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滾滾」方格子專欄致力於知識與資訊的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付費群組。
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請記得追蹤「雪球滾滾」臉書、IG、以及Threads,雪大將不定期分享更多觀點與資訊。
本文為付費訂閱文章,在未經作者同意的情況下,不得隨意對第三方透露、引用、轉載,或截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不是伸懶腰,不是吃早餐,而是打開手機,刷FB、IG、小紅書、脆、朋友圈、YT...
看看別人的貼文、照片、短視頻,發現天下新鮮事,觀察點讚數和留言,經營社群媒體佔據了我大部分的注意力。
我的心情隨著這些數字和動態起伏,卻忘了自己真正想做什麼。
FIRE後的一年,我更是把大把時間耗在這些資訊流裡。
結果呢?
時間白白流走、記憶力下降、注意力渙散、甚至還為了流量焦慮。
其實我並不孤單,根據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 年大陸人均手機上網的單日時長為 7 小時 15 分鐘。
也許你沒有意識到,自己每天早上醒來,到睡著之前,社群媒體幾乎佔據了你所有的清醒時間。
比起作為一種溝通工具,更多時候滑社群媒體變成了一種習慣,正在一點點啃噬我們的時間。
研究發現,花在玩手機上的時間是扭曲的,總是比預計得要長。
你是不是也時常感覺到,明明什麼都沒幹,但時間過得飛快。
讓我們回顧一下每天和社群體的 7 個多小時是怎麼度過的。
早上你被手機的鬧鐘設置叫醒,摁掉鬧鈴後看了眼消息和新聞,隨便滑兩下,咻,20 分鐘就過去了,趕緊匆匆忙忙趕緊穿衣服去上班。
通勤路上,人擠人的地鐵裡,玩手機似乎是打發時間最便捷的方式。
咻,到(過)站了。
用手機回個消息,正好彈出訊息推送,或喜歡的網紅發了更新,點擊看一下...
半小時後突然驚醒:我要幹啥來著?
下班後勞累一天回到家,癱在沙發上看看今天發生了啥...
短視頻一條接著一條,貼文一篇接著一篇,咻——再不睡明天就要遲到了。
上廁所的時候、吃飯的時候、開會的時候、入睡的時候,手機都死死粘在手上,咻—— 一天就過去了。
恭喜你,成功社群媒體上癮了。
這並不是你的錯。
社群媒體的資訊流帶來的一個個微小的多巴胺會讓我們感覺良好,並確保我們不停刷下去,這種大腦獎勵方式與賭博中的老虎機是相似的。
拉動老虎機的杠杆,可能會贏得獎勵或者一無所獲。
手機的 APP 通過消息、社交媒體上的點讚、留言和約會應用程式上的匹配等方式提供類似的獎勵。
刷到最後快樂變成了空虛,越刷越空虛,越刷越焦慮。
正如所有的上癮最終會帶來更多對身體的損害一樣,研究發現社群媒體上癮和更差的睡眠、更多的焦慮與抑鬱、超重肥胖相關。
202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與不使用社群媒體的人相比,夜間頻繁使用社群媒體的人超重機率高 51%。
雖然社群媒體的普及不過是這十幾年的事情,但我們已經很難想起,沒有社群媒體的日子是怎樣的。
我決定在2025年8月的某一天開始,挑戰戒掉社群媒體30天,把時間投入到生命中真正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中。
想知道這30天中,我經歷了什麼? 30天後又產生了什麼變化嗎?
如果你想要閱讀完整內容,推薦你們首月體驗價最低只要88元的「新超級菁英方案」,確定喜歡再繼續訂閱就好。
比較大方且有財力的讀者朋友,建議請直接選擇2025超級菁英方案,她只有年訂閱這個方案,價格是4680元。
精算之後你會發現她雖然看似比較貴,但是卻很值得,因為對長期主義的讀者來說,更划算一些。

如果你對我的FIRE故事感興趣,歡迎閱讀新書《不為錢而活,32歲那年我把自己FIRE了: 實現精神自由,擺脫金錢焦慮》:
工商時間結束,趕緊來看我在戒社群媒體的這些日子裡都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