 同時運用AI提示詞優化設計,嘗試自動化整理閱讀筆記. 以下書本為iPAS官方推薦考試參考書本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圖解AI|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技術與原理》 的閱讀整理
Thumbnail
2025/09/08
嗨 我是CCChen 預計11/08參加AI中級第二場考試 本次學習策略是閱讀專業書本,增加知識累積量. 同時運用AI提示詞優化設計,嘗試自動化整理閱讀筆記.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大數據分析與資料挖礦 2/e》 的閱讀整理 書本資訊 書名:大數據分析與資料挖礦 (第二版) 作者:簡
Thumbnail
2025/09/08
嗨 我是CCChen 預計11/08參加AI中級第二場考試 本次學習策略是閱讀專業書本,增加知識累積量. 同時運用AI提示詞優化設計,嘗試自動化整理閱讀筆記.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大數據分析與資料挖礦 2/e》 的閱讀整理 書本資訊 書名:大數據分析與資料挖礦 (第二版) 作者:簡
Thumbnail
2025/09/08
分享段落 嗨 我是CCChen 預計11/08參加AI中級第二場考試 本次學習策略是閱讀專業書本,增加知識累積量. 同時運用AI提示詞優化設計,嘗試自動化整理閱讀筆記.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人工智慧導論》 的閱讀整理 書本資訊 書名:人工智慧導論 作者:鴻海教育基金會
Thumbnail
2025/09/08
分享段落 嗨 我是CCChen 預計11/08參加AI中級第二場考試 本次學習策略是閱讀專業書本,增加知識累積量. 同時運用AI提示詞優化設計,嘗試自動化整理閱讀筆記.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人工智慧導論》 的閱讀整理 書本資訊 書名:人工智慧導論 作者:鴻海教育基金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言 讀了許多理論,是時候實際動手做做看了,以下是我的模型訓練初體驗,有點糟就是了XD。 正文 def conv(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1): return 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Thumbnail
前言 讀了許多理論,是時候實際動手做做看了,以下是我的模型訓練初體驗,有點糟就是了XD。 正文 def conv(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1): return 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Trainin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Trainin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Decod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Decod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Attent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Attenti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筆記-曲博談AI模型.群聯-24.0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E88hwx4b0&t=2034s *大型語言模型 三個步驟: 1.預訓練,訓練一次要用幾萬顆處理器、訓練時間要1個月,ChatGPT訓練一次的成本為1000萬美金。 2.微調(
Thumbnail
筆記-曲博談AI模型.群聯-24.0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E88hwx4b0&t=2034s *大型語言模型 三個步驟: 1.預訓練,訓練一次要用幾萬顆處理器、訓練時間要1個月,ChatGPT訓練一次的成本為1000萬美金。 2.微調(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