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早安,今天我們來談一間一般人可能沒聽過,但在雲端世界卻舉足輕重的公司 Arista Networks。對於常見的 Cisco 或 Nvidia,讀者大概比較熟悉;但若要理解 AI 資料中心如何順暢運行,就必須認識 Arista。
Arista 成立於 2004 年,創辦團隊中有來自 Sun(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 Microsystems 的傳奇工程師 Andy Bechtolsheim。Sun 當年提出「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的口號,強調網路才是整體運算的本體。Arista 承襲這種基因,從一開始就不是做企業辦公室的 Wi-Fi 或防火牆,而是直攻大規模資料中心交換器,專門為 Google、Microsoft Azure、Meta 這類雲端巨頭設計。
這與 Cisco 的路徑不同。Cisco 在 1980 年代以路由器切入市場,逐步擴展到企業內網、電信商網路,強調全方位產品線與服務。Arista 則是一家專注型選手,把所有資源押在雲端核心網路上。EOS 與網路可程式化
Arista 的獨特之處在於 EOS(Extensible Operating System)。傳統網路作業系統通常封閉,修改與自動化能力有限;EOS 則建立在 Linux 上,模組化、可程式化,允許工程師用 API、Python 腳本或 Ansible 直接操控大規模網路。
舉例來說,若需要在數萬台伺服器之間重新設定路由,傳統方法可能要數天才能完成,而 EOS 可以在幾分鐘內自動部署。這種靈活性正好符合 AI 訓練叢集的需求:高速、大規模、低延遲。
CPO 與 LPO
隨著 AI 模型規模倍數增長,網路頻寬成為瓶頸。Arista 正推進 800G 交換器,並規劃 1.6Tb、3.2Tb 光通訊,以支援超大規模集群。外界對 CPO(共封裝光學) 寄予厚望,因為它能將光模組直接整合在交換器 ASIC 周邊,大幅降低功耗並提升頻寬。
然而,Arista 聯合創辦人 Andy Bechtolsheim 在 2025 年 OFC (光纖通訊大會暨展覽)展會上指出,短期內更傾向於 LPO(Linear Pluggable Optics)。
- CPO 的概念是把光引擎與交換器 ASIC 封裝在一起,利用矽中介層、有機基板或 3D 堆疊方式,把訊號傳輸距離縮到最短。這樣可以降低功耗、提升頻寬,卻面臨設計難度大、散熱挑戰高、維護不易的問題。一旦模組出現故障,往往需要整顆替換。
- LPO 則屬於工程實用的過渡方案。傳統光模組內建 DSP(數位訊號處理器),負責訊號均衡、編碼與補償,卻帶來很高功耗。LPO 的做法是移除 DSP,保留光電轉換,並把訊號處理交回交換器 ASIC 內的 SerDes(高速串列收發器)。
Nvidia 已公開宣示將在 2026 年以前,把矽光子與 CPO 納入 GPU 互聯,讓算力與頻寬同步提升。這是一種先行一步的策略。相較之下,Arista 則選擇先推動 LPO,透過與 Broadcom 等夥伴合作,在降低功耗的同時保持模組靈活性。
兩者其實並不矛盾,反而展現了算力與網路在不同時間軸上的進展。長期來看,CPO 仍可能成為主流;但短期內,LPO 是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法。
與 Cisco 的差異
要理解 Arista,最好的方法是與 Cisco 對比。
Cisco 的優勢在於廣度。它是全球最大的網路設備供應商,產品橫跨路由器、交換器、防火牆、Wi-Fi、協作工具,服務範圍涵蓋企業與電信商。它的核心作業系統 IOS/NX-OS 強調穩定與相容,雖然逐步加入自動化,但更多是為企業用戶量身設計。
Arista 的優勢在於深度。它專注於資料中心,核心客戶集中在五大雲端業者,收入集中度高卻成長迅速。它的 EOS 就像 Kubernetes 之於軟體,讓網路成為可程式化平台,符合雲端客戶的規模需求。
若用生活化比喻,Cisco 就像是全方位電信商,什麼服務都有,規模最大;Arista 則像是一家專為超級雲端設計骨幹光纖的工程團隊,專精卻不面向大眾。
財經與營運狀況

除了技術,Arista 在財務表現上同樣受到矚目。
- 股票代號:ANET(紐約證交所)
- 當前股價:約 150.5 美元,市值約 1,285 億美元
- 最新單季(2025 Q2)營收:22.05 億美元,年增 30.4%
- GAAP 毛利率:65.2%,Non-GAAP 毛利率 65.6%
- 淨利:GAAP 淨利 8.89 億美元(EPS 0.70 美元),Non-GAAP 淨利 9.24 億美元(EPS 0.73 美元)
- 全年展望:上修至年增 25%,公司預估 2026 年營收可突破 100 億美元,提前達陣
這些數字反映出 Arista 受惠於雲端與 AI 集群需求的強勁成長,儘管收入高度依賴少數超大客戶,但短期營運動能依然充足。
總結來說,Arista 是一家看不見卻無所不在的公司。它的 EOS 讓網路可程式化,它的 LPO 與 CPO 規劃則直指 AI 時代的頻寬瓶頸。若 Nvidia 代表算力,那麼 Arista 就是連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