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控必讀!淺焙、中焙、深焙差在哪?風味解析一次懂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咖啡控必看!淺焙、中焙、深焙差在哪?風味解析一次懂

咖啡控必看!淺焙、中焙、深焙差在哪?風味解析一次懂

無論你是剛踏入咖啡世界的新手,還是已經每天必須來一杯的咖啡老饕,一定都聽過「淺焙、中焙、深焙」這三個詞。但你真的知道它們差別在哪裡嗎?為什麼同樣是咖啡豆,不同焙度卻能帶來完全不同的風味?這篇文章將一次幫你解析,讓你下次點咖啡或買豆子時,不再困惑。

一、什麼是咖啡焙度?

焙度指的是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的深淺程度。咖啡豆從生豆開始,隨著溫度逐步升高,會經歷「一爆」、「二爆」,顏色由淺轉深。焙度的不同,不僅影響咖啡的外觀,更決定了酸度、甜感、苦味以及香氣層次。

二、淺焙咖啡:果香與酸值的主場

  • 風味特色:明亮的果酸、花香、茶感,風味清爽。
  • 適合產地:衣索比亞、肯亞、巴拿馬等精品豆。

誰會喜歡:喜歡果酸、享受咖啡細緻香氣的咖啡迷。

如果你平常喜歡喝果茶或花茶,那你可能會愛上淺焙。

三、中焙咖啡:酸甜平衡的經典

  • 風味特色:酸度減弱,甜感和醇厚度增加,帶有堅果、焦糖、巧克力風味。
  • 適合產地: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巴西。
  • 誰會喜歡:想要均衡口感、不喜歡太酸或太苦的上班族與日常飲用者。
許多連鎖咖啡店的招牌豆多採中焙,是最容易接受的風味。

四、深焙咖啡:濃烈厚實的口感

  • 風味特色:苦味與厚重感明顯,帶有焦糖、烘烤堅果、黑巧克力甚至煙燻味。
  • 適合產地:印尼、越南,或用於義式拼配。
  • 誰會喜歡:熱愛濃厚咖啡香氣、喜歡拿鐵、卡布奇諾等奶咖的族群。
如果你喜歡喝濃烈的美式或Espresso,那深焙會是你的首選。

五、焙度對應的風味地圖

雖然每個人感受不同,但大致上可以用一句話記住:

  • 淺焙 → 果酸亮麗,清爽如花果茶
  • 中焙 → 甜感平衡,堅果巧克力調
  • 深焙 → 濃苦厚實,最適合奶咖

六、如何選擇適合你的焙度?

  1. 如果你想體驗咖啡的產地特色 → 選淺焙
  2. 如果你追求每天都能輕鬆喝的口感 → 選中焙
  3. 如果你愛濃烈、愛搭奶 → 選深焙

淺焙、中焙、深焙,就像是咖啡世界的三種語言,各自訴說著不同的風味故事。選擇焙度,沒有對錯,只有適合與否。下次走進咖啡館,不妨根據心情挑選一杯,讓味蕾帶你展開一場小小旅行。

