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渡假村的溫柔反差】
從開羅到亞斯文,再沿著尼羅河搭船抵達路克索。一路上,視線所及的建築泰半破舊,宛如一片無止盡的工地。在埃及,未完工的建物無需課稅,於是,我們所見的城市風景,充滿了停滯與未完待續的滄桑。
我們在黃昏時抵達紅海渡假村,我錯愕地看著五星級渡假村矗立在沙漠中。該如何形容這種感受呢?像是你原本以為拿到的是巧克力,咬下去才知道其實是葡萄乾。說不上好壞,卻充滿了意外。
站在飯店園區入口,周圍環繞著不毛的荒涼沙漠,眼前卻有著精心修剪過的美麗花園及寬廣豪華的歐式現代建築。
但這份錯愕,很快就被眼前的景色沖淡。
挑高的迎賓大廳迴盪著輕柔的鋼琴樂聲,亮晶晶的拋光石英磚地板,反射著中央盛開鮮花的光芒。交織的吊燈與崁燈,編織成一片燦爛。當透心涼的冷氣拂過肌膚,整日的舟車勞頓瞬間消散。

我們將行李送過安檢,服務生便送上一杯冰涼的洛神茶。我瞇起眼睛,心中默念:尼羅河女兒的靈魂,終於返回現代文明了。
在台灣,入住度假村的體驗不少,我總以為台灣的進步是埃及比不上的。但這座位於非洲胡加達的國際連鎖度假村,卻成為我心中目前的第一名。
我的評價讓我自己也難以相信——我熱愛這片多山的土地,不該如此「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但這座度假村的規模與紅海的絕美海景,已經遠超我對海洋度假村的認知。
在這裡,不論是泳池、花園還是海岸,遼闊的佔地讓遊客能三三兩兩地漫步。這裡聽不見喧嘩,也沒有爭先恐後的排隊佔位,只有一派悠閒的氛圍。這是身處擁擠台北的人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寧靜。
我與旅伴像條魚,在不同的泳池裡泅游。乾涸的肌膚獲得水的潤澤,那種相忘於江湖的快感油然而生。
游累了,我們梳洗完畢,踩著輕鬆的步伐走進自助餐廳。
一區又一區、一列又一列的展示櫃,展示著精緻小巧的前菜與五彩繽紛的沙拉。主菜區除了豐盛的各國料理,戶外還有現烤的BBQ烤肉區,牛羊雞魚蝦等任你挑選——不怕你吃,只怕你的胃容量不足。
飯後的甜點,更像是亮麗的寶石,點綴在餐盤上。我用眼睛承裝著滿滿的美食,將它們送進我的記憶倉庫,完成了一場「視吃」的儀式。
在這幾日的餐點中,最讓我著迷的,是台灣購買不到的新鮮椰棗。棕紅色的橢圓形種皮,包裹著軟糯的白色果肉,口味香甜清新。它的種皮不扎口,不似紅棗皮難以吞嚥,也沒有台灣青棗皮的澀口。我迷戀咬破椰棗種皮時,在口內迸發的特殊甜脆滋味,隱約散發出蜂蜜的甜香,著實令人難忘。


隨著夜幕升起,度假村裡幾個舞台同時展開演出,有音樂達人的歌唱秀、也有埃及王權爭奪戰的戲碼。欣賞的遊客座無虛席,充滿樂趣。誰能料到埃及沙漠的夜晚,竟然如此繽紛?

關於紅海的想像--
國中時讀到《聖經·出埃及記》故事:摩西帶以色列人穿過紅海。神秘、崇高、遙遠,是我對紅海的第一印象。
之後再讀到紅海時,多伴隨著蘇伊士運河,彰顯著它的重要經濟、戰略地位。
在我的想像中,紅海是個讓人領略原始自然風光,回歸自我沉澱心靈的療癒之所。
我錯了。
這個度假村腹地的建築物甚廣,足足有十餘棟以上,圍繞著中央區大大小小的泳池,許多歐美觀光客正在池中戲水。沿著中庭步道,一株株陌生卻又似曾相識的椰棗樹搖曳著(因為它與椰子樹同屬棕櫚科,外觀十分相似),抬頭看那一穗穗神奇的椰棗果,豐滿而結實,是沙漠區重要的食物來源和文化象徵,難怪有「生命之樹」之稱號。

步道的盡頭,是綿延的海岸線,沙灘上遍布著大陽傘及躺椅。一旁的吧檯無限量的供應飲料與冰淇淋,一瞬間恍惚,覺得自己彷彿誤入歐美電影的場景,不禁與旅伴相視而笑。
紅海與我認知的大海,大異其趣。由於是自然內海,它沒有大海的奔騰喧囂,更像是座靜謐閃亮的湖泊,溫柔的擁抱住海裡的每位泳客。靠近它,海水至藍至清,吹拂的海風至溫至柔。早上我還沉浸在尼羅河的神廟石壁文明,不過短短數小時,我從千年古文明進入現代的「海風椰影,度假美夢」。

紅海的夜聽不見浪濤聲,高高的天上懸著滿月的光暈,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蘇軾那闕傳誦千古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握不住永恆,但我能擁抱此刻。

領隊推薦我們翌日務必於清晨五點抵達海畔,欣賞紅海的日出,奈何已奔波多日,欲振乏力。幸好毅力十足的同團好友拍攝紅海日出與我們分享----許多人都誤以為是夕陽。但紅海的日出就是如此溫柔又夢幻,它是如此特別。有人說,遺憾是未來的動力。這夢幻的紅海,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再次遇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