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低軌衛星常被視為科幻或軍事專案,如今情況已經不同。
2025 年已成為全球低軌衛星加速商轉的起點,2026 年將是市場版圖重整的關鍵期,從驗證到建網再到商業化,這個產業正在翻開新的一頁。
低軌衛星的特性與「星座」概念
我們先來講解低軌衛星與傳統衛星的不同,低軌衛星指的是在地球上空約 160–2,000 公里的衛星,與傳統 36,000 公里 的靜止衛星相比,延遲更低、發射成本更可控,還能藉由一整群衛星形成『星座』協同運作,達成無縫覆蓋。

「星座」的概念就像在天空佈滿接力棒,前一顆走到盡頭,下一顆即時接上訊號,使得世界各地無論在沙漠、海上還是極地,都能維持穩定的連線品質。
這種架構為未來的無人車、AR/VR、災害救援、國防通訊與物聯網提供了全新可能。

多顆衛星在不同軌道平面上環繞地球,互相協作以覆蓋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