作者|啡常時光

咖啡就像一本書,每一個焙度都是不同章節。淺焙是前言,輕盈酸甜;中焙是正文,平衡順口;深焙則像結尾,濃烈餘韻。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在日常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咖啡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啡常時光
31會員
114內容數
啡常時光,邀你慢下來,啜飲一口屬於你的特別時光
啡常時光的其他內容
2025/09/11
你知道台灣和日本的咖啡文化差別嗎?從手沖咖啡到精品咖啡,再到咖啡店生活方式與旅行攻略,兩地的咖啡文化各有特色。本文深入解析 台灣咖啡文化、日本咖啡文化、手沖咖啡技巧,以及咖啡店推薦,幫助咖啡愛好者與咖啡旅行玩家了解更多。
Thumbnail
2025/09/11
你知道台灣和日本的咖啡文化差別嗎?從手沖咖啡到精品咖啡,再到咖啡店生活方式與旅行攻略,兩地的咖啡文化各有特色。本文深入解析 台灣咖啡文化、日本咖啡文化、手沖咖啡技巧,以及咖啡店推薦,幫助咖啡愛好者與咖啡旅行玩家了解更多。
Thumbnail
2025/09/11
在家想沖咖啡卻不知道要買什麼器材?這篇文章整理 咖啡新手必備清單:磨豆機、濾杯(Hario V60、Kalita Wave)、濾紙、手沖壺、電子秤,五樣就能沖出比便利商店更好喝的手沖咖啡!並附上進階器材建議,讓你一步步升級成咖啡達人。
Thumbnail
2025/09/11
在家想沖咖啡卻不知道要買什麼器材?這篇文章整理 咖啡新手必備清單:磨豆機、濾杯(Hario V60、Kalita Wave)、濾紙、手沖壺、電子秤,五樣就能沖出比便利商店更好喝的手沖咖啡!並附上進階器材建議,讓你一步步升級成咖啡達人。
Thumbnail
2025/09/10
許多人在減肥過程中,常聽到一句話:「多喝黑咖啡,可以加速燃脂!」這是真的嗎?還是只是網路謠言?本篇文章將從科學研究、營養觀點與生活實例來破解「喝咖啡減肥」的傳言,並教你正確喝咖啡的方式。
Thumbnail
2025/09/10
許多人在減肥過程中,常聽到一句話:「多喝黑咖啡,可以加速燃脂!」這是真的嗎?還是只是網路謠言?本篇文章將從科學研究、營養觀點與生活實例來破解「喝咖啡減肥」的傳言,並教你正確喝咖啡的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買自己喜歡的濾掛咖啡,或是拿你覺得不太好喝或買錯的(?) 變成冰磚之後會變好喝😆
Thumbnail
買自己喜歡的濾掛咖啡,或是拿你覺得不太好喝或買錯的(?) 變成冰磚之後會變好喝😆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最近外拍都快中暑了 拍片遇到咖啡店是最開心的事 剛好需要採訪工程附近的店家 趁機喝一杯咖啡 順便請教老闆一些咖啡的知識 影片內容是閒聊的過程 我喜歡咖啡 但是並沒有認真研究咖啡 看老闆手沖咖啡這麼講究 才知道原來所有的元素都是影響咖啡美味的要點
Thumbnail
最近外拍都快中暑了 拍片遇到咖啡店是最開心的事 剛好需要採訪工程附近的店家 趁機喝一杯咖啡 順便請教老闆一些咖啡的知識 影片內容是閒聊的過程 我喜歡咖啡 但是並沒有認真研究咖啡 看老闆手沖咖啡這麼講究 才知道原來所有的元素都是影響咖啡美味的要點
Thumbnail
咖啡原豆是什麼?品種 | 產地 | 烘焙 | 保存 | 如何選購 | 沖泡方法 咖啡原豆,通常被稱為生豆,是指尚未烘焙的咖啡豆。這些豆子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咖啡飲品。了解咖啡原豆的知識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品種、產地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
Thumbnail
咖啡原豆是什麼?品種 | 產地 | 烘焙 | 保存 | 如何選購 | 沖泡方法 咖啡原豆,通常被稱為生豆,是指尚未烘焙的咖啡豆。這些豆子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經過處理和烘焙後才能成為我們熟悉的咖啡飲品。了解咖啡原豆的知識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品種、產地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
Thumbnail
冷萃濾袋研磨咖啡能夠自由控制濃厚度,添加不同量的水以及時間,調製屬於自己風味的咖啡。口味上帶有黑巧克力香氣和果味,即使不喜歡喝黑咖啡的人也可能會喜歡。而且價格相對較便宜,對於喜歡沖泡咖啡的人來說,非常划算。
Thumbnail
冷萃濾袋研磨咖啡能夠自由控制濃厚度,添加不同量的水以及時間,調製屬於自己風味的咖啡。口味上帶有黑巧克力香氣和果味,即使不喜歡喝黑咖啡的人也可能會喜歡。而且價格相對較便宜,對於喜歡沖泡咖啡的人來說,非常划算。
Thumbnail
這杯咖啡 滋味百變 有甜有酸 也有苦
Thumbnail
這杯咖啡 滋味百變 有甜有酸 也有苦
Thumbnail
拆解風味是為了好解釋。終點是在組合後的整體~~咖啡是這樣,其他的感官享受也是 只糾結在咖啡的酸,還不如買罐裝咖啡加檸檬酸、蘋果酸,還能省一點錢。太掉漆了!酸有調性跟質地,其他還有風味轉變、酸甜比對..... 品味的樂趣不是在比誰能喝多酸! 一直停留在口腔的感受,卻忘了千變萬化的是嗅覺。再補
Thumbnail
拆解風味是為了好解釋。終點是在組合後的整體~~咖啡是這樣,其他的感官享受也是 只糾結在咖啡的酸,還不如買罐裝咖啡加檸檬酸、蘋果酸,還能省一點錢。太掉漆了!酸有調性跟質地,其他還有風味轉變、酸甜比對..... 品味的樂趣不是在比誰能喝多酸! 一直停留在口腔的感受,卻忘了千變萬化的是嗅覺。再補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