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小時候,跟爸媽吵架的那一刻嗎?是不是也曾經在心裡默默想過:「乾脆離家出走算了!」別擔心,你不是唯一有這種念頭的人。根據統計,一年竟然有超過三千多7-17y孩子真的選擇「自主離家」!這個現象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和危機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大家都可能經歷過,卻很少真正討論的話題。
「自主離家」是什麼?自願還是被迫?
首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自主離家」。這四個字的意思,其實就是「自願離家」。也就是說,這些孩子不是被強迫,也不是因為外力,而是自己決定要離開家。你可能會想:「離家出走不是都因為家庭有問題嗎?」其實不完全是,有時候只是因為一時的情緒,或是覺得爸媽不懂自己。
你曾經有過這種念頭嗎?
誠實說,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離家出走的念頭。甚至連大人、老師也不例外!舉個例子,有的人可能只是短短0.1秒閃過腦海,有的人則是真的走出家門又馬上回來。這樣的念頭,其實並不犯法,也很常見。大家都會有情緒低落、覺得被誤解的時候,這時候「離家出走」就像是一種逃避壓力的小小幻想。當情緒來襲,網路成了出口
現代人遇到煩惱,常常會把心情丟到手機上,和網友傾訴。如果這時候,有個網友安慰你,甚至約你出去玩,喝杯飲料,讓你心情好一點,你會不會心動?這樣的場景,不少人都遇過。很多青少年因為一時衝動,聽信了陌生人的邀約,結果真的「被拐出來」了!這不只是單純的離家出走,更可能引發一連串的危險。
為什麼我們會想離家?錢和安全是最大考驗
你可能會問:「如果真的離家,生活怎麼辦?」沒錯,離家後才發現,沒有人會養你,也沒有錢可以花。這時候,原本的衝動就會被現實打敗。很多人回頭想想,都會慶幸自己沒有真的走太遠。但有些人,卻在這個過程中遇到陌生人,甚至陷入更大的麻煩。
小結:離家出走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低落、想逃避的時候,但離家出走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家人或許不懂你,但他們其實比你想像中更在乎你。光是你爸媽家長願意無條件養你到18歲就足以證明這件事!如果有網友願意無條件包養你的,我說的是無條件喔!拜託讓比克知道~我也很想被包養XD。
想看看怎麼解決跟爸媽的衝突,找到對的人取暖,才不會被利用!
延伸閱讀
- 青少年情緒管理小技巧
- 如何安全使用網路交友
- 家庭溝通的三個小方法
別忘了分享這篇文章給身邊的朋友,讓更多人一起關心這個話題!













