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以來,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訪談」和「與人談合作」。或許是因為我帶著一種「小寶寶心態」在看世界,總覺得每一次交流都是一個新鮮的冒險。透過對話,我能夠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探索各種行業、各種人,像是打開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最近,我和幾位有趣的對象聊了很多:體驗式劇場的負責人(甚至參觀了他們溫馨的辦公室)、AI 聊天軟體開發團隊、情緒療癒插畫的創作者,以及自我探索工作坊的發起人。這些談話不僅讓我看見不同領域的熱情與挑戰,也幫助我逐漸摸索到「如何透過合作創造價值」。
我慢慢發現,合作並不只是交換資源,更是透過提問來了解彼此的需求與可能性。以下是我在一次次交流中整理出的「談合作要點」:
- 優勢互補:先理解彼此最擅長的部分,才能找到互相支援的切入點。
- 活動流程:深入了解對方活動的運作模式,思考自己能在哪個環節加入並創造價值。
- 受眾定位:搞清楚產品與服務的適用對象,避免合作方向模糊。
- 資源交換:誠實地談「你們能提供什麼?」、「我們又能帶來什麼?」例如資金、人力、設計 AI 工具或招募協助。但很重要的是,提出要求時要先明確告知意圖、完整的脈絡。
- 計價單位:釐清誰是參與者?誰是付費者?尤其是對機構合作時更需要界定。
- 未來願景:詢問對方未來一年有什麼新的方向或想嘗試的事,這能找到更長遠的合作契機。
- 挑戰難點:理解他們目前遇到的困境,或許合作能在這裡切入。
- 關係維繫:最後,別忘了建立群組或後續的連結方式,讓合作不只是一場對話,而能持續發展。
對我來說,每一次的訪談,都是一次「邊學邊做」的體驗。我還不確定這些累積會把我帶到哪裡,但能確定的是:我正在透過對話,一步步學習創業者最重要的能力——如何提出好問題,並在交流中找到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